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比较教育研究的“实践性原则”?

题目

如何理解比较教育研究的“实践性原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包括( )。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实践性原则
D.综合创造原则

答案:A,B,C
解析:
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原则包括客观性、教育性、系统性和实践性。

第2题:

如何理解教育的公共性原则?
《教育法》第八条第一款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这一规定确立了我国教育的公共性原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理解:第一,教育事业是国家、民族乃至全世界的共同事业。第二,个体发展的活动必然影响社会的发展。第三,教育工作本身就是为社会发展作贡献。原则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第一,《教育法》第二十五条第三款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第二,《教育法》第八条第二款规定:“国家实行教育与宗教相分离。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妨碍国家教育制度的活动。”第三,《教育法》第十二条规定:“汉语学文字为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基本教学语言文字。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可以使用本民族或当地民族通用的语言文字进行教学。”“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进行教学,应当推广使用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和规范字。”

第3题: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其它科学研究都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是( )

A.客观性原则

B.系统性原则

C.教育性原则

D.发展性原则

E.实践性原则


正确答案:B

 

第4题:

如何理解教育哲学的实践性?


正确答案:教育哲学的实践性主要是指教育哲学在其性质上是一门“实践哲学”。教育哲学的“实践性”应得到广泛的理解,不能简单地把这里的“实践”理解为“教育实践”。除此之外,教育哲学所关注的实践还包括集团的“社会实践”和个体的“生活实践”。

第5题:

如何理解管理学的实践性?


正确答案:管理理论与方法是人们通过对各种管理实践活动(特别是企业的管理活动)的深入分析、总结、升华而得到,反过来它又被用来指导人们的管理实践活动,因此要真正掌握管理学仅靠书本是不行的,必须通过大量的管理实践活动去体会和磨练,必须理论联系实际。这就是管理学的实践性。

第6题:

如何理解学习和研究教育理论的方法论。


答案:
解析:
学习和研究教育原理的方法论主要有三层含义:第一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社会科学研究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为我们科学地说明和解决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武器。第二要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科学研究不能隔断历史也不能闭门造车要博采众家之长为我所用。第三要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基础教育研究。教育理论的真正源泉是教育实践教育理论的生命也在于教育实践。实践证明只有实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教育理论。

第7题:

如何理解并运用教育的概率性原则?
概率性原则又称或然性原则,它是指任何事物一定的必然性和偶然性,而且在偶然性中隐藏着必然性。应用概率性原则,一方面,要求对教育预测结果有一个概率意义的认识;另一方面,教育预测的结论进行区间估计。

第8题:

如何理解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


正确答案:
答:一方面,专家、学者的研究课题及其研究成果并不一定为教学实际所需要,也并不一定能转化为实践上的创新;另一方面,教师的教学如果没有一定的理论指导,没有以研究为依托的提高和深化,就容易困守在重复旧经验、照搬老方的巢臼里不能自拔.教师自己就应该是一个研究者,教师即研究者意味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于教学情境之中.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使其形成规律性的认识.

第9题:

如何理解教育行政领导的几个原则。


正确答案: 1.整分合原则;
2.相对封闭原则;
3.能级原则;
4.动力原则;
5.反馈原则;
6.弹性原则;
7.价值原则。

第10题:

谈谈如何理解比较教育学家埃德蒙金提醒比较教育研究者应该注意的概念、环境、制度和操作等四个方面的问题。


正确答案: 第一个方面是概念,即术语的语义的问题.例如,在比较各国的教师的问题时,我们不能忽视“教师”一词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实际含义,也不能忽视人们有可能以不同的词语表达“教师”的含义.在英语中,”tutor”,“master”,“professor”,都有教师的含义,都可以翻译成教师。但是他们之间有时却有着不可忽视的语义的区别.为了准确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现象,比较教育研究者必须首先向语言学家和分析哲学家请教,在他们的领地里研究学习。
第二方面是环境,或者说来龙去脉.研究人员要注意以下三点:一是”环境”或“来龙去脉”比“背景”包容性更广泛.背景的局限之一是主要指向事物的依存条件,而未把发展演变的事物本身也包括在内.但是对在旧事物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新事物,或者新事物的生长阶段来说,旧事物、以前的阶段也是新事物、新阶段的“背景”.二是要注意背景的动态性.而新事物却往往在背景的不断变动中成长起来的.三要深入地认识背景,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了解身处被比较的教育体制中的人对体制和问题的理解和看法。
第三个方面是”制度”.金认为,制度是观念的体现,稳定而实在.通过对政策机构、实施机构的研究,通过对法规、章程、重要文献的研究,各国的制度是可以认识的,各制度之间的差异是可以分辨的。
第四个要注意的问题是“操作”.金指出,由机构和文献的制度与年夏一年、日复一日的操作、实施之间有很大的差距.一种制度的有效性和健全性与实际操作有密切的关系.从实际操作中,比较研究者才能获得关于一种制度的最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