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孢子悬液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题目

单孢子悬液的制备方法有哪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对于细菌,因其在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常粘在一起,故要求转接到新鲜肉汤液体中进行培养,以取笪分散且生长活跃的菌体;
(2)对放线菌和霉菌的孢子,采用玻璃珠或石英砂振荡打散孢子后,用滤纸或棉花过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适合制备混悬剂的药物有哪些,何种药物不适合制备混悬剂?


正确答案:适合:
1)将难溶性药物制成液体制剂时;
2)药物剂量超过了溶解度而不能以溶液形式应用时;
3)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而析出固体药物时;
4)为了使药物产生缓释作用等。
不适合:毒剧药或剂量小的药物。

第2题:

混悬剂的制备方法包括()。

  • A、分散法
  • B、单凝聚法
  • C、复凝聚法
  • D、干胶法
  • E、湿胶法

正确答案:A

第3题:

混悬液型药剂可采用的制备方法是

A.润湿法

B.乳化法

C.助悬法

D.分散法

E.溶解法


正确答案:D

第4题:

简述果孢子液的制备方法


正确答案:阴干的种菜+海水→检查放散量→筛绢网或纱布过滤→果孢子液→计算果孢子浓度(滴水法或用移液枪吸取50微升计数)→个/ml→总的个数(果孢子个数/池)。

第5题:

制备混悬剂时选择药物的条件有哪些?


正确答案:①难溶性药物需制成液体制剂时;
②药物剂量超过溶解度而不能制成溶液剂时;
③两种溶液混合时药物的溶解度降低析出固体药物时;
④为了使药物产生缓释作用。但剧毒药或剂量小的药物,不应制成混悬剂。

第6题:

混悬液型药剂可采用的制备方法是()

  • A、润湿法
  • B、乳化法
  • C、助悬法
  • D、分散法
  • E、溶解法

正确答案:D

第7题:

混悬剂的制备方法有()和凝聚法。


正确答案:分散法

第8题:

用于消毒剂鉴定试验的菌悬液,下列制备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大肠杆菌(8099)取其第3~14代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18~24小时)制备成菌悬液进行试验

B、白念珠菌(ATCC10231)取其第5~6代的沙堡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18~24小时)制备成菌悬液进行试验

C、黑曲霉(ATCC16404)取其第3代的麦芽浸膏肉汤培养基培养物制备成分生孢子悬液进行试验

D、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胞(ATCC9372)取其第3~14代的营养琼脂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1~24小时)制备成菌悬液进行试验

E、龟分枝杆菌脓肿亚种(ATCC93326)取其第5~6代分枝杆菌培养基斜面新鲜培养物(72小时)制备成菌悬液进行试验


参考答案:D

第9题:

简述混悬液的制备方法。


正确答案:混悬剂的制备分为分散法和凝聚法,分散法是将粗颗粒的药物粉碎成符合混悬剂微粒要求的分散程度,再分散于分散介质中制成的;凝聚法又分为物理凝聚法和化学凝聚法。

第10题:

在诱变育种中为什么要采用应单细胞(或单孢子)?如何制备它们悬浮液?


正确答案: 诱变处理一般均采用生理状态一致的单细胞或单孢子进行,这是因为一方面分散状态的细胞可以均匀地接触诱变剂,另一方面又可以避免长出不纯的菌落。处理前应尽可能达到同步生长状态。具体方法:将细菌培养液以3000r/min离心5min,倾去上清液,将菌体打散加入无菌生理盐水再离心洗涤。处理的细胞悬浮液要经过玻璃珠振荡打散,并用脱脂棉或滤纸过滤,以形成单细胞状态,一般处于浑浊态的细胞液含细胞数可达108个/ml左右。
霉菌诱变处理应采用孢子悬浮液,也应经打散和过滤成单孢子状态;单孢子悬液制备方法:取斜面,加入6ml0.1mol/LpH6.0的磷酸缓冲液,用接种环刮下孢子,振荡试管,立即通过带滤纸漏斗过滤,由此制得单孢子悬液,若孢子液浑浊状,其孢子浓度可达106个/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