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学是怎样传到日本去的?
第1题:
钉马掌是由哪个国家传到欧洲去的()
A.中国
B.阿拉伯
C.印度
D.日本
第2题:
范成大是怎样看待帖学、碑学的?
第3题:
第4题:
茶树相国外传播,最早传到()
第5题:
孙子兵法早在宋朝就传到了日本。
第6题:
第7题:
清代碑学取得的艺术成就和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怎样?
第8题:
清代碑学建立的标志是什么?它是怎样从阮元建立到包世臣的发展完善再到康有为的总结走向高潮的?
清代中期扬州人阮元《南北书派论》《北碑南帖论》两篇文章,是清代碑学正式形成的标志。阮论二论的产生为师法汉碑派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第一次给北碑重要地位,从而揭开了清代碑学的序幕。从此包世臣《艺舟双楫》阐述了与阮元观点一致的碑学思想,进一步扬碑抑帖,并推重他的老师邓石如,使碑学理论得以完善。从实践上看,包世臣第一个有意识地以北碑之法为其书法主要格调。
清代的碑学到康有为时达到高潮。他的碑学思想集中反映在他的论著《广艺舟双楫》中,对碑学的发生、发展、流派、审美风格等提出了一套更为完整的也更为偏激的理论,他第一次使用“碑学”和“帖学”的概念,认为书法和自然界一样,有着不断进化的过程及其内在的规律,并从美学角度审视北碑,提出十美,给北碑以美学上的支持。
第9题:
柔术(日本拳种)是我国陈元贽于1621年传到日本的。
第10题:
钉马掌是由哪个国家传到欧洲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