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的计算机教室与网络中心机房分别在两栋教学楼里,相距大约100

题目

某校的计算机教室与网络中心机房分别在两栋教学楼里,相距大约100米,一般情况下用于连接计算机教室与网络中心机房的传输介质是()。

  • A、双绞线
  • B、微波
  • C、光缆
  • D、同轴电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 关于计算机机房安全保护方案的设计,以下说法错误的是(32) 。

(32)

A.某机房在设计供电系统时将计算机供电系统与机房照明设备供电系统分开

B.某机房通过各种手段保障计算机系统的供电,使得该机房的设备长期处于7*24小时连续运转状态

C.某公司在设计计算机机房防盗系统时,在机房布置了封闭装置,当潜入者触动装置时,机房可以从内部自动封闭,使盗贼无法逃脱

D.某机房采用焊接的方式设置安全防护地和屏蔽地


正确答案:C
试题(32)分析
计算机机房安全保护方案的设计要考虑计算机机房与设施安全的诸多方面。
机房供配电:根据对机房安全保护的不同要求,机房供、配电分为如下几种。
1)分开供电:机房供电系统应将计算机系统供电与其他供电分开,并配备应急照明装置。故“A.某机房在设计供电系统时将计算机供电系统与机房照明设备供电系统分开”是正确的。
2)紧急供电:配置抗电压不足的基本设备、改进设备或更强设备,如基本UPS、改进的UPS、多级UPS和应急电源(发电机组)等。
3)备用供电:建立备用的供电系统,以备常用供电系统停电时启用,完成对运行系统必要的保留。
4)稳压供电:采用线路稳压器,防止电压波动对计算机系统的影响。
5)电源保护:设置电源保护装置,如金属氧化物可变电阻、二极管、气体放电管、滤波器、电压调整变压器和浪涌滤波器等,防止/减少电源发生故障。
6)不间断供电:采用不间断供电电源,防止电压波动、电器干扰和断电等对计算机系统的不良影响。可见“B.某机房通过各种手段保障计算机系统的供电,使得该机房的设备长期处于7*24小时连续运转状态”是正确的。
7)电器噪声防护: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机房中电器噪声干扰,保证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
8)突然事件防护: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减少供电中断、异常状态供电(指连续电压过载或低电压)、电压瞬变、噪声(电磁干扰)以及由于雷击等引起的设备突然失效事件的发生。
机房接地与防雷击:根据对机房安全保护的不同要求,机房接地与防雷击分为如下几种:
1)接地要求:采用地桩、水平栅网、金属板、建筑物基础钢筋构建接地系统等,确保接地体的良好接地。
2)去耦、滤波要求:设置信号地与直流电源地,并注意不造成额外耦合,保证去耦、滤波等的良好效果。
3)避雷要求:设置避雷地,以深埋地下,与大地良好相通的金属板作为接地点。至避雷针的引线则应采用粗大的紫铜条,或使整个建筑的钢筋自地基以下焊连成钢筋网作为“大地”与避雷针相连。
4)防护地与屏蔽地要求:设置安全防护地与屏蔽地,采用阻抗尽可能小的良导体的粗线,以减少各种地之间的电位差。应采用焊接方法,并经常检查接地的良好,检测接地电阻,确保人身、设备和运行的安全。
可见“D.某机房采用焊接的方式设置安全防护地和屏蔽地”是正确的。
计算机设备的安全保护:计算机设备的安全保护包括设备的防盗和防毁,根据对设备安全的不同要求,设备的防盗和防毁分为如下几种。
1)设备标记要求:计算机系统的设备和部件应有明显的无法去除的标记,以防更换和方便查找赃物。
2)计算中心防盗。
?计算中心应安装防盗报警装置,防止从门窗进入的盗窃行为。
?计算中心应利用光、电、无源红外等技术设置机房报警系统,并由专人值守,防止从门窗进入的盗窃行为。
?利用闭路电视系统对计算中心的各重要部位进行监视,并有专人值守,防止从门窗进入的盗窃行为。
4)机房外部设备防盗;机房外部的设备,应采取加固防护等措施,必要时安排专人看管,以防止盗窃和破坏。
可见“C.某公司在设计计算机机房防盗系统时,在机房布置了封闭装置,当潜入者触动装置时,机房可以从内部自动封闭,使盗贼无法逃脱”是不对的。
参考答案
(32)C 

第2题:

论网络中心机房的规划与设计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网络的广泛应用,越来越多的单位建立了自己的网络,网络中心机房的建设是其中一个重要环节。它不仅集建筑、电气、安装、网络等多个专业技术于一体,更需要丰富的工程实施和管理经验。网络中心机房设计与施工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机房内计算机系统是否能稳定可靠地运行,是否能保证各类信息通信的畅通。

请以“网络中心机房的规划与设计”为题,依次对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设计实施的网络项目以及你所担任的主要工作。 2.具体讨论在网络中心机房的规划与设计中的主要工作内容和你所采用的原则、方法和策略,以及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措施。 3.分析你所规划和设计网络中心机房的实际运行效果。你现在认为应该做哪些方面的改进以及如何加以改进。


正确答案:1.机房工程整体建设。
2.防静电地板铺设。
3.隔断装修。
4.UPS不间断电源。
5.精密空调系统。
6.新风换气系统。
7.接地系统。
8.防雷系统。
9.监控系统。
10.门禁系统。
11.漏水检测系统。
12.机房环境及动力设备监控系统。
13.消防系统。
14.屏蔽系统。

第3题:

计算机系统用的分电盘应设置在(),并应采取防触电措施。

A、计算机机房内

B、计算机机房外

C、远离计算机机房

D、任意位置


答案:A

第4题:

从教学形式看,现代远程教育大约分为几种类型()。

  • A、分时传播教学系统
  • B、实时传播教学系统
  • C、虚拟教室教学系统
  • D、课程随选随学系统

正确答案:B,C,D

第5题:

某学校校园网网络中心到1号教学楼网络节点的距离大约700米,用于连接它们间的恰当传输介质是()

  • A、五类双绞线
  • B、微波
  • C、光缆
  • D、同轴电缆

正确答案:C

第6题:

某学校网络中心与图书馆相距700m,而且两者之间采用千兆网连接,那么两个楼之间的通信介质应选择(28)。

A.单模光纤

B.多模光纤

C.同轴电缆

D.双绞线


正确答案:A
解析:通信介质是数据传输系统中在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之间的物理通路,也称为传输介质。常见的传输介质包括铜轴电缆、双绞线、光纤,这些介质的数据传输速率和传输距离不同。千兆位以太网是一种新型高速局域网,可以提供1Gbps的数据带宽,采用和传统10/100M以太网同样的CSMA/CD协议、帧格式和帧长,传输距离除了受传输介质信号衰减影响外,由于局域网协议的要求,还与信号在介质上的传输延迟有关。千兆位以太网标准主要针对三种类型的传输介质。单模光纤、多模光纤上的长波激光(称为1000BaseLX);多模光纤上的短波激光(称为1000BaseSX);1000BaseCX介质,该介质可在均衡屏蔽的1500铜缆上传输;IEEE 802.3z委员会模拟的1000BaseT标准允许将千兆以太网在5类、超5类、6类UTP双绞线上的传输距离扩展到100m。1000BASE-LX基于1300nm的单模光缆标准时,最大传输距离为5000m。 1000BASE-SX基于780nm的FibreCharmel optics,使用50μm或62.5μm多模光缆,最大传输距离为300到500m。1000BASE-CX是一种基于铜缆的标准,最大传输距离为25m。 1000BASE-T基于非屏蔽双绞线传输介质,使用1000BASE-T铜物理层Copper PHY编码解码方式,传输距离为100m。根据题目两个局域网之间的距离(700m)要求,合适的传输介质应该是单模光纤。

第7题:

材料:下面是对某校学生进行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评价问卷调查的部分结果。
表1学生认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师评价学生的方式


问题:依据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评价理论,分析说明该校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20分)


答案:
解析:
材料中学校的道德与法治课教学评价存在以下问题: ①教学评价方式单一。该校教师将考试作为唯一的评价标准新课程指导下的教学评价方式应该多样化,比如可以采用观察、谈话、项目评价、成长记录袋等评价方式。(5分)
②教学评价主体单一。该校教学评价的主体只局限于教师本身,忽视了学生家长的评价以及学生的自评和互评,主体过于单一。(5分)
③教学评价内容单一。该校目前评价学生的角度仅限于知识考试,“唯分数论”,忽略了学生课堂表现、日常生活表现以及学习态度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的角度不全面,不符合新课程指导下的教学评价理念。(5分)
④评价否定了学生的发展。该校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表现、能力提升和品德表现等方面未加重视,违背了“关注学生发展过程”这一评价理念。(5分)

第8题:

下列不属于教学物理环境的是()。

A、校容、校貌

B、教室、户外教学区

C、光线、照明

D、教师、学生


参考答案:D

第9题:

在一个教学楼里,将分布在不同教室或办公室里的计算机连接在一起组成的网络通常称为()

  • A、城域网
  • B、局域网
  • C、广域网
  • D、远程网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的三种模式:()、()与()。 ①教学光盘播放点 ②卫星教学收视点 ③函授教育 ④含卫星教学收视特点的计算机教室

  • A、①②③④
  • B、①②
  • C、①②④
  • D、①②③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