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计算积差相关系数的条件。

题目

简述计算积差相关系数的条件。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同学计算出两变量的积差相关系数r=-1.20,这表明 ( )

A.相关程度高

B.相关程度低

C.变化趋势相反

D.计算有误


正确答案:D

第2题:

计算积差相关系数,所用原始数据必须是比率或等距数据。()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积差相关法的使用条件是()。

A.必须是成对的数据,而且每对数据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B.两种变量都是由测量获得的连续性数据

C.样本容量n≥30,计算出的积差相关系数才具备有效的意义

D.两种变量之间呈线性关系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在考查评分者信度时,如果三人以上评阅数份试卷,则需计算(  )

A.肯德尔和谐系数
B.等级相关系数
C.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D.克伦巴赫系数

答案:A
解析:
对于评分者信度的估计,当评分者人数为两人时,评分者信度等于两个评分者给同一批被试的答卷所给分数的相关系数(积差相关或等级相关或斯皮尔曼等级相关法计算)。当评分者人数多于两个人时,评分者信度可用肯德尔和谐系数进行估计。

第5题:

对于两列连续变量,可用来计算其相关系数的是()

A.点二列相关、等级相关
B.积差相关、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C.积差相关、点二列相关
D.肯德尔和谐系数、点二列相关

答案:B
解析:
描述统计;相关量数。 等距或等比数据的连续变量数据,赋予等级顺序后亦可计算等级相关。点二列相关适用于:一列变量为等距或等比测量数据,且其总体分布为正态;另一列变量是二分称名变量(真正的二分变量)。肯德尔和谐系数研究的是三个或者以上数列的一致性或者相关性。

第6题:

简述积差相关法的使用条件。


正确答案:①两种变量都是由测量获得的连续性数据. ②两种变量的总体都是呈正态分布,或接近正态分布。至少是单峰对称的分布③必须是成对数据.而且每对数据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④两钟变量之间呈线性关系. ⑤样本容量n30,计算出的积差相关系数才具备有效的意义.⑥要排除共变因素的影响。

第7题:

复本信度是根据一组被试在两个平行测验上的得分计算的相关系数(等值性系数)—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


参考答案:正确

第8题:

英国统计学家皮尔逊提出一种计算积差相关系数的方法--积差相关法。()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9题:

简述计算积差相关、等级相关、点二列相关数据应满足的条件。


答案:
解析:
积差相关:一般来说,用于计算积差相关系数的数据资料,需要满足下面几个条件:(1)要求成对数据,即若干个体中每个个体都有两种不同的观测值,且不少于30对。(2)两列变量各自总体的分布都是正态,即正态双变量,可取较大样本对两变量作正态性检验,或查阅相关资料。(3)两个相关的变量是连续变量,即两列数据都是测量数据。(4)两列变量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线性的,可作相关散点图进行初步分析,或查阅相关资料。等级相关:(1)要求成对数据,但可以少于30对。(2)对数据总体分布不作要求。(3)两列变量是等级变量(顺序变量)。另外,等距和等比数据可以转换为顺序数据。(4)两列变量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线性的。点二列相关:两个变量,其中一个是正态连续变量,另一个是客观二分变量。

第10题:

计算相关系数时,对两列数据都作正态分布要求的方法有

A.斯皮尔曼等级相关
B.皮尔逊积差相关
C.垂系数
D.二列相关

答案:B,D
解析:
皮尔逊积差相关和二列相关要求两列数据的分布均是正态的,只不过二列相关需要将一列数据转换为二分变量。斯皮尔曼等级相关对两列数据不作正态分布的要求。 系数要求两列数据都是真正的二分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