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同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使血液颜色呈鲜红色

题目

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同氧气结合形成氧合血红蛋白,使血液颜色呈鲜红色的动脉血。血液中氧气浓度低时,血液颜色变暗,成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面关于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缺氧的机制中,描述错误的是

A.CO与血红蛋白亲和力比O 与血红蛋白亲和力大240倍

B.碳氧血红蛋白的存在抑制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阻抑氧的释放和传递

C.CO与血红蛋白亲和力比O 与血红蛋白亲和力大3600倍

D.高浓度的CO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二价铁相结合,直接抑制细胞内呼吸

E.CO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


正确答案:C
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血液,与红细胞内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稳定的碳氧血红蛋白(COHb)。由于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大240倍,而碳氧血红蛋白的解离较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速度慢3600倍,故易造成碳氧血红蛋白在体内的蓄积。COHb不能携氧,而且还影响氧合血红蛋白正常解离,即氧不易释放到组织,从而导致组织和细胞缺氧。此外,CO还可抑制细胞色素氧化酶,直接抑制组织细胞内呼吸,这些因素更加重了组织、细胞缺氧。

第2题:

下列哪种血红蛋白及其衍生物的颜色是错误的()。

  • A、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呈鲜红色
  • B、高铁血红蛋白呈红褐色
  • C、碳氧血红蛋白呈樱红色
  • D、还原血红蛋白呈暗红色

正确答案:A

第3题:

关于02在血液中运输的叙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

A、以结合的形式运输占98%

B、02的结合形式是氧合血红蛋白

C、02与血红蛋白结合或解离取决于氧分压的高低

D、氧合血红蛋白呈鲜红色

E、血红蛋白浓度低下的病人易出现紫绀


参考答案:E

第4题:

下列哪种血红蛋白及其衍生物的颜色是错误的()。

  • A、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呈鲜红色
  • B、高铁血红蛋白呈红褐色
  • C、碳氧血红蛋白呈樱红色
  • D、还原血红蛋白呈暗红色
  • E、氧合血红蛋白呈鲜红色

正确答案:A

第5题:

下列叙述中与“血液”的概念相符的是()。

  • A、血液是一种流体组织
  • B、血液由血细胞和血浆组成
  • C、血液的颜色是由红细胞中血红蛋白所决定的
  • D、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时,血液是紫色;血红蛋白与二氧化碳结合时,血液呈鲜红色

正确答案:A,B,C

第6题:

( )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从而使这部分血红蛋白失去送氧的能力,使人体缺氧。

A.CO
B.HC
C.NOX
D.微粒

答案:A
解析:

第7题:

正常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动脉血氧合血红蛋白含量较高,呈()色,静脉血还原血红蛋白含量高而呈()色,碳氧血红蛋白呈()色。


正确答案:7-9%;鲜红色;暗红色;樱红色

第8题:

血红蛋白与氧结合后,使血液呈鲜红色,这种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血叫静脉血。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9题:

肉中原来处于还原态的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呈()色,形成氧合肌红蛋白和氧合血红蛋白时呈()色,形成高铁血红素时呈()色。


正确答案:紫红,鲜红,棕褐

第10题:

下面关于一氧化碳中毒引起缺氧的机制中,描述错误的是()

  • A、CO与血红蛋白亲和力比O与血红蛋白亲和力大240倍
  • B、碳氧血红蛋白的存在抑制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阻抑氧的释放和传递
  • C、CO与血红蛋白亲和力比O与血红蛋白亲和力大3600倍
  • D、高浓度的CO与细胞色素氧化酶中的二价铁相结合,直接抑制细胞内呼吸
  • E、CO与血红蛋白结合,形成碳氧血红蛋白,使血红蛋白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