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蛋白偶联型受体通常为()次跨膜蛋白,而酶偶联型受体通常为()次

题目

G蛋白偶联型受体通常为()次跨膜蛋白,而酶偶联型受体通常为()次跨膜蛋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需要依靠细胞内cAMP来完成跨膜信号转导的膜受体是

A.G蛋白偶联受体

B.离子通道型受体

C.酪氨酸激酶受体

D.鸟苷酸环化酶受体


正确答案:A

第2题:

7次跨膜受体是指

A、离子通道型受体

B、G蛋白耦联受体

C、酶联型受体

D、招募型受体

E、核受体


参考答案:B

第3题:

γ-GABA受体属于()

A、G蛋白偶联受体

B、门控离子通道型受体

C、酪氨酸激酶受体

D、细胞内受体


参考答案:B

第4题:

参与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信号转导通路的分子有

A.7次跨膜受体
B.G蛋白
C.腺苷酸环化酶
D.CMP

答案:A,B,C
解析:
(P391-392)“G蛋白偶联受体在结构上为单体蛋白,其肽链反复跨膜七次,又称为七跨膜受体。受体和配体结合后激活G蛋白,活化的G蛋白激活AC,AC催化产生cAMP,cAMP激活PKA产生效应蛋白,产生生物学效应”。(P393图19-9)
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信号转导通路:配体-受体-G蛋白-AC(腺苷酸环化酶 )-PKA-效应蛋白-生物学效应。(ABC对)CMP是一磷酸胞嘧啶,与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信号转导通路无关(D错)。

第5题:

下列哪种受体与G蛋白偶联( )

A、环状受体

B、蛇型受体

C、细胞核内受体

D、催化型受体

E、细胞浆内受体


参考答案:B

第6题:

由一条肽链组成的具有7个跨膜旷螺旋的膜蛋白是( )

A.腺苷酸环化酶

B.G蛋白

C.G蛋白偶联受体

D.离子通道蛋白

E.PKA


正确答案:C
本题要点为G蛋白偶联受体。已知有100多种配体通过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转导实现跨膜信号转导。该受体为一条肽链构成的具有7个跨膜螺旋的膜蛋白。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途径包括以下两条通路:①cAMP信号通路:激素(配体)→G蛋白偶联受体→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cAMP→蛋白激酶A(PKA)→激活靶酶和开启基因表达;②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激素(配体)→G蛋白偶联受体一磷脂酶C→释放IP3和DG→启动IP3/Ca2+和DG/蛋白激酶C(PKC)途径→激活靶酶和开启基因表达。

第7题:

乙酰胆碱作用于下述哪些受体

A、烟碱受体(N受体:离子通道型受体)

B、茶碱受体

C、毒蕈碱型受体(M受体:G蛋白偶联型受体)

D、多巴胺受体

E、5-羟色胺受体


参考答案:AC

第8题:

需要依靠细胞内cAMP来完成跨膜信号转导的膜受体是

A、G蛋白偶联受体

B、离子通道型受体

C、酪氨酸激酶受体

D、鸟苷酸环化酶受体

E、丝氨酸环化酶受体


参考答案:A

第9题:

需要依靠细胞内cAMP来完成跨膜信号转导的膜受体是

A.G蛋白偶联受体
B.离子通道型受体
C.酪氨酸激酶受体
D.鸟苷酸环化酶受体
E.丝氨酸环化酶受体

答案:A
解析:
细胞的信号转导分为离子通道介导的信号转导、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和酶联型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三种方式。其中cAMP作为G蛋白偶联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中的第二信使,在该转导方式中发挥重要作用。

第10题:

什么是酶偶联型受体?


正确答案:酶偶联型受体可分为两类:其一是本身具有激酶活性,如肽类生长因子(EGF等)的受体;其二是本身没有酶活性,但可以连接胞质酪氨酸激酶,如细胞因子受体超家族。
这类受体的共同点是:
①通常为单次跨膜蛋白;
②接受配体后发生二聚化而激活,起动其下游信号转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