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多元化战略的外部动因。

题目

简述多元化战略的外部动因。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跨国战略联盟形成与发展的动因


正确答案: (1)新技术产品研制与开发成本的需要
(2)提高国际市场竞争的需要
(3)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需要
(4)企业组织战略性革新的需要

第2题:

简述多元化企业总部管理战略和角色。


正确答案: (1)多事业部企业公司总部管理战略:投资组合管理战略;重构战略;核心能力转移战略;资源共享战略。
(2)多事业部企业公司总部所扮演的角色:战略计划型;财务控制型;战略控制型。

第3题:

多元化战略通常会与大战略中的哪项战略相关?()

A.稳定战略

B.收缩战略

C.内部增长战略

D.外部增长战略

E.剥离战略


参考答案:C

第4题:

何时多元化(或多元化的动因)?


正确答案: (1)当单一经营的公司面临萎缩的市场机会和停滞的主营业务销售时;
(2)当公司可以进入一个其技术和产品对现有业务形成互补的行业时;
(3)当公司可以利用现有优势和能力进入新的行业并形成有价值的竞争资产时;
(4)当多元化的方式进入紧密相关的行业可以带来削减成本的新渠道时;
(5)当公司拥有可以覆盖其他领域产品的强有力的知名品牌时。

第5题:

简述企业战略联盟特征和形成的动因。


正确答案: 战略联盟是公司之间为了共同的战略目标而结成的长期合作的伙伴关系。
战略联盟的特征有:组织的松散性,行为的战略性,合作的平等性,合作关系的长期性,整体利益的互补性,管理的复杂性。
战略联盟形成的动因:提高企业竞争力,开拓新的市场,争取规模经济,促进研究与开发,降低经营风险,防止竞争过度,实现资源互补。

第6题:

简述多元化战略的由来和概念。


正确答案: (1)多元化(多样化或多角化)战略最初是由著名的产品--市场战略学家安索夫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来的,20世纪60年代多元化战略风靡全球。世界上许多著名大公司的成长史多数是由单一业务走向一定程度的多元化经营的历史,富有实力的跨国公司通常也是跨国多元化公司。此后,尤其在70年代,多元化战略风靡一时,各国企业争先采用。然而20世纪80年代以来,多元化经营企业开始遇到问题,核心竞争力和主营业务理论成为企业战略理论的主流,多元化企业纷纷剥离非核心产业,以提高企业的核心能力。研究表明,多元化走到什么层次,必须视公司资源(尤其是财务资源)、核心竞争力以及外界环境的机会和威胁而定。只有这样做,才能获得战略竞争优势。
(2)概念:其含义有二:一是指企业同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行业中经营;二是指企业同时生产或提供两种或两种以上产品或服务。

第7题:

具有较大的内部优势,又要面临外部挑战的企业,应采取多元化战略。


正确答案:正确

第8题:

简述跨国公司研发战略联盟发展的动因。


正确答案: 跨国公司研发战略联盟发展的动因是:
(1)消费者需要和偏好的趋同;
(2)技术进步和技术扩散速度的加快,使多数大公司不再能在所有技术领域都保持尖端优势;
(3)全球化的各种力量彻底颠覆了完全击败竞争对手的纯粹竞争逻辑,跨国公司日益发现实现全球经营,在全球舞台上竞争,要面临巨大的成本压力。

第9题:

简述实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重点。


正确答案: (1)深度开发发达国家传统出口市场,
(2)稳定和扩大东南亚市场
(3)开拓非洲拉美发展中国家市场
(4)积极扩大独联体,东欧国家市场

第10题:

简述多元化战略的正效应。


正确答案: (1)内部优势效应;(2)风险分散效应;(3)协同效应;(4)范围经济效应;(5)信息优势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