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中国的有两篇文章,其中一篇就是关于()的茶叶

题目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中国的有两篇文章,其中一篇就是关于()的茶叶贸易。

  • A、中英
  • B、中俄
  • C、中美
  • D、中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经济伦理的概念,是由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提出的。


答案:错
解析:

第2题:

2007年某国际知名刊物同时撤稿两篇中国学者的系列研究论文,原因是主编认为这两篇研究论文选题、研究思路和方法基本一样,只是其中一篇是对另外一篇研究的深化,且补充更多数据。主编认为作为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作者应该在一篇文章中尽可能地综合已有数据,而不是故意将它们拆分成多篇论文发表。你认为这么处理合适吗?()

  • A、有一稿多投嫌疑,应该处理
  • B、发篇国际SCI索引论文不容易,不应该这么苛刻
  • C、这是对中国作者的歧视,如果是国外学者这么做肯定没有问题

正确答案:A

第3题: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一共提到了680多个人物,其中只有一个是中国人,叫王茂荫(1798—1865),安徽人,1832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他的货币观点及钞币发行方案最为引人注目,著有《王侍郎奏议》传世。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三章在谈到货币或商品流通、论述“强制流通的国家纸币”问题时,以第八十三条大段注释的方式专门提到了中国理财官王茂荫及其“主张暗将官票宝钞改为可兑现的钞票”的观点。 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 A.中国的王茂荫与马克思的《资本论》 B.《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 C.中国清代的理财官王茂荫 D.中国封建社会货币理论的最高成就者


正确答案:B
【考查要点】本题是对考生阅读理解能力的考查。
【名师详解】本段文字主要讲的是《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及提到他的原因,而不是讲王茂荫与《资本论》的关系,所以B项正确,A项不正确。C、D两项的表述在文段中体现不出来。

第4题:

引文偶合是指()

  • A、两篇文章同时具有同样的一篇参考文献。
  • B、两篇文章同时被其他一篇文章所引用。
  • C、作者引用自己以前的文章。
  • D、两篇文章具有同样的结构。

正确答案:A

第5题:

清代著名的理财家(),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及的唯一中国人。


正确答案:王茂荫

第6题:

马克思的第一篇政治性文章是哪篇?
<<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

第7题:

鄂伦春旗在“十二五”时期的战略布局中提到的“做好两篇文章”指什么?


正确答案: 借助丰富的资源优势,做好鄂伦春民族历史文化、森林生态环境两篇文章。进一步把鄂伦春独具特色的民族文化资源、天然优美的生态环境资源与旅游业有机融合。

第8题: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一共提到680多个人物.其中只有一个是中国人,叫王茂荫(1798—1865),安徽人,1832年考中进士步入仕途。他的货币观点及钞币发行方案最为引人注目,著有《王侍郎奏议》传世。马克思(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第三章在谈到货币或商品流通、论述“强制流通的国家纸币”问题时,以第八十三条大段注释的方式专门提到了中国理财官王茂荫及其“主张应将官票宝钞改为可兑现的钞票”的观点。最适合做本段文字标题的是( )。

A. 中国的王茂荫与马克思的《资本沦》
B. 《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
C. 中国清代的理财官王茂荫
D. 中国封建社会货币理论的最高成就者

答案:B
解析:
片段中关于王茂荫的介绍非常简单,而且是由《资本论》引起的王茂荫的情况,因此排除C项、D两项;A项作为标题会给人的感觉是王茂荫与《资本论》之间有非常密切的关系,事实上并不是这样,所以只有B项恰当的表示出了本文的主题,《资本论》所涉及到的唯一的一个中国人。故答案为B。

第9题:

关于《学记》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是中国古代的一篇教育论文
  • B、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
  • C、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论述教育和教学问题的论著
  • D、是《大学》中的一篇论文

正确答案:D

第10题:

下列关于马克思及《资本论》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马克思出生于德国犹太人家庭
  • B、《资本论》共四卷
  • C、马克思把《资本论》第一卷叫做历史部分
  • D、马克思把市场经济叫做商品经济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