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会是展示人类文明成果的盛会,也是世界各国欢聚、沟通与合作的舞台。认识世博会是认识人类进步的捷径之一。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等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第1题:
世界博览会已经举办了41届,世博会的理念是( )。
A.理解
B.沟通
C.欢聚
D.合作
第2题:
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世博会会徽的设计体现了( )
A.意识是大脑特有的机能 B.意识活动具有客观实在性
C.意识活动具有主观随意性 D.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
第3题:
上海世博会围绕“__________”的主题,秉承和弘扬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世博理念,创造和演绎了一场精彩纷呈的世界文明大展示。
A.平等、互惠、合作和共赢
B.激情盛会,和谐亚洲
C.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D.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第4题:
在世博会的平台上,世界各国人民相聚一起,平等交流、共同探讨、展望未来。因此,世博会被称为()的重要舞台。
第5题:
(2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视野,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3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言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说上海世博会“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10分)
(2)结合材料,用哲学中有关认识的观点,说明世博会为什么能“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10分)
(3)某中学组织开展“参与,让世博更美好——志愿者服装样式设计”活动。在设计过程中,有些同学认为应突出美观,有些同学则强调实用。如果由你设计,你会突出美观还是强调实用?请说明理论依据。(5分)
第6题:
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的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在上海隆重召开,下列有关世博会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自1851年首次在英国伦敦举办以来,世界博览会已有150多年的历史
B.2002年12月3日,在摩洛哥蒙特卡洛举行的国际展览局第132次大会上,上海获得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举办权
C.世博会的理念是“理解、沟通、欢聚、和谐”,这意味着世博会是超越了国家、民族、宗教界限的人类文明的盛会
D.上海世博会有2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加,开创了历届世博之最
第7题:
世博会是战士人类文明成果的盛会,也是世界各国欢聚、沟通与合作的舞台。认识世博会的认识人类进步的捷径之一。回答27-28题。
27.150多年来,一些重大发明,如照明、通信、汽车灯技术,都是在世博会上面世后才逐渐转化为主流产业的。从文化生活角度看,这是因为
A.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使世界文化多姿多彩
B.文化的传播与交融式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C.文化的交流与借鉴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D.现代大众传媒超越时空的强大功能加速了文化传播
第8题:
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表达世博会( )的理念。
A.理解、沟通
B.交流、协作
C.团结、共进
D.欢聚、合作
第9题:
第10题:
世博会最重要的作用是搭建一个平台,用以展示人类在科技、经济、文化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步,为此它正日益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