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上片写()。

题目
单选题
《水龙吟》上片写()。
A

景物

B

述怀

C

言志

D

典故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上片采用了倒叙手法。()


参考答案:正确

第2题:

《水龙吟》上片写()。

  • A、景物
  • B、述怀
  • C、言志
  • D、典故

正确答案:A

第3题:

(二)阅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上片,然后回答24-26小题。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阑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24.这首词的上片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感情?(4分)


正确答案:

借景抒情。(2分)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2分)

第4题: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安放—()—上片—()—观察。


正确答案:对光;调焦

第5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辛弃疾《水龙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片所写景物,是作者登临时即目所见,从中引出飘泊南方、渴望报国,而无用武之地的幽愤
  • B、写这首词时,作者三十五岁
  • C、借张翰弃官归乡,表思乡之情
  • D、借许汜为刘备所羞,表不谋私利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一)阅读辛弃疾《水龙吟》的上片,然后回答以下3小题。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落日楼头,断鸿声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中有什么寓意?


正确答案:
【答案】落日、断鸿,有象征意味:黄昏落日,令人联想到南宋国势衰颓;断鸿声里,离群的孤雁,联系着作者的身世;哀鸿遍野,又能令人想到北方离散的百姓。
【解析】这两句既是景语,又是情语,情景交融。

第7题:

按作业流程要求在上片之前一定要查看合同评审单,确认是否能上片.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阅读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上片,然后回答 24~26 小题。

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遥岑远目,献愁供恨,玉簪螺髻。落日楼头,断鸿声里,江南游子。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

第 24 题 这首词的上片采用了怎样的抒情方式?表边了词人怎样的感情?


正确答案:
借景抒情。报国无门,壮志难酬的苦闷。

第9题: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的上片借景抒情,下片用典使事,上下片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正确答案:上片借景物抒写他怀念中原、报国无路的悲愤。
下片则转入借历史人物抒发他抑郁的情怀,失意的悲痛。
把写景与抒情融合起来,将家愁与国恨串接起来,丰富了词的内涵,增加了词的容量,使读者更为深刻地体会到作者的思想。

第10题:

《水龙吟》是豪放词的代表之作。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