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从国内外公共管理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我国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

题目

试从国内外公共管理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我国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分析工业化和信息化发展循环机制.


参考答案:

信息化和工业化存在两种作业机制,促进基础和带动机制。
1)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第一,工业化为信息化提供物质基础,第二,工业化为信息化发展提供资金积累,第三:工业化促进对信息化的需求,第四,工业化促进人力资源从传统部门向新兴部门转移;第五,工业化为信息化技术的扩散和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提供发展机遇。
2)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第一,信息化拉动工业化的投资与消费需求;为工业化进程新增大量的就业机会;第二,信息化租金工业化的观念更新,提高工业化进程中国民经济与社会各部门的管理效率。第三,信息化扩展了工业化的.


第2题:

试分析我国城市基础设施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促进良性发展的措施?


参考答案:问题:城市基础设施规划滞后;管理乏力;效益低下。措施:回大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律的研究;建立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管理法规体系;改革城市建设体制;营造开放的城市发展环境。

第3题: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将“加强互联网管理”作为我国信息化发展的九大保障措施之一。()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4题:

试分析北宋三次兴学运动的共同之处和对教育管理发展的意义?


正确答案: 北宋时期,先后掀起了庆历兴学、熙宁兴学、崇宁兴学三次兴学运动,其具体内容分别是:
1、庆历兴学
1)诏令州县兴学
2)改革科举
3)创设太学,整顿国子学。
2、熙宁兴学
1)整顿太学。
2)整顿地方官学
3)增设专门学校
4)明定教学内容
5)改革科举制度。
3、崇宁兴学
1)诏天下兴学贡士,推行三舍选考法。
2)增设画学、道学,复办书学、算学。
3)废止科举,代以学选。
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这三次兴学有其共同之处;
1、三次兴学的目的都是为了振兴官学、改革科举、以培养和选拔有真才实学、可以经国济世的人才。
2、注重整顿学校教育和改革科举双管齐下,以克服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不良影响,使学校育才和科举选才走上良性发展的轨道。
3、在整顿学校教育方面,力图提高学校的地位,教育教学的质量,尤重视太学的改革和建议,以对全国的教育发挥示范作用。
4、在改革科举方面,强调通过科举制使有真才实学的读书人脱颖而出,既能考出知识水平,又能考出能力高低,既能考出才学,又能考出品德;强调使科学选拔人才和学校育才有机衔接,使其对学校教育发挥积极的引导作用。
这三次改革运动虽都以失败告终,但确实推动了学校教育的发展和教学管理的完善。如苏湖教法的推广。三舍法的创立和施行。学田制的提供和实施、专门的地方教育行政机构的设立、科举考试制度的不断改进等,这些措施不仅促进了当时教育管理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高了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水平,而且对于后世的教育管理的发展和成熟都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第5题:

试分析我国电子政务发展的现状以及所面临的问题


参考答案:中国的电子政务战略的实施和电子政务建设起步较晚,且高新技术在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人家庭的运用相对较为滞后,但历经多年的努力,现阶段中国在电子政务建设方面取得不少进展:

(1)以“金”字头为代表的多项工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金桥工程是直接为国家宏观经济调控和决策服务,通过建设政府的专用基础通讯网,实现政府之间的相互连接。例如,在21世纪初,中国已实现了银行、外汇管理机构以及海关的计算机联网,在关税管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政府上网工程初具规模。在“金”字系统工程取得重大进展的同时,在全国普遍实行了政府上网工程,不仅实现了向社会发布信息的功能,而且部分网站还开始提供在线服务。

(3)部分地区、部门在政府信息化方面已取得了显著成效。在中央政府的大力倡导下,各地在推动政府信息化方面正在全面起步,如郑州市率先在全国建成了金水区大联动指挥中心,构筑起全市政府部门统一的网格化社会服务平台。

尽管中国的政府信息化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整体水平仍然较低,尚属于电子政务的初始阶段。

中国电子政务所存在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近几年,中国电子政务取得了较快的进展,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制约着中国电子政务的进一步发展;

(1)政府对电子政务的发展、建设及其作用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表面,缺乏明确的发展策略和长期的战略规划;

(2)信息公开力度不够、业务功能简单、建设缺乏统一规划;

(3)信息安全问题。安全是 电子政务 建设过程中应该考虑的首要建设原则。虽然政务内网可以实现物理隔离, 但政务外网经常要面对黑客、间谍的攻击;

(4)中国保障 电子政务 发展的相关法律、法规大部分仍在建立和完善阶段;

(5)在 电子政务 建设和发展中存在信息鸿沟。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在信息基础设施、公民信息素质、 电子政务 的建设和普及方面仍存在很大差异。


第6题:

国内外电子政务发展的实际告诉我们,电子政务不是简单的“传统政务+信息技术”,而是一种新的政府管理形态。()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7题: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未来我国电子政务的战略任务,在于建成覆盖全国的统一的电子政务网络。()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8题:

试述我国税务信息化发展的阶段以及国内税收电子政务建设的注意事项。


参考答案:阶段:第一阶段是模拟手工操作的税收电子化阶段,该阶段涉及税务应用的操作层次,对税收业务的重要环节实现了手工操作的计算机化;
第二阶段:步入面向管理的税收管理系统阶段
第三阶段:实现创造税收价值的全方位税收服务系统阶段。
注意事项:必须加速其一体化服务进程,以提高税收管理的水平,建立一个信息时代的全新国家税务管理模式。建立能够映射美国国内税收业务需求和解决方案的电子业务模型,建立一个能够支撑客户需求的网络平台,架构起纳税人和税务部门之间的电子交流渠道,采用先进的过程化管理方法和业务流程管理方法,提升税务部门的在线访问能力、可使用性和数据的可靠性,降低交易费用。

第9题:

试分析我国电子政务项目管理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正确答案: 问题:
①缺乏规划和系统性:项目运作主要表现为过程行为;
②管理控制系统不健全,缺乏技术标准;
③风险防范意识缺乏;
④领导技巧欠缺,缺乏有经验的团队;
⑤不注重项目经验总结和知识共享。
对策:
①注重规划并制度化;
②明确目标;
③建立组织机构;
④充分借助外部力量。

第10题:

试分析我国目前开展的工程保险的状况。


正确答案: (1)目前我国工程保险一般采用自愿投保方式,一些建设单位认为投保是浪费建设资金,经常采取少投保甚至不投保的做法,造成大量风险自留;我国2000年工程保险保额仅为同期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额的10%,与发达国家工程项目投保率达90%以上的比例相差甚远。我国2001年建安工程及责任保险的总保额为4292亿元,仅占财产保险保额的2.22%。
(2)我国加入WTO后,保险业竞争加剧,一定程度上造成保险市场秩序的混乱,同业之间竞相压价,盲目竞争,建设项目保险招投标秩序不规范,部分公司根本不考虑分保措施,造成大部分项目风险由保险公司自留。
(3)部分项目保险业务质量有待提高,存在重收益、轻服务的现象,理赔困难,互相扯皮,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被保险人投保的积极性。
(4)通过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建筑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对建立工程保险制度给予法律制度保证。
(5)在工程概预算中明确增加保险费支出项目,建立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风险保障与费用成本相匹配的科学合理的工程保险价格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