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一平差问题中,观测数为n,必要观测数为t,参数个数u<t且不

题目

在某一平差问题中,观测数为n,必要观测数为t,参数个数u<t且不独立,则该平差问题可采用附有参数的条件平差的函数模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测量平差的目的之一是根据各观测值求出未知量数的()。


本题答案:最或然值

第2题:

关于中位数,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A:将资料内所有观测值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或两个观测值,决定该组数据的中位数
B:某个数据的变动对它的中位数影响不大
C:当观测值个数n为奇数时,则位于n/2和(n/2+1)位置的两个观测值之和的1/2为中位数
D:当观测值个数为偶数时,则位于(n+1)/2位置的观测值即为中位数
E:当一组数据中出现个别异常值时,算术平均数比中位数更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集中位置

答案:A,B
解析:
当观测值个数n为偶数时,位于n/2和(n/2+1)位置的两个观测值之和的1/2为中位数;当观测值个数为奇数时,(n+1)/2位置的观测值即为中位数;当一组数据中出现个别异常值时,中位数比算术平均数更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集中位置。

第3题:

以下程序中函数 f 的功能是在数组 x 的 n 个数 ( 假定 n 个数互不相同 ) 中找出最大最小数 , 将其中最小

的数与第一个数对换 , 把最大的数与最后一个数对换 . 请填空 .

#include <stdio.h>

viod f(int x[],int n)

{ int p0,p1,i,j,t,m;

i=j=x[0]; p0=p1=0;

for(m=0;m<n;m++)

{ if(x[m]>i) {i=x[m]; p0=m;}

else if(x[m]<j) {j=x[m]; p1=m;}

}

t=x[p0]; x[p0]=x[n-1]; x[n-1]=t;

t=x[p1]; x[p1]= _[14]_______ ; _[15]_______ =t;

}

main()

{ int a[10],u;

for(u=0;u<10;u++) scanf("%d",&a[u]);

f(a,10);

for(u=0;u<10;u++) printf("%d",a[u]);

printf("\n");

}


正确答案:

第4题:

多边形闭合导线其内角和的理论值为(n-2)×180°,式中的n代表()。

  • A、方向数;
  • B、内角数;
  • C、边数;
  • D、观测数。

正确答案:B

第5题:

关于中位数,下列理解正确的有()。

A:将资料内所有观测值从小到大依次排列,位于中间的那个观测值,称为中位数
B:某个数据的变动对它的中位数影响不大
C:当观测值个数n为奇数时,n/2和(n/2+1)位置的两个观测值之和的1/2为中位数
D:当观测值个数n为偶数时,(n+1)/2位置的观测值,即n(n+1)/2为中位数
E:当一组数据中出现个别异常值时,算术平均数比中位数更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集中位置

答案:A,B
解析:
当观测值个数n为偶数时,n/2和(n/2+1)位置的两个观测值之和的1/2为中位数;当观测值个数为奇数时,(n+1)/2位置的观测值,即n(n+1)/2为中位数;当一组数据中出现个别异常值时,中位数比算术平均数更能够反映数据的相对集中位置。

第6题: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测点高程进行了n次观测,当应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平差计算时V为观测值的改正数,则有[VV]=极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7题:

从1、2、3、…、n中,任取57个数,使这57个数必有两个数的差为13,则n的最大值为多少?( )

A.106
B.107
C.108
D.109

答案:C
解析:
根据两数之差不能为13,构造(1、14、27、40、…)、(2、15、28、41、…)、(3、16、29、42…)、…、(13、26、39、…)。显然每个括号中均不能取连续的两个数,现要求任取57个数必有两数差为13时,n的最大值,那考虑取57个可能没有两数之差为13时,凡的最小值,显然每组数中取第1、3、5、7、…个数可使n最小,相当于每26个数取前13个数,那么要取57个数,57÷13-4……5,n最小为26×4+5=109.即n为109时就能满足取57个数且可能没有两数之差为13的情况,当n为108时,必然有两个数之差为13,所以n的最大值为108,

第8题:

为研究肥胖与脂质代谢的关系,在某地小学中随机抽取了20名肥胖儿童和20名正常儿童测定血中脂质过氧化物(LPO)含量 (μmol/L),结果如下:肥胖儿童组均数为 9.36,标准差为0.83;正常儿童组均数为 7.58,标准差为0.64。正确的假设检验方法是

A.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t检验

B.样本均数与总体均数比较的u检验

C.配对设计的t检验

D.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

E.两样本均数比较的u检验


正确答案:D
D。两样本均数的比较,小样本用t检验,大样本用“检验。故选D。

第9题:

若某GNSS网由n个点组成,要求每点重复设站观测m次,采用K台接收机来进行观测,该网必要基线数为()。

A.K-1
B.n-l
C.m-1
D.m×K-1

答案:B
解析:
GNSS网的必要基线数指的建立网中所有点之间相对关系所必须的基线向量数。由n个点组成的GNSS网中,只需要有n-1条基线向量就可建立起所有点之间的相对关系。故选B。@##

第10题:

一般而言,在同一平差问题中,选择不同的平差基准,所得到的观测值的平结果是相同的,而未知参数的平差结果是不相同的。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