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清代和现代书法“尚”什么呢?

题目

那么清代和现代书法“尚”什么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中国书法史上有“()、唐尚法、宋尚意、明尚态、清尚朴”之说,


参考答案:晋尚韵

第2题:

清代书法家群体有什么突出的特点和风貌?


正确答案: 清代之所以不同于明代,书法艺术有较大的发展,有个性、有特色的书法家能产生于其中,也是有其深刻的思想根源和社会背景的。
其一,北方少数民族满族入主中原建立清朝以后,注重接受并吸收汉文化的神髓,但同时也在很多方面强迫汉族人去遵从满族统治者的风俗习惯及文化意识,这本身就导致了一股新的文化融合的潮流并使之成为文化发展的动力。这是清代文化能够发展的基本原因之一。这种发展,在最隐蔽、最不易触动统治者镇压异端的神经系统的艺术品种之一——书法,就更容易进行其较大的形式改革而不会危及满族对汉族的政治统治。从某种意义上讲,从与异族文化相对立角度看待书法这门汉字艺术,对于在清朝少数民族统治下的汉族人民,还有一种奇妙的消融反抗意识而产生自我陶醉、自我麻痹、自我安慰的作用,因此,这种统治者的有意融合和被统治者的自觉不自觉地融合推动了书法艺术的发展。
其二,自明代以来,西方的新文化、新思想,必然对典型的中国文化——书法艺术产生巨大的冲击力,而导致书法观念的改变,导致对馆阁体这种千人一面的以写字功夫代书法艺术的审美观的怀疑。因此,清中晚期的书法家们借助金石考古学、文字学研究的副产品——上古时代的钟鼎、甲骨、石刻书法艺术形式,即大篆、小篆、汉隶、魏碑等,将书法艺术个性的自由创造精神注入其中。王铎、傅山、阮元、包世臣、郑板桥、金农、康有为等一批有远见卓识的书法理论家们,主张“宁拙勿巧,宁丑勿媚”,主张个性突出,否定中庸平和,主张天真自然,否定娇柔做作。阮元的《南北书派论》,包世臣的《艺舟双楫》,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还有石涛的《画语录》,以及郑板桥、王铎、傅山等著名书法家画家都是这种新的书画审美理论的热烈鼓吹者和实践者,形成了中国书法审美评论的主流。他们在实践上敢于大胆突破,写出了不同凡响的无行无列的“乱石铺街”体,写出了粗细变化剧烈、棱角尖利锋出的“漆书”——金农体等。这些都极大的改变了统治中国书坛千余年的以近乎单一的“淡如平和”、“蕴润含藉”为美的传统审美观念。将狂怪、拙丑纳入了书法艺术审美视野,展示了多样统一的更广阔的审美空间,同时提高了书法作为艺术而不仅仅作为工具的文化艺术价值及其地位。自然也提高了书法家们的人生价值和社会地位。这种进步,可以说是自魏、晋、南北朝以来所不曾有过的。这是清代书法艺术之所以有较大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其三,从书法技法角度来讲,清朝更加腐败没落的科举制度和那些附庸风雅的皇帝、王、公、贵族们把圆、光、齐、亮的馆阁体推向极致,进一步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反感,激起了更强烈地猎奇求新意识。他们不仅著书立说,探究新议,而且在实际行动上也纷纷离经叛道,寻找、试验、探索迥异常规的书法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和越来越丰富的感情,大大丰富了书法艺术的表现形式,为书法家的艺术创造开辟了崭新的领地,并使其在这些新领地上大展异彩。除前面所说的郑板桥、金农以外,还有何绍基、伊秉绶、赵之谦、康有为等也都是因其在书法艺术的风格上、形式上均是以反馆阁体的程式面目而独标一枝、永树千秋。而那些被当时的皇帝们所大力吹捧的“我朝王羲之”、“今朝第一”、“超迈钟、王”的书家们终以书奴的面目被历史前进的潮流所吞没,更加突出了郑、金、何、赵、康等创造的宝贵。因此,虽然在清代有记载的书法家的总数比明代少,只有不到一千一百人,却出现了几个可与钟、王、欧、颜、苏、黄、米、蔡相媲美的书法大家。
其四,从书法家成才的内在素质上看,由于清朝封建统治的日渐腐朽、没落,很多才华出众、有良好的学识素养和远大的政治抱负的人,不可能在政治上有所施展或虽有所施展却屡屡碰壁,只好把闪光的才华和充盈的追求精神,即内在的创造性气质转入到对书学和金石考古的爱好上。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正是在他政治上初次失意后转而奋发的结果。也就是说,清代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们能在条件不利的情况下,调整自己的奋斗目标,顽强地用各种方式来表达、渲泄自己的独特认识和独特感情。这就产生了不同凡响的书法理论和书法作品,奠定了他们作为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的独特面目,从而跻身于历代中国书法艺术大师们中间并光耀千秋,为后人所仰赞。

第3题:

如果赵兴参加这次公司举办的书法大赛,那么严丽、彭建和李蓉将一起参加大赛。如果上述断定是真的,那么,以下哪项也是真的?( )

A.如果赵兴没参加书法大赛,那么严、彭、李三人中至少有一人没有参加书法大赛

B.如果赵兴没参加书法大赛,那么严、彭、李三人都没有参加书法大赛

C.如果严、彭、李都参加了书法大赛,那么赵兴参加了书法大赛

D.如果彭建没参加书法大赛,那么赵兴不会参加书法大赛


正确答案:D
题干是一个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充分条件假言三段沦推理有两条规则:第一,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后件;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第二,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从规则“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后件”来看,A、B项均不能推出;由“肯定后件不能肯定前件”可知C项不正确;由“否定后件就要否定前件”可知,如果彭建设参加书法大赛,即他们三人没有一起参加大赛,那么赵兴就没有参加大赛,由此可推出赵兴不会参加书法大赛。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项。

第4题:

清代刘墉书法喜用浓墨,被誉为“浓墨宰相”。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那么,人家为什么称伊斯兰教为穆罕默德教呢?


正确答案:这种称法是错误的,勉强的。因为穆罕默德是圣先知的名字,圣先知也称穆斯林。这种错误是由欧洲的基督徒传来的,他们认为自己都是耶酥的子孙,于是就强调,凡是穆斯林都是穆罕默德的后裔。

第6题:

“颜底魏面”指的是清代哪一位书家的书法?在书法上,他是怎样开创新路的?


正确答案:是赵之谦(公元一八二九——一八八四年)。赵之谦,字益甫,一字撝叔,号悲庵,又号梅庵、冷君、无闷、铁三、憨寮等。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人。咸丰九年(公元一八五九)举人,曾任江西奉新、南城等处知县。他博学多才,诸如金石、考证、目录、书画、篆刻之类,无不精通。但生性耿直孤傲,愤世疾俗,不肯随波逐流。嬉笑怒骂,随心而发,即使在诗文书画之中,也都能独创新意,绝不取媚世俗态。对于他所看不起的人,即使苦苦相求,也从不写一字、刻一印。因此就难于被人们理解。因不容于世,故以至潦倒贫困,五十六岁时就去世了。他的书法最早学习颜真卿,后来受到包世臣碑学理论的影响,就改习北碑,临摹《郑文公碑》、《张猛龙碑》等碑以及北魏造像。又跟随邓石如学习篆书和隶书。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自称:“于书仅能作正书,篆则多率,隶则多懈,草本不擅长,行书亦未学过,仅能稿书而已。平生学篆始能隶,学隶始能为正书。取法乎上,仅得乎中,此甘苦自知之。”实际上,赵之谦的正、隶、篆诸体均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他将包世臣“钩捺抵送,万毫齐力”的笔法,运用到所写的各种书体之中。在隶书中用篆书笔意,在楷书中用篆隶笔意,又用颜真卿笔法来写北碑。因此,他的篆隶学邓石如而与邓不同,楷书学魏碑,而结果是“颜底魏面”。此外他还引魏碑笔法进入行草,强烈地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他的书法笔力坚实,气机流宕,仪态万方,开创了碑学中秀雅灵媚的门派。

第7题:

下列哪个是对书法艺术的时代特征错误的概括。()

  • A、晋人尚韵
  • B、唐人尚法
  • C、宋人尚意
  • D、清人尚姿

正确答案:D

第8题:

试谈清代书法的三个发展时期。


参考答案:

①清代前期的书法,基本承传晚明书法大势,帖学书法继续向前发展,同时预示着碑学的滥觞。傅山和郑簠是最初具有打破帖学传统意识的,可视为清代碑学的先行者。清代前期的书坛呈三系向前发展:晚明浪漫书风的馀绪、崇董书风和隶书热潮。
②清代中期的书法,是书法史上由帖派为主流转向以碑派为主流的过渡期。一方面,前碑派的兴盛,从审美观念的确立到艺术表现手法都为碑派的出现铺平了道路,并导致碑学理论的正式形成。另一方面,帖学一脉也继续在向前发展。
③清代后期的书法,帖派一脉急剧衰微,而碑派一统天下,成为书坛主流。


第9题:

在清代,谁的书法被人称之为“漆书”?为什么说他是清代提倡碑学的先行者?


正确答案: 是清代康熙年间书画家金农的书法。金农用笔方扁如刷,且墨浓如漆,故人们称之为“漆书”。
金农(公元一六八七——一七六四年),字寿门,又字司农、吉金,号冬心,别号稽留山民、曲江外史、龙梭仙客、百二砚田富翁等。金农一生布衣,虽曾被荐举博学鸿词,但未就。他一生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曾从学于何羲门,好学癖古,精鉴赏,为人耿直,不肯折腰于权贵,为“扬州八怪”之一。
清代因康熙喜董其昌,乾隆喜赵孟頫,董、赵书体风靡一时。在这股潮流中,金冬心不随波逐流,而是去探索师法汉碑的道路,可见金农是独具慧眼的。康有为云:“乾隆之世,已厌旧学。冬心、板桥参用隶法,然失则怪。此欲变而不知变者。”金农自己诗中亦云:“会稽内史负俗姿,字学荒疏笑骋驰。耻白书家作奴婢,华山片石是吾师。”由此亦可说金冬心是清代提倡碑学的一位先行者。

第10题:

宋代书法“尚意”是什么意思?“尚意”书家对书法理论和创作方法新贡献是什么?


正确答案: 宋朝的第一代皇帝赵匡胤是以军事政变手段代周自立,建立政权的。全国统一后,政治、经济相对稳定发展,结束了五代十国战乱局面,在客观上为文化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宋初书法并没有改变五代以来的衰弱形势。宋初书法与唐初一样宗尚二王,宋太宗赵光义在南宫时就留意翰墨,其书“体兼众妙”而尤善草书。既位后曾遗使购募先帝王名臣墨帖,淳化三年,出秘阁所藏历代法帖,“命侍书王著摹刻禁中,厘为十卷”,这就是著名的《淳化阁法帖》,“凡大臣登二府,皆以赐焉”。于是阁帖风靡书坛。阁帖中多为二王书,真伪相参,促成宋初尚二王的局面。“唐人宗王,率皆真迹,阁帖之王,大抵赝鼎,以此宋初书家不逮唐初远甚”。(马宗霍《书林藻鉴》)历来认为这是造成宋代书艺衰微的原因之一。再者,宋代有“趋时贵书”的风气,即米芾所述:“李宗愕主文既久,士子皆学其书。肥扁朴拙,以投其好,用取科第,自此惟趋时贵矣。宋宣献公绶作参政,倾朝学之,号曰朝体。韩忠献公琦好颜书,士俗皆学颜。及蔡襄贵,士庶又皆学之。王文公安石作相,士俗亦皆学其体。自此古法不讲。”到了南宋,“高宗初学黄字,天下翕然学黄字;后作米字,天下翕然学米字。最后作孙过庭字,而孙字又盛……”(马宗霍《书林藻鉴》)这种以帝王和权臣的好恶为转移的趋时附贵的风气终宋一代,极大地影响了书法艺术的发展,宋代书艺衰微亦以此。宋初书坛寂寞,可称者只有李建中,其书用笔结体秀润丰腴,保有唐法。苏轼认为他的书法“犹有唐末以来衰陋之气”,“建中书虽可爱,终可鄙;虽可鄙,终不可弃”。宋初书坛,余无可称者。欧阳修说:“余常与蔡君谟论书,以谓书之盛,莫盛于唐;书之废,莫废于今。”道出了当时书坛的实际情况。北宋中期书艺发展有了转机,“惟庆历以讫熙宁、元丰之间,莆阳(蔡襄)、眉山(苏轼)、豫章(黄庭坚)、南宫(米芾)诸公,始屏帖而师唐,由唐溯晋,转得晋意,为宋书之一振”。(马宗霍《书林藻鉴》)宋四家冲破法帖的局限和趋时附贵的风习,宗唐宗晋。除蔡襄外,苏、黄、米三家终于跳脱唐人尚法遗风,他们在书艺上所取得的成就,不但使衰微的宋代书坛为之一振,而且在唐朝颜真卿革新书体的影响下,极力追求新的审美理想,开宋代以意趣取胜的“尚意”新风,有力地推动了宋代书艺的发展。
“尚意”本是我国文学艺术共同的审美追求和特点,但在各个时代对意强调的程度和意之所指却又不尽相同。晋时,“意在笔前”是普遍的要求,但“意”多指字形和书写规律及法度而言,如王羲之说:“夫欲书者,先乾研墨,凝神静思,预想字形大小,偃仰、平直、振动,令筋脉相连,意在笔前,然后作字。”“每作一字,须用数种意……”唐代书艺尚法,同时也重意。那时的“意”多指书法的抒情功能,与晋有所不同。如孙过庭说:“达其情性,形其哀乐”,张旭狂草和颜真卿行草书是这方面的最佳实践。但唐代书法的时代特征是尚法的,对“意”的重视和实践并没有成为整个时代的基本特色。而宋书“尚意”,已成为时代的特征和审美追求,因而带有争脱唐书尚法的意义和作用。意之所指与唐代既有继承关系,又有所发展和变异,有宋代特定的内容。
宋书“尚意”所涉及的内容是复杂的,其主要是扩充书法的艺术内涵,发挥书法的抒情功能,开拓与新的审美追求相适应的艺术技巧。综合起来,大约涉及以下几个方面:“胸次为书”是尚意书家们重要的审美意识。“学书在法,而其妙在人。法可以人人而传,而妙必其胸中之所独得……妙不在于法也”。(晃补之《鸡肋集》)要求书法创作的主体要有高层次的学问修养,对人生和社会有透彻的观察和理解,只有做到“胸次过人”才能“笔端不凡”,其书作才有丰富的内涵和强大的艺术感染力,这可以说是“胸次为书”的首要内容和意义。苏轼诗曰:“退笔成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黄庭坚说:“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之以圣哲之学,书乃可贵。’米芾常以“古雅”评书,其中要求把学问道义“心既贮之”,与苏、黄是同样的思想。其次,“胸次为书”还有“僻俗”的意义。如黄庭坚说:“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余尝言: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宋书重“书卷气”就是针对“俗”而形成的一种审美追求。再者,“胸次为书”又与苏、黄、米等书家的“兼收并蓄”、广存约取和“不践古人自出新意”的革新精神以及独立的人格联系在一起,所以又有反模拟、求新意、冲绝尚法局限的特定含义。
宋人论书多以得“真意”、“天趣”为高,强调个人性情和意趣的自然流露,不为古法所拘是尚意书家们执着的审美追求。古法可以破,而对与自己性情相一致的意趣的追求却从不苟且。例如苏轼“以翰墨雄一世,每自贵重。虽尺简片幅亦不苟书,遇未惬意,辄更写取妍而后示人”。他的字较肥壮,人讥之,他以诗答曰:“长短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并不以他人的好恶为转移,置“书贵瘦硬方通神”的旧传统审美标准于不顾,忠实于自己的个性和审美追求。黄庭坚也是一位坚持个性风貌的书家,他的书学强调“韵”,当别人说他的字只有韵而没有王羲之波戈点画的法度时,他说:“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这
种以“天趣”、“真意”为论书标准的言论,每每见之于宋人的著作之中,可见已成为带有时代特征的审美意识。所谓“天趣”、“真意”,就是要求把人品、气质、性情等主观因素化为书法形式,从而真实地表达书家的思想意趣,流露更多的不同于别人的个性风采。这实际是苏、黄、米等尚意书家们形成自家风格,开一代新风的重要基础。宋代的书家多数是文学家、诗人、画家或一身兼数家的骚人墨客,他们对艺术规律有深切的体会和认识,他们的审美意识和在实践上的追求,与强调书法艺术的审美功能,反对功利主义的正统观念,与他们提倡书法“适兴”“悦目”的新美学观都有极深刻的内在联系,可谓宋代书风尚意的基本内容。
重视人品性情与文品、画品、诗品、书品的关系,是中国传统美学思想特征,汉人有“书为心画”之论,唐韩愈有“艺之至,未始不与精神通”的说法,但这种思想在汉唐不如在宋代表现得更突出。宋代尚意书家论人论书,强调人品性情和书品的一致,而且有力戒浮华,“要在入人”的切切实实和言简意赅的特点。苏轼说:“古之论者,兼论其平生,苟非其人,虽工不贵也。”把人品性情放在首位,他认为:“世之小人,字书虽工,而其神情终有睢盱侧媚之态”。“人貌有好丑,而君子小人之态,不可掩也;言有辩讷,而君子小人之气,不可欺也;书有工拙,而君子小人之心,不可乱也”。黄、米诸家也有类似的论述。强调人品性情与书品的一致,要求提高和端正书家的人格修养,力戒俗人俗书,有利于扩充书法内涵和艺书格调的提高。但此论流于极端,亦有不利于书艺发展的一面。后世的因人论书,“书以人贵”的现象,亦与此论的影响有一定的关系。
宋代尚意书家在创作实践上有“随事注精”、“率意而为”的特点。随着尚意审美意识的成熟和发展,在书法创作实践里便产生了与之相适应的创作方法和技巧。尚意的典型书家苏、黄、米等,在书写上多“随事注精,以展其妙”。例如苏轼《黄州寒食诗》,书迹线条粗细、曲直,结构的疏密、虚实;用笔的欹侧、平直、起倒等意态,缘诗情的起伏而随机应变,来去自如,真乃“无意于佳乃佳”,达到极好的抒情效果。黄庭坚的《李白忆旧游》草书也是这种典型作品。“随事注精”是尚意书家常用而又有鲜明特征的创作方法,它与“适兴”、“乘兴”,以书为寄的审美思想紧密结合,使书法创作更俱抒情特征。
尚意书家多把书法视为“适意之物”,以酒助气,借以消遣。如宋人笔记里记载苏、米故事:“米元章知雍丘县,子瞻自杨州召还,乃具饭。既至,则对设长案,各以精笔、佳墨、妙纸三百列其上,而置馔于旁。子瞻见之,大笑就坐。每酒一行,即申纸共作字。二小史磨墨,几不能供。薄暮酒行既终,纸亦书尽,乃更相易携去。俱自以为平日书莫及也。”(《石林避暑录》)书法是他们抒情的手段,所以在书写上多“率意而为”。正如苏轼所说:“知书不在笔牢,浩然听笔之所之,而不失法度乃为善。”这是他典型的“点画信手烦推求”的作风,强调的是艺术创作的自由性。其中包括“无刻意做作乃佳”的意思。米芾在书写上是追
求“随意落笔,皆得自然,备其古雅”的书家。他的书作最具奇变特征。黄庭坚向有“倒用如来手印”的本领,更是一位意趣豪脱、不为成法所拘、任意而为而无不中节的书家。他们这种“随手写去,修短合度”的创作态度和方法,与他们追求“面目非故”的求变思想和“不装巧趣”、“率多天真”的追求是一致的,可谓尚意书家在书写上的显著特征。从上述尚意书家的审美意识、创作方法、书写特点等诸方面的特色来看,都与不蹈古人自出新意的革新精神紧密相关,它们是一个相辅相成的整体,尚意书风的生命力就基于此。
宋代尚意书法的巨大历史作用在于把书法艺术由尚法阶段推上了尚意的抒情阶段,把对书法艺术的本质和功能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对后世书法的发展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