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损失包括哪些?如何减少各项预应力损失值?

题目

预应力损失包括哪些?如何减少各项预应力损失值?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二次升温养护是为了减少()。

  • A、混凝土的收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 B、混凝土的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 C、钢筋的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 D、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正确答案:C

第2题:

预应力超张拉是为了()。

  • A、减少预应力筋与孔道摩擦引起的损失
  • B、减少预应力筋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 C、减少混凝土徐变引起的损失
  • D、建立较大的预应力值

正确答案:B

第3题:

采用超张拉工艺可以()。

A、降低各项预应力损失值

B、降低张拉端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

C、降低钢筋松弛和孔道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

D、降低温差产生的预应力损失值


参考答案:C

第4题:

钢筋张拉程序中,超张拉的目的是为了减少钢筋的()

  • A、锚具预应力损失
  • B、混凝土收缩预应力损失
  • C、松弛预应力损失
  • D、孔道摩擦预应力损失

正确答案:C

第5题:

采用超张拉工艺可以()。

  • A、降低各项预应力损失值
  • B、降低由于钢筋松弛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
  • C、降低由于钢筋松弛和孔道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值
  • D、降低由于温差产生的预应力损失值

正确答案:C

第6题:

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施工中,可能产生哪些预应力损失?如何减少这些损失?


正确答案: (1)分批张拉时后批预应力筋张拉产生的砼弹性压缩使先批张拉的钢筋产生预应力损失。可在张拉完后对预应力损失较大的钢筋进行逐根复位补张拉。
(2)对平卧叠浇的预应力构件,上层构件起吊后使下层构件砼的弹性压缩变形增加而引起预应力损失。可采取逐层加大超张拉的办法来弥补。
(3)预应力筋与预留孔孔壁摩檫引起的应力损失。可采用两端张拉,且张拉端分别设在构件两端。
(4)预应力筋松弛损失。采用适当的张拉程序。

第7题:

后张法构件的预应力损失包括()。

  • A、锚具变形和钢筋内缩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 B、预应力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 C、预应力筋与台座间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 D、预应力钢筋应力松弛引起的应力损失
  • E、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 F、环向预应力筋挤压混凝土引起的应力损失

正确答案:A,B,D,E,F

第8题:

混凝土的徐变对结构构件产生的影响有()

  • A、增大混凝土构件的变形,减少预应力构件的预应力损失
  • B、减少混凝土构件的变形,增大预应力构件的预应力损失
  • C、增大混凝土构件的变形,引起预应力构件的预应力损失
  • D、减小混凝土构件的变形,减少预应力构件的预应力损失

正确答案:C

第9题: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的预应力损失包括哪些项目?


正确答案: 预应力损失包括以下项目:
(1)张拉端锚具变形及钢筋回缩损失σ11
(2)预应力钢筋的摩擦损失σ12(包括两种情况:预应力钢筋与孔道壁之间的摩擦;预应力钢筋在转向装置处的摩擦)。
(3)混凝土加热养护时受张拉的钢筋与承受拉力的设备之间的温度损失σ13
(4)钢筋的松驰损失σ14
(5)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损失σ15
(6)用螺旋式预应力钢筋作配筋的环形构件,由于混凝土的局部挤压引起的损失σ16
实际小,因为预应力损失是分批发生的,且因张拉工艺(先张或后张)的不同而有所差别。预应力混凝土构件在各阶段的预应力损失值的组合如表:
预应力损失值的组合 先张法构件 后张法构件
混凝土预压前(批一批)损失σ11 σ111314 σ1112
混凝土预压后(第二批)损失σ1II σ15 σ141516
第一批预应力损失,在计算中应根据具体情况予以考虑。例如,在验算结构构件的使用性能 (如抗裂性等)时, 应按全部损失完成后的损失来计算, 即应用第二阶段的预应力损失的组合。 当进行制作、 运输、 吊装等施工阶段的验算时,应根据构件的实际情况考虑预应力损失值的组合, 一般考虑第一批损失并可考虑时间对混凝土收缩和徐变损失的影响。先张
法构件由于钢筋应力松驰引起的损失σ14在第一批和第二批损失中的比例,如需分开,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后张法构件当采用折线形预应力钢筋时, 由于转向装置的摩擦, 故在混凝土预压前(第一批)的损失中计入σ12,其值按实际情况确定。

第10题:

引起预应力损失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减少各项预应力损失?


正确答案: 引起预应力损失的因素主要有锚固回缩损失、摩擦损失、温差损失、应力松弛损失、收缩徐变损失等。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