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五帝”就是指封建社会的“皇帝“。

题目

“三皇五帝”就是指封建社会的“皇帝“。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三皇五帝之一颛顼曾在濮阳建都为国,所以濮阳为()。

  • A、炎帝遗都
  • B、皇帝遗都
  • C、颛顼遗都

正确答案:C

第2题:

封建社会皇帝下的命令或发表的言论的文书叫什么?


正确答案:圣旨

第3题:

《史记·高祖本记》记载了刘邦当了皇帝后对其父不能再执“父子之礼”,说明了( )。

A、封建社会的礼制不符合人伦

B、封建社会的礼仪尊君为上

C、礼仪要受环境的制约

D、礼仪是不断变化的


参考答案:C

第4题:

封建社会中通过世袭继承形成的皇帝属于()。

  • A、自致角色
  • B、先赋角色
  • C、理想角色
  • D、规定性角色

正确答案:B

第5题:

何为三皇五帝?


正确答案: 三皇是古时代帝王。道教供奉为神。《史记•三皇本纪》引《河图》、《三五历》记载:为“天皇、地皇、人皇”。五帝:为道教供奉五位天帝,据云笈七签卷十八老子中经一名珠宫玉历记载:“东方苍帝,东海君也”,“南方赤帝,南海君也”,“西方白帝,西海君也”,“北方黑帝,北海君也”,“中央黄帝君也”,“与中太一并治度人命,爱养善人,成就人”。

第6题:

请简述三皇五帝?


正确答案: 三皇五帝中国最早的古史系统。中国的古史传说中,到战国时期形成几种“五帝”说;战国末始有“三皇”一词,到汉代才形成几种置在五帝前的“三皇”说。
“皇”的原义是“大”和“美”,不作名词用。战国末,因上帝的“帝”字被作为人主的称呼,遂用“皇”字来称上帝,如《楚辞》中的西皇、东皇、上皇等。时又有天皇、地皇、泰皇之名,称为“三皇”。在《周礼》、《吕氏春秋》与《庄子》中也始有指人主的“三皇五帝”,《管子》并对皇、帝、王、霸四者的不同意义作了解释,但都未实定其人名。
三皇五帝是中国在夏朝以前出现在传说中的“帝王”。现在看来,他们都是部落首领,由于实力强大而成为部落联盟的领导者。秦始皇为表示其地位之崇高无比,曾采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构成“皇帝”的称号,基本上无论是按照神话传说,还是史书的记载,都认为三皇所处的年代早于五帝的年代。但是不同史家对“三皇五帝”都有不同的定义。三皇有五说,五帝也有五说。大部分的意见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皇”,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称为“五帝”,这些说法起源于春秋战国。

第7题:

在古代的解释中,皇帝超越了自己的权力范围而行使权力就是指专权。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简答我国封建社会中由皇帝用于指挥庶政的主流文种及其各自运用时期。
在我国封建社会各时期中,由皇帝用于指挥庶政的主流文种大致为:诏书、敕、“圣旨”、“谕旨”。
它们各自使用时期是:
(1)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明朝,诏书运用最为频繁;
(2)宋代,用于庶政的君命文种主要为敕;
(3)元代多用“圣旨”;
(4)清代则为“谕旨”。

第9题:

中国古代的很多谏臣,高举()的旗帜制约皇权,这样才保证封建社会的皇帝不昏庸。

  • A、文统
  • B、政统
  • C、道统
  • D、法统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唐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历时()年()位皇帝。

  • A、287年…19
  • B、288年…20
  • C、289年…21
  • D、290年…22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