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

题目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乃令骑皆下马步行,持短兵接战。独籍所杀汉军数百人。项王身亦被十余创。顾见汉骑司马吕马童,曰:“若非吾故人乎?”马童面之,指王翳曰“此项王也。”项王乃曰:“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在这段场景中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 26~25 题。

第 26 题 下列关于“托迈”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D
原文写的是“它很可能是所有原始人类的祖先”,再结合“这个结果一经发布便引起了古人类学界的争议”,故A项错误;原文为“近乎完整”,而非“完整”,故B项错误;原文“生命的希望”,不是指地球原始生命,故C项错误。

第2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 18~22 题。

第 18 题 从原文看,下列关于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原因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C
解析:A、B、D三项在原文中第五段均有提及,而C项并不属于大运河保护迫在眉睫的原因。

第3题:

《垓下之围》中,揭示项羽内心世界中知耻重义一面的情节是( )

A.惊闻楚歌 B.悲歌“虞兮”

C.对吕马童说“吾为若德” D.马赠亭长,自刎乌江


正确答案:D

第4题:

伍子胥逃亡途中,召关遇险,是()搭救了他。

  • A、泽畔渔父
  • B、乌江亭长
  • C、富春钓叟
  • D、江上丈人

正确答案:D

第5题:

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谓项王曰:“江东虽小,地方千里,众数十万人,亦足王也。愿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项王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于心乎?”乃谓亭长曰:“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再次认识下“天之亡我,我何渡为”?


正确答案: 最终表达了项羽对自己命运安排的无可奈何

第6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 21~25 题。

第 21 题 不能说明第一段中提到的“步行须遵制合礼”的一项是:


正确答案:D
原文只是说“步行不得迟缓”,D项的表述扩大了内涵。

第7题:

义乌江长多少公里?


正确答案:39.75公里。

第8题:

张可久〔中吕〕卖花声·怀古“美人自刎乌江岸”话用了什么典故?(虞姬自刎乌江)。()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项王在垓下受到了韩信的十面埋伏而伤亡惨重,走投无路之时于乌江自刎,垓下与乌江在今天的哪个省内?()

  • A、河南
  • B、陕西
  • C、安徽
  • D、湖南

正确答案:C

第10题:

乌江亭长说“江东虽小...亦足王也。”项王说:“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这两个“王”都用作动词。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