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有言论自由,但不能利用言论自由造谣惑众。这说明()。

题目

公民有言论自由,但不能利用言论自由造谣惑众。这说明()。

  • A、每一个公民都享有政治自由和权利
  • B、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是由法律赋予的
  • C、公民必须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
  • D、言论自由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言论自由的法律限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不得利用言论自由进行反对政府、危害国家和社会安定的煽动行为;

B不得损害社会整体利益;

C不得利用言论自由对他人的人格尊严进行污辱诽谤。

D不得泄露国家机密、不得披露商业秘密。


答案:ABCD

第2题:

言论自由的法律限制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不得利用言论自由进行反对政府、危害国家和社会安定的煽动行为

B.不得损害社会整体利益

C.不得利用言论自由对他人的人格尊严进行侮辱诽谤

D.不得泄露国家机密,不得披露商业秘密


答案:ABCD

第3题:

写入我国1954年《宪法》而没有写入1982年《宪法》规定的有( )。

A.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

B.宗教信仰自由

C.言论自由

D.人身自由


正确答案:A
解析:写入我国1982年《宪法》而没有写入1954年《宪法》规定的有公民有居住和迁徙的自由。

第4题:

根据宪法学原理,下列选项中属于言论自由范畴的是:()

A、公民有通过语言方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权利

B、公民通过行使言论自由权利表达的有关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看法和见解受法律保护,不受非法干涉

C、言论自由包括口头形式、书面形式、以及广播电视等形式

D、在法定范围内,公民不应因发表有关言论而承担不利后果


参考答案:ABCD

第5题:

公民通过言论自由表达的内容受法律的保护,不受非法干预,所以公民享有的言论自由是绝对的。

判断对错


参考答案:错

第6题:

简述言论自由的基本范畴。


参考答案:根据宪法原理,下列选项中属于言论自由范畴的是:
(1)公民有通过语言方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权利;
(2)公民通过行使言论自由权利表达的有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看法和见解受法律保护,不受非法干涉;
(3)言论自由包括口头形式、书面形式以及广播电视等形式;
(4)在法定范围内,公民不应因发表有关言论而承担不利后果。

第7题:

公民通过言论自由表述的内容受法律的保护,不受非法干预,所以公民享有的言论自由是绝对的。()


参考答案:错误

第8题: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这被称作表达权,也叫言论自由权。()


答案:√

解析:

言论自由是一种基本人权,指一个国家公民,可以按照个人意愿表达意见和想法的政治权利,这些意见表达不用受政府的审查及限制,也无需担心受到政府报复。有时也被称为意涵更广泛的表达自由。近来,它通常被理解为包含了充分的表述的自由,包括了创作及发布电影、照片、歌曲、舞蹈及其它各种形式的富有表现力的资讯。

第9题:

社会主义民主首先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有言论自由。()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10题:

美国人针对言论自由,还达成了某种共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不能够对社会产生明确和而立即的危险
  • B、明确而立即的危险没有给纠错机制空间
  • C、言论自由的纠错机制关键在法律
  • D、言论自由的纠错机制不可以是个人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