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门框与墙之间的缝隙处理有()、()、()三种方法。

题目

木门框与墙之间的缝隙处理有()、()、()三种方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地面工程施工方法,正确的是( )。

A.建筑地面的沉降缝与结构的沉降缝应错开
B.木地板木龙骨应用沥青做防腐处理
C.木地板下面的木格栅与墙之间留20mm缝隙
D.实木地板铺设面板与墙之间留8-12mm缝隙
E.水泥混凝土散水明沟与建筑物连接处应设置沉降缝

答案:C,D,E
解析:
2019版教材P107页
建筑地面的沉降缝、伸缩缝和防震缝,应与结构相应缝的位置一致,且应贯通建筑地面的各构造层。为防止实木地板面层、竹地板面层整体产生线膨胀效应,木搁栅应垫实钉牢。木搁栅与墙之间留出20mm的缝隙;毛地板木材髓心应向上,其板间缝隙不应大于3mm,与墙之间留出8~12mm的缝隙;实木地板面层、竹地板面层铺设时,面板与墙之间留8~12mm缝隙,实木复合地板面层铺设时,相邻板材接头位置应错开不小于300mm距离,与墙之间应留不小于8~12mm空隙;中密度(强化)复合地板面层铺设时,相邻条板端头应错开不小于300mm距离,垫层及面层与墙之间应留有不小于10mm空隙。@##

第2题:

铺设木实地板面层时,木搁栅与墙之间应留出( )的缝隙。

A.10mm
B.20mm
C.30mm
D.40mm

答案:C
解析:
铺设木实地板面层时,其木搁栅的截面尺寸、间距和稳固方法等均应符合设计要求。木搁栅固定时,不得损坏基层和预埋管线。木搁栅应垫实钉牢,木搁栅与墙之间应留出30mm的缝隙,表面应平直。

第3题:

门框与墙间的缝隙常用木条盖缝,称门头线。()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对

第4题:

贴脸板的主要作用是()

  • A、掩盖门框和墙面抹灰之间的裂缝
  • B、加强门框与墙的连接
  • C、防火
  • D、防水

正确答案:A

第5题:

木门框与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的连接方法下列哪一项不适合?( )

A.后埋塑料膨胀螺栓连接
B.胶粘圆木,木螺丝连接
C.铁件连接
D.预埋防腐木砖

答案:B
解析:
胶粘圆木与加气混凝土砌块墙的连接强度不够。

第6题:

为防止实木地板面层整体产生线膨胀效应,下列做法正确的有( )。

A.木搁栅应垫实钉牢,木搁栅与墙之间留出20㎜的缝隙
B.木搁栅应垫实钉牢,木搁栅与墙之间留出30㎜的缝隙
C.实木地板面层铺设时,面板与墙之间留8~12㎜的缝隙
D.实木地板面层铺设时,面板与墙之间留8~10㎜的缝隙
E.中密度复合地板面层铺设时,面层与墙之间留8~12㎜的缝隙

答案:A,C
解析:
2019版教材P107页
(5)为防止实木地板面层、竹地板面层整体产生线膨胀效应,木搁栅应垫实钉牢,木搁栅与墙之间留出20mm的缝隙;毛地板木材髓心应向上,其板间缝隙不应大于3mm,与墙之间留出8-12mm的缝隙;实木地板面层、竹地板面层铺设吋,面板与墙之间留8-12mm缝隙,实木复合地板面层铺设时,相邻板材接头位置应错开不小于300mm距离,与墙之间应留不小于8-12mm空隙;中密度(强化复合地板面层铺设时,相邻条板端头应错开不小于300mm距离,垫层及面层与墙之间应留有不小于10mm空隙。大面积铺设实木复合地板面层时,应分段铺设,分段缝的处理应符合设计要求。

第7题:

铺设实木地板面层时,木搁栅与墙之间应留出( )的缝隙。

A.10mm
B.20mm
C.30mm.
D.40mm

答案:C
解析:
铺设实木地板面层时,木搁栅与墙之间应留出30mm的缝隙。

第8题:

在砌墙时预留门洞,然后将门框塞人门洞,用钉子将门框与墙内预埋木砖固定,将门框上的铁脚放入墙的预留缺口,再浇筑细石混凝土固定,这种安装门框的方法叫()

A.立口
B.塞口
C.铲口
D.立樘子

答案:B
解析:
在砌墙时预留门洞,然后将门框塞人门洞,用钉子将门框与墙内预埋木砖固定,将门框上的铁脚放入墙的预留缺口,再浇筑细石混凝土固定,这种安装门框的方法叫塞口。

第9题:

木门框与墙之间的缝隙处理有()、()、()三种方法。


正确答案:灰口抹灰;砂浆嵌缝;贴脸盖缝

第10题:

下列选项中,关于在地板铺装的说法正确有()。

  • A、应与墙之间留有5—10mm的缝隙
  • B、应与墙之间留有8—10mm的缝隙
  • C、应与墙之间留有5—10mm的缝隙
  • D、应与墙之间留有5—8mm的缝隙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