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典故,属于“言典”(即言论典故)的是()

题目

下列典故,属于“言典”(即言论典故)的是()

  • A、玉环飞燕皆尘土
  • B、忽复乘舟梦日边
  • C、闲来垂钓碧溪上
  • D、长风破浪会有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用典是指引用古籍中的故事或词句的一种修辞手法,该修辞可以丰富而含蓄地表达有关的内容和思想,也称“用事”。用典可分为明典、暗典、翻典三种。明典,令人一望即知其所用之典故;暗典是指字面上看不出用典之痕迹,须详加玩味,方能体会;翻典,即反用典故原意,使文章产生意外之效果。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选项不属于翻典手法的是:

A.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B.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C.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D.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看提问方式,本题属于选非题。
第二步,找关键信息。
多定义,考查“翻典”,其关键信息如下:
反用典故原意,使文章产生意外之效果。
第三步,辨析选项。
A项:诗句出自曹操的《短歌行》,典故是周公吐哺,周公礼贤下士,求才心切,进食时多次吐出实物停下来不吃,急于迎宾,后以“周公吐哺”表现在位者礼贤下士,在诗句中是使用“明典”,不符合“翻典”定义;
B项:出自王维的《山居秋暝》,该诗原出自淮南小山的《招隐士》的“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以久留”,其中的“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泛指隐居的人,属于“反用典故”,符合“翻典”定义;
C项:出自杜牧的《赤壁》,原意为当年东风不帮周瑜的话,东吴二乔就会被深锁在铜雀台中,这里的用典是草船借箭与东吴二乔,意在借古讽今,符合“翻典”定义;
D项:佛(bì)狸祠: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小名佛狸,他曾反击刘宋,两个月的时间里,兵锋南下,五路远征军分道并进,从黄河北岸一路穿插到长江北岸。在长江北岸瓜步山建立行宫,即后来的佛狸祠。神鸦:指在庙里吃祭品的乌鸦。社鼓:祭祀时的鼓声。译为:怎么能回首啊,当年拓跋焘的行宫外竟有百姓在那里祭祀,乌鸦啄食祭品,人们过着社日,只把他当作一位神祇来供奉,而不知道这里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作者在这里是运用的时间对比,以往日辉煌来衬托今日的萧瑟。当年威严的皇家禁地,到了南宋,老百姓只把佛狸祠当作一位神祇来奉祀供奉,而不知道它过去曾是一个皇帝的行宫,其用典意在借古讽今,符合“翻典”的定义。

第2题:

以既成的典故材料作为根据,解答对方提问的辩说技巧方法是()

A警句应对

B避虚就实

C借言反击

D巧引典据


D

第3题:

请问,“讳疾忌医”典故中的君王是()?


参考答案:蔡桓公

第4题:

成语典故是华夏语言艺术瑰宝,特点是言简意赅、富于哲理。()素有“成语典故之乡”的美称,据统计,出自这里的成语典故达300多条,全国绝无仅有。

  • A、邯郸
  • B、保定
  • C、承德
  • D、廊坊

正确答案:A

第5题:

古人作诗常用典故,要想了解诗文典故的出处,可以使用()。


正确答案:佩文韵府

第6题:

史书当中有很多经典的典故,教师引导学生梳理著名史书中的典故,下列典故出处正确的一项是( )

A.庖丁解牛————《左传》
B.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史记》
C.毛遂自荐————《汉书》
D.苏武牧羊————《史记》

答案:B
解析:
B选项,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是指项庄席间舞剑,企图刺杀刘邦。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出处: 《史记·项羽本纪》:“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综上,B选项正确。

A选项,先秦·庄周《庄子·养生主》:“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故排除。

C选项,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门下有毛遂者,前,自赞于平原君曰:'遂闻君将合从于楚,约与食客门下二十人偕,不外索。合少一人,愿君即以遂备员而行矣。”,故排除。

D选项,出自《汉书·苏武传》,故排除。

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

第7题:

《水龙吟》上片写()。

  • A、景物
  • B、述怀
  • C、言志
  • D、典故

正确答案:A

第8题:

此铭文用典故、史实繁多,任举一个直接涉及蜀国的历史典故.


正确答案:
(4)公孙既灭,刘氏衔璧

第9题:

请解释“三人言而成虎”的典故含义。


正确答案: 传播谣言无意中你就成了帮凶。

第10题:

脱轨自动制动装置破损属于铁道部典故范围。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