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五指活动课程”描述正确的事是()

题目

下列关于“五指活动课程”描述正确的事是()

  • A、由陈鹤琴提出发展
  • B、又被称为“反偏见课程”
  • C、包括健康活动、社会活动、数学活动、艺术活动和语文活动
  • D、反映了一种综合课程的倾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陈鹤琴指出:“幼稚园的课程全部包括在五指活动中。”其中,五指活动是指: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行为活动。()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2题:

下列对于课程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课程是知识
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活动
D.课程是设计

答案:D
解析:
关于课程本质的论述,代表性的观点有三种,即课程是知识、课程是经验、课程是活动。

第3题:

五指活动课程的课程目标有( )。

A.做人

B.习惯

C.身体

D.智力

E.情绪


正确答案:ACDE
本题考查的是陈鹤琴五指活动的相关内容。五指活动课程主要解决“做怎样的人”的问题。陈鹤琴确定了做人、身体、智力、情绪的课程目标。

第4题:

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课程改革继承发扬了五指活动课程,形成了()

  • A、幼儿园生态课程
  • B、幼儿园农村环境课程
  • C、幼儿园五指发展课程
  • D、幼儿园综合主题课程

正确答案:D

第5题:

我国著名的幼儿教育专家陈鹤琴先生创编的课程是()

  • A、五指活动课程
  • B、幼稚园行为课程
  • C、幼稚园田野课程
  • D、幼稚园生态课程

正确答案:A

第6题:

试述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


答案:
解析:
所谓五指活动课程是指由五个方面的内容组成,而这些内容又是以一种整体的、相互贯通的方式组织起来的,就好像人的手,虽有五指之分,但彼此相互联系,共存于一个手掌。
(1)课程目标。
做人:有合作的精神、同情心和服务的精神。
身体:有健康的体格、卫生习惯和相当的运动技能。
智力:有研究的态度、充分的知识和表意的能力。
情绪:能欣赏自然和艺术美、快乐、不惧怕。
(2)课程内容。
健康活动:饮食、睡眠、早操、游戏、户外活动、散步等。
社会活动:朝夕会、周会、纪念日集会、每天的谈话及政治常识等。
科学活动:栽培植物、饲养动物、研究自然、认识环境等。
艺术活动:音乐(唱歌、节奏、欣赏)、图画、手工等。
语文活动:故事、儿歌、谜语、读法等。
(3)课程的组织和实施。
陈鹤琴先生在对学前儿童心理和教育长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结合学前儿童发展的课程组织法。这就是“整个教学法”。陈鹤琴认为,“整个教学法,就是把儿童所应该学的东西整个地、有系统地去教儿童学。”陈鹤琴先生主张采用游戏化和小团体式的教学教导儿童。
(4)课程编制的原则与方法。
1951年,陈鹤琴先生发表了《幼稚园的课程》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批判了欧美国家所实行的完全从儿童出发,缺乏系统性单元教学的课程编制模式,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幼稚园课程编制应遵循的十大原则,以及三种编制的具体方法。课程编制的十大原则:民族性、科学性、大众性、儿童性、连续发展性、现实性、适合性、教育性、陶冶性、言语性。三种具体的课程编制方法:圆周法、直进法和混合法。“适合中国国情”、“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特点”是陈鹤琴创建五指活动课程的两大基本原则。

第7题:

下列对于课程定义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课程是学科
B.课程是经验
C.课程是活动
D.课程是设计

答案:D
解析:
关于课程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①课程即学科(教学科目);②课程即预期学习效果(学习结果/目标);③课程即学习经验(经验获得);④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⑤课程即文化再生产。

第8题:

下列关于活动课程主要属性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以儿童为中心、依据儿童当前的兴趣与需要来设置课程

B.打破学科界限,按活动主题来组织学习经验

C.课程组织心理学化,要求按儿童心理发展的顺序与特点来组织课程

D.活动课程即是通常所讲的课外活动


正确答案:D

第9题:

五指活动课程的内容有()

  • A、健康
  • B、社会
  • C、科学
  • D、艺术
  • E、语文

正确答案:A,B,C,D,E

第10题:

以“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程”为基本思想的是()

  • A、行为课程
  • B、五指活动课程
  • C、蒙台梭利课程
  • D、瑞吉欧幼儿教育课程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