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企业为了扩大某产品的生产,拟建设新厂。据市场预测,产品销

题目

某企业为了扩大某产品的生产,拟建设新厂。据市场预测,产品销路好的概率为0.7,销路差的概率为0.3。 有三种方案可供企业选择: 方案1:新建大厂,需投资300万元。据初步估计,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100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亏损20万元。服务期为10年。 方案2:新建小厂,需投资140万元。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40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仍可获利30万元。服务期为10年。 方案3:先建小厂,3年后销路好时再扩建,需追加投资200万元,服务期为7年,估计每年获利95万元。 哪种方案最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垄断:在生产集中和资本集中高度发展的基础上,一个大企业或少数几个大企业对相应部门产品生产和销售的独占或联合控制。下列属于垄断行为的一项是( )。

A.某餐饮连锁企业不论在经济发达地区还是落后地区实行全国统一定价

B.为了抑制某种家电价格下跌,几个主要生产商商议决定共同维持一个商定价格

C.某跨国企业在全球销售的某型号产品都是经由其在中国所设的工厂生产的

D.政府为了抑制产业过剩,严格限制相关行业新厂房的设立


正确答案:B
由定义,实现垄断的基础是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垄断的表现是一个或几个大企业时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实行独占和联合控制。B项显然属于垄断,符合定义要求。

第2题:

共用题干
某企业为了扩大某产品的生产,拟建设新厂。据市场预测,产品销路好的概率为0.8,销路差的概率为0.2。有三种方案可供企业选择:方案1:新建大厂,需投资260万元。据初步估计,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140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亏损50万元。服务期为10年。方案2:新建小厂,需投资180万元。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50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仍可获利23万元。服务期为10年。方案3:先建小厂,3年后销路好时再扩建,需追加投资200万元,服务期为7年,估计每年获利105万元。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中使用的决策方法是()。
A:线性规划法
B:盈亏平衡法
C:决策收益表法
D:决策树分析法

答案:D
解析:
决策树分析法是指将构成决策方案的有关因素,以树状图形的方式表现出来,并据以分析和选择决策方案的一种系统分析法。材料中虽没有直接出现树状图,但运用的仍然是决策树分析法,以损益值为依据,比较不同方案的期望损益值,决定较为复杂情况下的方案的取舍。
风险型决策是指已知决策方案所需的条件,但每种方案的执行都有可能出现不同后果,多种后果的出现有一定的概率,即存在着风险。决策树分析法属于风险型决策方法。
方案1的期望收益为:[0.8*140+0.2*(-50)]*10-260=760(万元)。
各方案的期望收益为:方案1的期望收益为:[0.8*140+0.2*(-50)]*10-260=760(万元)方案2的期望收益为:(0.8*50+0.2*23)*10-180=266(万元)方案3:3年后扩建的期望收益为:105*7-200=535(万元);3年后不扩建的期望收益为:50*7=350(万元);故3年后销路好时,扩建比不扩建要好。方案3的期望收益为:(0.8*50*3+0.8*535+0.2*23*10)-180=414(万元)计算结果表明,在3种方案中方案1最好。
该企业采用的是决策树分析法。决策树是以决策结点为出发点,从中引出若干方案枝,每个方案枝代表一个可行方案。在各方案枝的末端有一个状态结点,从状态结点引出若干概率枝,每个概率枝表示一种自然状态。在各概率枝的末梢注有损益值。

第3题:

根据案例,回答6~7题: 某企业为了扩大某产品的生产,拟建设新厂。据市场预测,产品销路好的概率为0.75,销路差的概率为0.25。有三种方案可供企业选择: 方案1:新建大厂,需投资280万元。据初步估计,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100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亏损20万元。服务期为10年。 方案2:新建小厂,需投资150万元。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45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仍可获利25万元。服务期为10年。 方案3:先建小厂,3年后销路好时再扩建,需追加投资220万元,服务期为7年,估计每年获利97万元。 如果该企业选取方案1,则方案1的期望收益为( )万元。 A.700 B.420 C.470 D.520


正确答案:B
本题考查决策树分析法。方案1的期望收益=[0.75×100+0.25×(-20)]×10-280=420(万元)。、

第4题:



某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在市场上供不应求,因此该企业决定投资扩建新厂。据研究分析,该产品10年后将升级换代,目前的主要竞争对手也可能扩大生产规模,故提出以下三个扩建方案:


1.大规模扩建新厂,需投资3亿元。据估计,该产品销路好时,每年的净现金流量为9000万元;销路差时,每年的净现金流量为3000万元。


2.小规模扩建新厂,需投资1.4亿元。据估计,该产品销路好时,每年的净现金流量为4000万元;销路差时,每年的净现金流量为3000万元。


3.先小规模扩建新厂,3年后,若该产品销路好再决定是否再次扩建。若再次扩建,需投资2亿元,其生产能力与方案1相同。据预测,在今后10年内,该产品销路好的概率为0.7,销路差的概率为0.3。基准折现率  ic=10%,不考虑建设期所持续的时间。



【问题】


1.画出决策树。


2.试决定采用哪个方案扩建。




答案:
解析:

l.根据背景资料所给出的条件画出决策树,标明各方案的概率和净现金流量,如下图所示。



决策树


2.计算上图中各机会点的期望值(将计算结果标在各机会点上方)


点①:[(9000×0.7+3000×0.3)×(P/A,10%,10)-30000]万元=(7200×6.145-30000)万元=14244万元


点②:[(4000×0.7+3000×0.3)×(P/A,10%,10)-14000]万元=(3700×6.145-14000)万元=8736.5万元


点④:[9000×(P/A,10%,7)-20000]万元=(9000×4.868-20000)万元=23812万元


点⑤:4000×(P/A,10%,7)万元=(4000×4.868)万元=19472万元


对于决策点II,机会点④的期望值大于机会点⑤的期望值,因此应采用3年后销路好时再次扩建的方案。机会点③期望值的计算比较复杂,包括以下两种状态下的两个方案:


(1)销路好状态下的前3年小规模扩建,后7年再次扩建。


(2)销路差状态下小规模扩建持续10年。故机会点③的期望值为:


[4000×0.7×(P/A,10%,3)+23812×0.7×(P/F,10%,3)+3000×0.3×(P/A,10%,10)-14000]万元


=(4000×0.7×2.487+23812×0.7×0.751+3000×0.3×6.145)万元


=11012.1万元


对于决策点I的决策,需比较机会点①、②、③的期望值,由于机会点①的期望值最大,故应采用大规模扩建新厂方案。





第5题:

共用题干
某企业为了扩大某产品的生产,拟建设新厂。据市场预测,产品销路好的概率为0.8,销路差的概率为0.2。有三种方案可供企业选择:方案1:新建大厂,需投资260万元。据初步估计,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140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亏损50万元。服务期为10年。方案2:新建小厂,需投资180万元。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50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仍可获利23万元。服务期为10年。方案3:先建小厂,3年后销路好时再扩建,需追加投资200万元,服务期为7年,估计每年获利105万元。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该企业所采用的决策方法的构成要素包括()。
A:决策结点
B:方案枝
C:状态结点
D:市场状态

答案:A,B,C
解析:
决策树分析法是指将构成决策方案的有关因素,以树状图形的方式表现出来,并据以分析和选择决策方案的一种系统分析法。材料中虽没有直接出现树状图,但运用的仍然是决策树分析法,以损益值为依据,比较不同方案的期望损益值,决定较为复杂情况下的方案的取舍。
风险型决策是指已知决策方案所需的条件,但每种方案的执行都有可能出现不同后果,多种后果的出现有一定的概率,即存在着风险。决策树分析法属于风险型决策方法。
方案1的期望收益为:[0.8*140+0.2*(-50)]*10-260=760(万元)。
各方案的期望收益为:方案1的期望收益为:[0.8*140+0.2*(-50)]*10-260=760(万元)方案2的期望收益为:(0.8*50+0.2*23)*10-180=266(万元)方案3:3年后扩建的期望收益为:105*7-200=535(万元);3年后不扩建的期望收益为:50*7=350(万元);故3年后销路好时,扩建比不扩建要好。方案3的期望收益为:(0.8*50*3+0.8*535+0.2*23*10)-180=414(万元)计算结果表明,在3种方案中方案1最好。
该企业采用的是决策树分析法。决策树是以决策结点为出发点,从中引出若干方案枝,每个方案枝代表一个可行方案。在各方案枝的末端有一个状态结点,从状态结点引出若干概率枝,每个概率枝表示一种自然状态。在各概率枝的末梢注有损益值。

第6题:

某企业为了扩大某产品的生产,拟建设新厂。据市场预测,产品销路好的概率为0.8,销路差的概率为0.2。有三种方案可供企业选择:

方案1:新建大厂,需投资260万元。据初步估计,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140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亏损50万元。服务期为10年。

方案2:新建小厂,需投资180万元。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50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仍可获利23万元。服务期为10年。

方案3:先建小厂,3年后销路好时再扩建,需追加投资200万元,服务期为7年,估计每年获利105万元。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 96~100 题

第 96 题 材料中使用的决策方法是( )。

A.线性规划法

B.盈亏平衡法

C.决策收益表法

D.决策树分析法


正确答案:D
决策树分析法是指将构成决策方案的有关因素,以树状图形的方式表现出来,并据以分析和选择决策方案的一种系统分析法。材料中虽没有直接出现树状图,但运用的仍然是决策树分析法,以损益值为依据,比较不同方案的期望损益值,决定较为复杂情况下的方案的取舍。故选D

第7题:

共用题干
某企业为了扩大某产品的生产,拟建设新厂。据市场预测,产品销路好的概率为0.8,销路差的概率为0.2。有三种方案可供企业选择:方案1:新建大厂,需投资260万元。据初步估计,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140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亏损50万元。服务期为10年。方案2:新建小厂,需投资180万元。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50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仍可获利23万元。服务期为10年。方案3:先建小厂,3年后销路好时再扩建,需追加投资200万元,服务期为7年,估计每年获利105万元。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这种决策方法属于()。
A:定性决策方法
B:风险型决策方法
C:确定型决策方法
D:不确定型决策方法

答案:B
解析:
决策树分析法是指将构成决策方案的有关因素,以树状图形的方式表现出来,并据以分析和选择决策方案的一种系统分析法。材料中虽没有直接出现树状图,但运用的仍然是决策树分析法,以损益值为依据,比较不同方案的期望损益值,决定较为复杂情况下的方案的取舍。
风险型决策是指已知决策方案所需的条件,但每种方案的执行都有可能出现不同后果,多种后果的出现有一定的概率,即存在着风险。决策树分析法属于风险型决策方法。
方案1的期望收益为:[0.8*140+0.2*(-50)]*10-260=760(万元)。
各方案的期望收益为:方案1的期望收益为:[0.8*140+0.2*(-50)]*10-260=760(万元)方案2的期望收益为:(0.8*50+0.2*23)*10-180=266(万元)方案3:3年后扩建的期望收益为:105*7-200=535(万元);3年后不扩建的期望收益为:50*7=350(万元);故3年后销路好时,扩建比不扩建要好。方案3的期望收益为:(0.8*50*3+0.8*535+0.2*23*10)-180=414(万元)计算结果表明,在3种方案中方案1最好。
该企业采用的是决策树分析法。决策树是以决策结点为出发点,从中引出若干方案枝,每个方案枝代表一个可行方案。在各方案枝的末端有一个状态结点,从状态结点引出若干概率枝,每个概率枝表示一种自然状态。在各概率枝的末梢注有损益值。

第8题:

某企业拟增加四条产品线以扩大经营领域,这表明其产品组合的策略是增加产品的( )。

A.宽度

B.长度

C.深度

D.关联度


正确答案:A

产品线的条数是宽度。

第9题:

共用题干
某企业为了扩大某产品的生产,拟建设新厂。据市场预测,产品销路好的概率为0.8,销路差的概率为0.2。有三种方案可供企业选择:方案1:新建大厂,需投资260万元。据初步估计,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140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亏损50万元。服务期为10年。方案2:新建小厂,需投资180万元。销路好时,每年可获利50万元,销路差时,每年仍可获利23万元。服务期为10年。方案3:先建小厂,3年后销路好时再扩建,需追加投资200万元,服务期为7年,估计每年获利105万元。

在三种方案中,该企业应选择()。
A:方案1
B:方案2
C:方案3
D:方案2或方案3

答案:A
解析:
决策树分析法是指将构成决策方案的有关因素,以树状图形的方式表现出来,并据以分析和选择决策方案的一种系统分析法。材料中虽没有直接出现树状图,但运用的仍然是决策树分析法,以损益值为依据,比较不同方案的期望损益值,决定较为复杂情况下的方案的取舍。故选D选项。


风险型决策是指已知决策方案所需的条件,但每种方案的执行都有可能出现不同后果,多种后果的出现有一定的概率,即存在着风险。决策树分析法属于风险型决策方法。


方案1的期望收益=[0.8*140+0.2*(-50)]*10-260=760(万元)。


各方案的期望收益为:方案1:[0.8*140+0.2*(-50)]*10-260=760(万元)。方案2:(0.8*50+0.2*23)*10-180=266(万元)。方案3:3年后扩建的期望收益为:105*7-200=535(万元);3年后不扩建的期望收益为:50*7=350(万元);故3年后销路好时,扩建比不扩建要好。则方案3的期望收益为:(0.8*50*3+0.8*535+0.2*23*10)-180=414(万元)。计算结果表明,在3种方案中方案1最好,所以选A选项。


该企业采用的是决策树分析法。决策树是以决策结点为出发点,从中引出若干方案枝,每个方案枝代表一个可行方案。在各方案枝的末端有一个状态结点,从状态结点引出若干概率枝,每个概率枝表示一种自然状态。在各概率枝的末梢注有损益值。

第10题:

某生产企业现需要扩大生产能力,正考虑在甲、乙、丙、丁中选择新厂地址,在每年预期产量为5000件的情况下,希望找出最佳选址。各地每年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如表4-1所示,单位产品的预期售价为200元,则最佳新厂地址为()。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B
解析:
计算在各地建新厂的总利润:①甲地:5000*(200-55)-500000=225000(元);②乙地:5000*(200-75)-300000=325000(元);③丙地:5000*(200-30)-600000=250000(元);④丁地:5000*(200-100)-250000=250000(元)。乙地产生的利润最大,应选择乙地。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