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顶层设计

题目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顶层设计”概念的提出,是我们党和政府对中国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认识深化的表现,能从战略高度把握改革与发展的全局。随着中国日益崛起,在国际上遇到的各种麻烦也在增多,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 材料二自从去年9月日本野田内阁强行非法对中国钓鱼岛实行所谓“国有化”以来,中国政府增派海监、渔政、海警等执法船进入中国钓鱼岛领海,加强维权巡航执法活动。去年12月13日,国家海洋局组织海监船编队和海监飞机首次开展钓鱼岛领海内海空联合维权巡航执法行动,此举实现了中国执法公务飞机飞抵钓鱼岛上空宣示主权的历史性突破。2013年8月10日,中国海警2350、1126、2102、2146舰船编队继续在中国钓鱼岛领海内巡航,据悉,这已经是中国连续第25天在钓鱼岛海域进行巡航执法。巡航期间,对发现的日方侵权船只严正申明中国政府对钓鱼岛的主权立场,并对其进行驱离。据报道,此次巡航,中国海警船在钓鱼岛领海内停留时间超过一天,是中国公务船在钓鱼岛巡航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8日就中国海警编队在钓鱼岛海域维权执法答记者问时重申,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方公务船在钓鱼岛海域巡航执法是行使本国固有主权。 请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中的有关知识说明应如何推动海洋经济发展,建设海洋强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正确答案:
答:(1)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节约能源;改善能源消费结构,减少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比重,使用清洁能源;调整产业结构,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等。
(2)温带季风气候,降水较多;气温低,蒸发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等多条河流交汇;冻土广布,水分不易下渗。
(3)俄罗斯远东地区距我国东北近;开发历史晚,土壤肥沃,产量高;土地价格低;
人口稀少,人均耕地面积大;国内外市场需求量大。
(4)历史文化价值高;数量大,类型多样。地域组合状况好;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客源市场广阔。
(5)产业结构调整、人均GDP增长,体现了经济持续发展;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增加,
体现了社会持续发展;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增加,体现了生态持续发展。

第2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一摘自钱其琛回答《世界知识》杂志记者问题时的谈话

(1)东欧剧变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2)试从多角度分析东欧剧变的原因。


正确答案:
答:(1)具体表现:波兰剧变;两德统一;匈牙利事件;南斯拉夫分裂等。
(2)历史原因:长期受制于苏联,照搬苏联模式;内部原因:经济改革没有突破旧模式旧框架,酿成危机,使东欧各国的执政党和政府脱离群众;外部原因:苏联改革的严重冲击,西方国家推行“和平演变”战略。

第3题:

根据下述材料,回答63~65题。

国外某一实验探讨了青年与老年被试阁读自然科学类与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阅读速度是否存在差异。结果表明:阅读速度受材料类型和年龄因素影响,青年被试阅读自然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老年被试阅读社会科学类文章的速度较快。

63.该实验设计是一个

A.二因素设计 B.四因素设计 C.二水平设计 D.四水平设计


正确答案:A

第4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下面是某师范生在模拟教学中讲授“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的内容时制作的一幅课件:



问题:
(1)该课件的内容存在哪些问题(6分)
(2)课件制作中设计示意图应注意哪些问题(10分)


答案:
解析:
(1)该课件的内容存在以下问题: ①课件内容不符合科学性原则。该课件的制作不够科学严谨和规范正确。例如,折线图的标题应改为“我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920—1927年间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萧条在图示中没有相关的注解。
②课件内容不符合简约性原则。课件的设计应简洁明了,突出教学重点,符合学生的观察特点。课件中对每一个阶段的注解位置不明确,折线图中有断线,使得整个画面杂乱不堪。教师应采用不同类型的线表现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每个阶段,并在每个阶段的正上方进行标注,这样课件内容会更清晰。
③课件内容不符合艺术性原则。该教师的课件设计缺乏美感,不能带给学生视觉上的享受,降低学生观看课件的兴趣。
(2)课件制作中设计示意图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历史示意图的设计要符合基本事实,注意历史知识的准确性。
②历史示意图的设计需要将众多的历史信息进行正确分类,找出历史信息间的内在联系,用图示准确表现历史信息间的关系。
③历史示意图的设计应简洁明了,对知识要点能够进行高度概括。这样才能突出重要的历史信息,方便学生获取这些信息。
④历史示意图的设计应直观生动。一方面是画面直观,即采用生动形象的线条、文字进行设计。另一方面是呈现方式直观,即历史示意图的内容随着教师的讲解逐步呈现,这样教学效果更好。
⑤历史示意图的设计还需要兼顾美观。美观的历史示意图能够引起学生的观看兴趣,提高对相关历史信息的记忆效果。

第5题: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问题:

生痰之源


正确答案:C

第6题:

建国以来,我国农业农村不断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正确答案:
答:(1)①发展农业机械化是提高我国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迫切要求;②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健全农村市场体系,促进农业和农民增收;③有利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
(2)①国家加强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宏观调控,利用经济(财政政策)、法律等手段,加大对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补贴,引导和促进农业机械化。②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农业机械化中介服务组织发展,发挥市场主体在农机作业中的重要作用,促进其以市场为纽带发展多种形式、多个领域的农机作业服务。③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拓展农机作业服务领域,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
(3)①根据我国存在的城乡二元格局现象,提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根本原则。②我国城乡二元格局是由于资源向城市、工业的过度流动引起的,提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是在正确把握事物因果联系基础上的自觉行动。③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依据,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国家提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有利于资源要素流向农村,促进农业农村发展。④提出“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有利于实现广大农民的利益,体现了“以人为本”、利为民所谋的价值追求。
(4)①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②加大农业投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以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不断加强农村社会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体现了我国政府坚持以人为本;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与加强农村社会建设结合起来,体现了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有利于实现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第7题: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各问题:

治疗鼻塞流涕,应选用( )


正确答案:B

第8题: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正确答案:
答:(1)①从材料一可见,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灾害频发与人类没有从根本上尊重客观规律有关。规律具有客观性、普遍性。人类如果违背了规律,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地球生态环境恶化就是客观规律对人类的惩罚。②材料二说明,人的意识对客观事物具有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主动创造性和自觉选择性。中国人民在党和政府领导下从实际出发,制定切实可行的拯救计划,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生产自救,重建家园,最终取得了抗灾救灾的重大胜利。③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把革命的热情和科学的态度结合起来,才能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2)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我们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第9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
某实习生在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一课进行教学设计时,直接从网上下载了下面的《清时期全图》,准备用于教学。
?
问题:
(1)实习生的指导教师认为用这幅地图不合适,其理由是什么(6分)
(2)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选择历史地图应注意哪些问题(10分)


答案:
解析:
(1)指导教师认为用这幅地图不合适的理由:①地图不够清晰,同时地图中涉及的地理内容太多,不利于学生观察和使用。②地图没有体现清朝对西北、西南边疆和台湾地区的有效管辖。③选用的地图所属年代不具有代表性,清朝在不同时期疆域面积变化比较大,选用的地图应该体现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历程。 ④地图中采用了许多现代地名,应该使用清朝时的相关地名。
(2)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选择历史地图应注意以下问题:
①首先,历史教师选取的历史地图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程度。历史教师在选择历史地图时要充分考虑教学实际需要与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使用简明地图,方便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讲授和学生的观察使用。
②其次,历史教师选取的历史地图能够发展学生的相关能力。教师选取的地图能够帮助学生提高阅读、分析、理解历史地图能力,发挥历史地图在教学中的应有作用。
③最后,历史教师选取的历史地图要符合教学的实际需要,具有权威性。历史教师应辨别历史地图的种类,注意历史地图中的古今对照信息,通过比较对照信息,明确历史教学需要用到的有效信息。历史教师应充分使用教科书中的地图,确保历史地图具有权威性。

第10题:

下列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
A.产生待回答的问题 B.阅读时对注意加以跟踪
C.浏览阅读材料 D.设置学习目标
E.分析如何完成学习任务


答案:A,C,D,E
解析:
对注意进行跟踪是监控策略的内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