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赦三宥

题目

三赦三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周礼?秋官?司刺》中“一赦曰幼弱,再赦曰老耄,三赦曰蠢愚”,其中的“老耄”是指(  )岁以上的老人。

A.90

B.80

C.70

D.60


  B.80

 

第2题:

不属于《周礼》中“三宥”的是()

A.不识

B.遗忘

C.过失

D.愚蠢


参考答案:D

第3题:

诸子百家中,坚决反对赦罪,主张“不赦过,不宥刑”的学派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参考答案:D

第4题:

三宥之法指的是( )。

A.过失

B.弗知

C.遗忘

D.故意


正确答案:ABC
解析:过失、弗知和遗忘为三宥之法的三种表现。

第5题:

法家反对赦罪,主张“不赦过,不宥刑”。()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6题:

商鞅的重刑措施主要有哪些?( )

A. 重刑轻罪。

B. 不赦不宥。

C. 刑用于将过。

D. 族刑连坐。

E. 奖励告奸。


参考答案:ABCDE

第7题:

对于赦罪,发假的态度是()

A.赦过,宥刑

B.不赦过,不宥刑

C.不赦过,宥刑

D.赦过,不宥刑


参考答案:A

第8题:

属于《周礼》中“三赦”的是()

A.幼弱

B.老耄

C.过失

D.蠢愚


参考答案:ABD

第9题:

西周时期“明德慎罚”思想以及“亲亲”、“尊尊”的礼的原则,在刑法中具体体现为( )。

A.三宥

B.三刺

C.“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

D.“中道”、“中正”、“中罚”


正确答案:C
解析:西周时期为保证适用法律的谨慎,防止错杀无辜,凡是疑案难案,都采取从轻处断或加以赦免的办法,即所谓“五刑之疑有赦,五罚之疑有赦”。这也是其“明德慎罚”主张在定罪量刑问题上的体现。

第10题:

西周时期“明德慎罚”思想以及“亲亲…‘尊尊”的礼治原则在定罪量刑方面直接体现为( )

A.三宥
B.三刺
C.三赦
D.“中道…‘中正”“中罚”

答案:C
解析:
《周礼》记载对于幼弱、老耄、蠢愚三种人,如果触犯法律,应当减轻,赦免其刑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