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影响均质效果的因素。

题目

简述影响均质效果的因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影响波及系数的因素有平面渗透率非均质影响(),剖面渗透率非均质影响,裂缝方位与长度的影响。

A、流度影响

B、粘度影响

C、流度比影响

D、岩层厚度影响


答案:C

第2题:

均质效果的好坏与哪些因素有关?


正确答案:均质效果的好坏主要与牛奶的温度和均质压力有关,68℃左右的温度是均质的最佳温度,200---250bar为最佳均质压力。

第3题:

简述识记效果的影响因素。


正确答案:
(1)识记的目的;(2)学习态度;(3)材料的性质与数量;(4)对识记材料的理解程度;(5)识记方法。

第4题:

常见的影响预均化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原料成分波动、物料离析作用、堆料机布料不均、堆料总层数等。

第5题:

影响连续式均化库均化效果有哪些因素?防止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入库生料水分:生产中要严格控制烘干原料和出磨生料的水分。
(2)库内最低料面高度的控制:一般要求库内最低料位不低于库有效直径的0.7倍,或库内最少存料量约为窑的一天需要量。
(3)搅拌室内料面高度的稳定:操作时应保持搅拌室内实际料面高度为h1±0.5(m)。当料面超过此范围时,应减少或短时间内停止环形区供风;当室内料位太低时,应增加环形区的供风量。
(4)混合室下料量:操作时应保持在不大于设计下料量的条件下,连续稳定地向窑供料,而不宜采用向窑尾小仓间歇式供料.
(5)库顶加料装置堵塞:经常定时检查各小斜槽的输送情况,可以避免堵塞现象发生。
(6)库内物料下落不匀或塌方:限制入库生料水分,使之不超过规定范围,并将库内原有生料尽量放空后再喂入较干的生料。
(7)回转式空气分配阀震动或窜气:当分配阀震动较严重时,应将阀芯卸下检查。若磨损不大,可用煤油清洗后再装上,可使用粘度较小的黄油。若平均匀磨损较大,则应更换阀芯。当阀芯加工精度不高和产生不均匀磨损后,阀芯与阀体之间会窜气,此时可用增加润滑黄油的方法改善阀芯与阀体间的密封,如不见效,则应对阀芯和阀体进行研磨加工或更换零件。

第6题:

简述影响跳汰机分选效果的因素?


正确答案:①入料性质(煤种、粒度组成、密度组成、形状、硬度、泥化程度)
②设备特征(结构特征、筛板倾角、筛孔形状和大小、人工床层、排料方式、风阀特性)和操作管理(给料状况)

第7题:

简述影响货币政策效果因素?


正确答案:1、货币政策时滞
2、货币流通速度的变化
3、非金融部门微观主体的预期
4、外来因素、体制因素和政治因素
5、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第8题:

简述决策过程中影响管理效果的因素。


参考答案:①环境②过去决策③决策者对风险的态度④组织文化⑤时间

第9题:

影响生料均化效果的因素一般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充气装置发生泄露、堵塞、配气不均等;
(2)生料的物性与设计不符,如含水量、颗粒大小发生变化等;
(3)压缩空气压力不足或含水量大等;
(4)机电故障;
(5)无法控制的其他因素,如库内贮量、出入库物料流量、进库物料成分波动周期等。

第10题:

简述影响货币政策效果的因素。


正确答案:货币政策是政府宏观干预的重要手段之一,它通过影响货币供给量影响LM曲线而对利息率产生影响,并影响投资,最终影响收入。但是,在实际应用中,货币政策对收入的影响会受到下列因素的制约。
(l)流动偏好陷阱。依照凯恩斯理论,当利息率降低到一定程度时,流动偏好引起的货币需求趋向于无穷,即人们处于流动偏好陷井。此时,无论货币供给量增加多少,其降低利息率的作用都非常小。这表明,当经济处于流动偏好陷阱状态时,货币政策通过降低利率来刺激投资的作用是有限的。
(2)政策时滞的影响。与财政政策一样,货币政策的效果也受到政策时滞的影响。从中央银行对经济形势做出判断、分析、制定政策到实施,都会产生滞后。这些滞后制约着货币政策准确有效地发挥作用。
(3)货币政策手段本身的局限性。变更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间接控制商业银行准备金的重要手段,但这种手段的效果受到商业银行行为的制约。例如,当中央银行降低再贴现率时,商业银行未必增加贴现,至少不一定按照中央银行的意图增加再贴现数量。
以上原因使得货币政策在实践中的作用受到某些限制。普遍认为,货币政策是调节宏观经济运行的间接手段,它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程度要大于对收入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