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个人之梦中非常重要的就是(),每个人都要奋斗,那么国家要给这种奋斗提供一种制度和机会。 A、生活之梦B、家庭之梦C、成就之梦D、求学之梦
查看答案
问题:解决老百姓的居住问题,要求()。A、完全依靠市场调控B、老百姓自行解决C、土地产权问题D、压制房价
问题:自强不息,乃是中国精神固有的超越性,显示出()的精神品格及其生命意志。 A、刚健有为B、勤劳勇敢C、积极向上D、坚韧不拔
问题:“中国精神”的现实意义主要有()A、民族身份识别B、激发创造活力C、凝聚社会道德D、构筑民族信仰
问题:建国后,我国对外经济方面,由于当时帝国主义对我们进行封锁,因此我国失去了对外开放这个全球化给世界经济带来发展的动力,没有融入()A、全球化B、WTOC、联合国D、世界银行
问题:“中国精神”表现为()A、天人间的和谐B、人与自然的和谐C、人际间的社会和谐D、人与自我的人格和谐
问题:不属于公共产品特征的是()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B、收益的非排它性C、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D、提供目的的盈利性
问题:18世纪末期,中国人口占世界的()。A、五分之一B、二分之一C、三分之一D、四分之一
问题:在经济发展阶段,国家财政预算收入上限按照经济景气的不同,最好在()以内为宜。 A、20%B、30%C、40%D、50%
问题:1856年到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中,中国战败连连,最后被()占领了首都北京。 A、八国联军B、美国C、日本D、英法联军
问题:“911”事件后,美国的对外战略重点移到反对()方面。A、极端宗教主义B、恐怖主义C、中国崛起D、俄罗斯发展
问题:党的十八大描绘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发出了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时代号召。A、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B、实现现代化C、跻身发达国家行列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问题:1800年,中国粮食产量占世界的()A、四分之一B、三分之一C、二分之一D、五分之一
问题:“中国梦”是什么?
问题:()体制改革,是中国体制改革的核心,它既涉及经济体制和机制,又与政治体制有关。 A、金融B、财税C、文化D、科技
问题:“发展才是硬道理”体现了一种两极对立思维。
问题:中华民族要在一定物质利益基础上重视理想信念和远大目标,要用理想信念凝聚人心、激励世情。
问题:消费方式通常是指人们在生活中消耗物质资料、精神产品和劳务的方法与形式。它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个人消费,二是()A、大众消费B、集体消费C、公共消费D、社会消费
问题:1900年,八国联军拼凑起来的兵力不足两万,而京畿一带纵有十几万清军、几十万义和团之众,仍无法阻止北京陷落和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