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里的要

题目

按《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里的要求,到2010年年底,流动人口对艾滋病防治和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应达到()以上。

  • A、70%
  • B、75%
  • C、80%
  • D、85%
  • E、9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采血浆站质量管理规范》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血液制品管理条例》()、《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单采血浆站基本标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范。


正确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艾滋病防治条例》

第2题:

按《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二五”行动计划》要求,到2015年底,艾滋病新发感染数要比2010年下降()?

  • A、10%
  • B、15%
  • C、20%
  • D、25%
  • E、30%

正确答案:D

第3题:

根据以下哪些法律法规,制定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实施方案》。()

A.《艾滋病防治条例》

B.《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11-2015)》

C.《中国预防与控制梅毒规划(2010-2020年)》

D.《全国乙型病毒性肝炎防治规划》


正确答案:ABCD

第4题:

在《安徽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中提到经诊断发现并知晓自身感染状况的感染者和病人比例达()%以上。

  • A、85
  • B、90
  • C、95
  • D、98

正确答案:B

第5题:

根据《安徽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请说明如何全面落实救治救助政策,挽救感染者和病人生命并提高生活质量。


正确答案:(1)全力推进抗病毒治疗工作。卫生计生部门要对有意愿且无治疗禁忌症的感染者和病人实施抗病毒治疗。按照就近治疗原则,科学合理设置抗病毒治疗定点医疗机构,优化艾滋病检测、咨询、诊断、治疗等工作流程,提高感染者和病人治疗可及性和及时性,逐步推广从诊断到治疗“一站式”服务。抗病毒治疗定点医疗机构要严格执行有关诊疗指南,进一步规范治疗管理,加强耐药检测和病情监测,及时更换药物和处理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治疗质量和效果。要加强感染者和病人中结核病等机会性感染疾病的筛查、诊断和治疗工作。传染病防治机构、公共卫生机构、承担感染者和病人综合医疗服务的定点医疗机构等,要建立健全与抗病毒治疗定点医疗机构的转诊制度,保障感染者和病人得到及时、规范的抗病毒治疗。逐步构建艾滋病定点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分工明确、协调配合的服务体系,建立“三位一体”的艾滋病治疗工作模式。建立以感染病医疗诊治机构为依托的省级艾滋病治疗中心,负责全*省艾滋病治疗工作管理、技术指导和质量控制,强化市县艾滋病定点医疗机构职能,提高乡镇(社区)医疗卫生机构治疗管理质量,建立和完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病人双向转诊机制。探索将艾滋病检测、抗病毒治疗等相关诊疗服务纳入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和重大疾病保障范围。加强流动人口中感染者和病人治疗工作,探索建立异地治疗工作机制和保障机制。公安、司法、卫生计生等部门要密切配合,为监管场所内符合条件的感染者和病人提供规范化治疗。
(2)逐步扩大中医药治疗规模。中医药、卫生计生等部门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在防治艾滋病工作中的作用,健全中医药参与艾滋病防治诊疗工作机制,研究形成中西医综合治疗方案,扩大中医药治疗覆盖面。中西医综合治疗试点地区要总结试点经验,推广试点成果,逐步扩大试点规模。
(3)加强合法权益保障。要依法保障感染者和病人就医、就业、入学等合法权益。卫生计生部门要根据艾滋病疫情变化,适时调整承担综合医疗服务工作的定点医疗机构。现存活感染者和病人在200人以上的县(市、区)要适当增加定点医疗机构数量,优化布局,保障感染者和病人就医需要。医疗卫生机构要强化首诊(问)负责制,对诊疗服务中发现的感染者和病人,做好接诊、转诊和相关处置工作,不得以任何理由推诿或者拒绝诊治。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计生、财政等部门要认真落实社会保障政策,加强相关社会福利、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等政策衔接,确保感染者和病人基本医疗、基本养老、基本生活保障等权益。教育、卫生计生等部门要密切配合,保障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接受教育的合法权益。
(4)强化救助政策落实。建立健全孤儿基本生活保障自然增长机制,按规定为艾滋病致孤儿童和感染儿童及时、足额发放基本生活费,并加强规范管理和信息化建设,鼓励有条件地区为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提供必要保障。民政、卫生计生、红十字会、工商联等部门和单位要加强对生活困难感染者和病人生活救助,将政府救助与社会关爱相结合,加强对感染者和病人爱心帮扶、情感支持、临终关怀等工作。扶贫、卫生计生等部门要将艾滋病防治与扶贫开发相结合,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对现存活感染者和病人在200人以上的贫困地区加大扶贫开发力度,支持符合扶贫条件、有劳动能力的感染者和病人开展力所能及的生产活动,共享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公安、司法、卫生计生、民政等部门要做好违法犯罪感染者和病人回归社会后的治疗、救助等衔接工作。

第6题:

在《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年)》中规定,到2010年底,承担艾滋病检测工作的人员()以上接受过自愿咨询检测专业培训。

  • A、50%
  • B、70%
  • C、80%
  • D、90%
  • E、100%

正确答案:D

第7题:

根据《安徽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请说明如何提高戒毒药物维持治疗的覆盖面,减少注射吸毒传播。


正确答案:(1)建立健全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和戒毒药物维持治疗之间的衔接机制,对于适合戒毒药物维持治疗的吸毒人员,应当及时转介到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机构。卫生计生、公安、司法、食品药品监管等部门要进一步做好戒毒药物维持治疗工作的组织协调、信息交流和监督管理,维护治疗机构秩序,提高服务质量和防治效果。注射吸毒人员相对集中地区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增设戒毒药物维持治疗门诊或延伸服药点,提高服务的可及性。
(2)保持禁毒工作的高压态势,进一步减缓新吸毒人员的增加速度,将艾滋病防治与禁毒工作紧密结合,减少注射吸毒传播艾滋病。公安、卫生计生、司法、民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等部门要创新吸毒人员服务管理,最大限度地有效管控吸毒人员,开展针对性的戒毒治疗、康复指导和救助服务,帮助他们戒断毒瘾回归社会。

第8题:

2013年2月12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的通知。()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答案:错误

第9题:

根据《安徽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请说明如何全面加强血液安全管理,预防医源性传播,控制母婴传播。


正确答案:(1)落实血液筛查核酸检测工作。卫生计生、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要完善血站服务体系,加强血站核酸检测实验室的能力建设,供应临床的血液全部按规定经过艾滋病病毒、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核酸检测。做好核酸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加强信息化建设,有效降低血液残余风险度。建立健全无偿献血长效工作机制,提高固定无偿献血者比例,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易感染艾滋病危险行为人群献血。公安、卫生计生等部门要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采供血液(血浆)和组织他人出卖血液(血浆)活动。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要加强对入出境人体组织、血液、血液制品和生物制品检疫。卫生计生部门要加强对各类医疗卫生机构院内感染控制的培训和管理,做好艾滋病职业暴露处置和调查工作,加强工作人员安全防护。
(2)落实预防母婴传播工作。卫生计生部门要以妇幼健康服务网络为平台,将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工作与妇幼健康服务工作有机结合,促进孕产妇及时接受孕期检查和住院分娩,在预防母婴传播工作全面覆盖的基础上提高服务质量。医疗卫生机构应当结合婚前保健、孕前保健、孕产期保健、儿童和青少年保健、性病防治等常规医疗保健服务开展预防艾滋病、梅毒和乙肝母婴传播的健康教育和咨询指导,引导并动员新婚人群、孕产妇尽早接受相关检测,提高新婚人群、孕产妇HIV及梅毒检测率,对感染艾滋病、梅毒和乙肝的孕产妇及所生儿童提供治疗、预防性用药、监测、随访、转介等系列干预服务。

第10题:

简述《安徽省遏制与防治艾滋病“十三五”行动计划》的工作目标。


正确答案:最大限度发现感染者和病人,有效控制性传播,持续减少注射吸毒传播、输血传播和母婴传播,进一步降低病死率,逐步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生存质量,不断减少社会歧视,将安徽省艾滋病疫情继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