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纳粹党能够在德国迅速增长势力的最主要原因是()

题目

希特勒纳粹党能够在德国迅速增长势力的最主要原因是()

  • A、讨好军队,加紧与统治阶级勾结。
  • B、打着社会主义和民族主义的两快招牌。
  • C、魏玛政府软弱无能。
  • D、迫害犹太人并推行种族灭绝政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根据希特勒的逻辑,由于人民是一个整体,所以除纳粹党以外的其他党派没有存在的必要


正确答案:错误

第2题:

德国总统兴登堡授命让希特勒组阁,但同时他规定,希特勒只有获得国会的多数支持,才能够颁布紧急法令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下列各项中,对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起了最直接推动作用的是(  )

A.德国国内出现民族主义情绪
B.纳粹党上台,对内实行独裁,对外进行扩张
C.世界经济危机对德国造成很大冲击
D.希特勒领导纳粹党利用混乱局势扩张势力

答案:B
解析:
这属于一道最佳选择题类型的试题。此类题的特点是,四个选项都与题干有关系,但要求从中选出“最”有直接关系的一项。本题的A项自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败后就一直存在;C项是一个重要原因,但经济危机的冲击并不必然导致德国成为战争策源地;D项同C项是同样的道理。

第4题:

纳粹党宣传部部长保罗被认为是“创造希特勒的人”。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纳粹党执政时,纳粹极其善于大批利用人力作宣传,当时德国()是万民瞩目的中心.

  • A、墨索里尼
  • B、希特勒
  • C、希姆莱

正确答案:B

第6题:

哪一年希特勒被任命为德国总理,纳粹党开始夺取政权?


正确答案:1933年1月30日,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总理,德国法西斯掌权。

第7题:

《德国国家元首法》正式确定了希特勒在纳粹党的党内独裁地位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1933年德国纳粹党上台后制造“国会纵火案”的真实意图是()

A.建立一党专政
B.打击共产党势力
C.贏得西方国家支持
D.屠杀犹太人

答案:A
解析:
1933年德国纳粹党上台后,制造“国会纵火案”打击共产党势力、赢得西方国家支持、屠杀犹太人,但其真正目的是建立纳粹党一党专政。

第9题:

纳粹党在德国上台的原因。


正确答案:⑴从历史上看,德国是一个封建残余浓厚、军国主义盛行的国家。凡尔赛一华盛顿体系对德国实行了严厉的惩罚,激化了德国国内的复仇主义情绪。这些是德国产生纳粹党政权潜在的历史原因。
⑵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沉重地打击了德国,使由于一战的战败已经完全丧失殖民地、金融力量薄弱而又严重依赖国际市场的德国经济濒于总崩溃的边缘,中下层民众和统治阶级对当时政府无能日益不满,当时的政府事实上已经丧失了其存在的基础。
⑶纳粹党是一批狡黠奸猾的政治骗子,纳粹党经过十几年的经营,在蛊惑人心的欺诈宣传下,到上台前已经是一个有广泛群众基础的政党,得到中下层群众的支持,到1932年已成为议会第一大党,在议会选举中,是唯一能够战胜共产党和社会党、维护资本主义秩序的有组织的力量。
⑷纳粹党是垄断资产阶级、容克地主和国防军均认可纳粹党,从各方面支持纳粹党当权。与此同时,各资产阶级政党对群众的影响已严重削弱,缺乏有能力、有远见、能够吸引群众的政治领导人。
⑸工人运动的分裂也大大削弱了阻止纳粹党上台的力量。在德国,虽然左派力量是西欧最强大的国家,共产党和社会民主党都是德国议中的大党,可是,两党互相仇视,由来已久。实际上,当时无论共产党还是社会民主党,都低估了纳粹党上台的可能性,两党都认为在具有悠久的工人运动传统的德国,法西斯主义不会取得胜利。他们对德国工会分裂的严重后果也认识不足,社会民主党工会、保守党工会、共产党工会、基督教工会,没能结成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因而也就未能阻止纳粹分子攫取政权。这样,在1932年的政府危机中,骗取了中下层民众支持的纳粹党,被统治阶级推上了权力中心,得以上台执政。

第10题:

简要分析希特勒在德国上台的主要原因。


正确答案: ①历史根源:德国军事封建帝国主义的历史传统;
②客观条件:经济危机是纳粹运动产生和发展的客观条件;
③主观原因:纳粹党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④必要前提:垄断资产阶级对纳粹党的大力扶植;
⑤未能建立起广泛的反法西斯统一战线:A.工人运动的分裂大大削弱了阻止纳粹党上台的力量;B.两党都低估了纳粹党上台的可能性;C.就两党自身来看,纳粹党上台后才意识到危险性。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