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属于西周时期定罪量刑原则的有()。

题目

以下属于西周时期定罪量刑原则的有()。

  • A、耄悼之年有罪不加刑
  • B、区分眚、非眚、非终、惟终
  • C、关于责任年龄
  • D、自首减刑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公诉意见书必须当庭发表,它对法庭正确审理案件,准确()有重要意义。

A、确定罪名

B、确定情节

C、定罪量刑

D、量刑


参考答案:C

第2题:

简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定罪量刑原则的发展变化。


参考答案:一、“八议”是八类人犯罪时,依法享有特权减免或免除刑罚。是“纳礼入律”的突出表现。二、“准五服以制罪”是按照五等服制所体现出来的亲疏远近关系来定罪量刑的制度。三、“重罪十条”是严重危害封建政权及封建纲常礼教的十种犯罪。四、“官当”是官吏犯罪后,法律允许其经官职或爵位来抵罪的制度,此制度被隋、唐、宋等朝代的继承并加以发展完备,成为封建官吏的特权之一。 

第3题:

西周时期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是()

A.矜老恤幼原则

B.区分故意与过失原则

C.区分惯犯与偶犯原则

D.罪疑从轻原则

E.世轻世重原则


参考答案:A, B, C, D, E

第4题:

西周时期“明德慎罚”思想以及“亲亲…‘尊尊”的礼治原则在定罪量刑方面直接体现为( )

A.三宥
B.三刺
C.三赦
D.“中道…‘中正”“中罚”

答案:C
解析:
《周礼》记载对于幼弱、老耄、蠢愚三种人,如果触犯法律,应当减轻,赦免其刑罚。

第5题:

西周时期在定罪量刑时有区分故意与过失的规定,故意犯罪称为

A.眚

B.端

C.非眚

D.不端


正确答案:C

第6题:

在定罪量刑方面,刘颂提出了“罪刑法定”的司法原则。()


参考答案:正确

第7题:

简述西周定罪量刑原则。


参考答案:1.矜老恤幼原则,规定80岁以上老人7岁以下儿童不受刑罚。 2.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原则,“小罪非眚,不可不杀;大罪惟眚,不可杀”“三宥之法”。 3.罪疑从轻、众疑从赦原则,“附从轻,赦从重”。 4.世轻世重原则,“刑新国用轻典,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 

第8题:

试述西周定罪量刑的主要原则。


参考答案:

一、矜老恤幼原则。西周时期对老弱病残等社会弱势群体的爱护与照顾,是贯彻“明德慎罚”思想的体现。但必须指出的是,这些人对社会的危害性本来就不大,实行矜老恤幼原则,既可以彰显统治者的仁德,又不会对社会造成实质性的危害,这是这一制度在西周及其后的中国传统社会中能够被采用的根本原因所在。
二、区分故意与过失、惯犯与偶犯原则。西周时已对犯罪主观状态的故意与过失有所区分,对惯犯与偶犯的不同危害性有所认识,对故意犯罪和惯犯从严惩处,对过失犯罪及偶犯从轻处罚。定罪量刑时注意区分故意、过失、惯犯与偶犯,是刑罚适用原则的重大发展。
三、罪疑从轻、众疑从赦原则。在行刑时,有可轻可重的余地时,应从轻;在遇到赦免的机会时,应从重罪之上进行赦免,体现疑罪从轻原则;并要求对疑案,应征求大众的意见,当大家都认为案件仍有可疑情形时,应赦免其罪,体现众疑从赦原则。这种罪疑从轻、众疑从赦的做法,同样是“德”的思想在司法中的反映,是“明德慎罚”的直接体现。
四、世轻世重原则。西周统治者认为应根据不网社会状况采取不同治理方法,对新征服的国家,应用轻典去治理,以安抚人心,巩固统治;对社会较稳定的国家,就应以常刑对待;对待社会动荡的乱国,要运用重典去达到社会的治理。这种根据社会危害性大小区别对待的做法,体现出周统治者刑事政策灵活,反映了统治手段的成熟。这种思想也为后世的统治者所继承。


第9题:

下列选项中,体现了西周时期因地、因时制宜的定罪量刑原则的是( )。A.五刑之疑有赦B.刑罚世轻世重C.明德慎罚D.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


正确答案:B
周初针对封国的具体情况实行区别用刑,确立了“刑新国,用轻典;刑乱国,用重典;刑平国,用中典”的“三国三典”原则,这种以具体国情确定用刑之轻重缓急的政策.对于稳定和巩固统治起到了良好的作用,也成为后世治国的重要原则。《吕刑》中也有“轻重诸罚有权,刑罚世轻世重”的记载,即主张结合犯罪的主客观情势权衡量刑,不可一味地从轻或从重。可见,选B项。A项表述反映的是罪疑从轻、罪疑从赦的原则。C项表述的是西周时期的立法指导思想,而不是定罪量刑原则。D项表述的是西周时期同罪异罚原则。

第10题:

以下属于秦朝定罪量刑原则的有()。

  • A、责任年龄
  • B、数罪并罚
  • C、共犯加重
  • D、诬告反坐

正确答案:A,B,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