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治国模式

题目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治国模式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马云的管理思想借用了中国古代的思想理论,下列哪一家不属于马云借用的管理思想( )

A.儒家“入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B.佛家“利他”,成就他人是成就自己的最高境界

C.道家“无为”,不妄为,顺应客观态势, 寻求自然规律

D.法家“法治”,法布于众,依法办事


参考答案:D

第2题:

试论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特征。


正确答案: 人是管理的重心:
(1)管理国家应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2)管理者必须“爱人贵民”。儒家主张管理者要关心人,对人民实行宽惠,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建立和保持和谐的关系,孔子首推“爱人贵民”的管理思想。
(3)管理的成败在于用人,选贤是中国历代统治者和思想家都十分重视的大问题。
(4)管理者要学会识人之方。
组织与分工是管理的基础:
(1)层次分明的组织体系。
(2)劳动分工的思想。
(3)明确组织内的相互关系,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十分强调明确社会成员的相互关系。
(4)家庭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自古到今,家在中国人心中一直有着神圣的地位,儒家和法家的富国富民之学都是把一家一户作为一个单位,以男耕女织的个体农业作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
农本商末的治国理念:
(1)倡导以农富国。
(2)强调保农限商。
(3)主张以农固国。
重义重情的管理价值观:
(1)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义与利,是关于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既是道德问题也是管理准则。(2)义利兼得的价值观。
(3)突出情对人的影响作用,中国古人一直奉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管理原则。
运用计谋实现管理目标:
(1)以谋取胜为上策。
(2)强调权变观念。《易经》的主导思想就是一个变字,“为变所适”。孔子就是一个能适应环境变化,善于权变的人。
(3)思先于行的管理思想,运用计谋在于创新,创新依赖于深思熟虑。中国人一贯主张“三思而后行。”
中庸是管理行为的尺度:
(1)把中庸作为道德标准,中庸思想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始终占重要地位,孔子认为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态度,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2)把中庸作为决策准则,儒家不仪把中庸作为美德,而且还作为管理决策的摹本原则和方法,以求对立两端的统一与中和。

第3题:

如何看待“民”的问题,即是中国历代治国思想也是整个中国古代行政伦理思想的中心内容和根本问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可以归纳为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和微观管理的冶生学,可以概括哪几点内容?


正确答案: ①顺道②重人③人和④守信⑤利器⑥求实⑦对策⑧节俭⑨法治

第5题:

行为科学学派属于()。

  • A、早期的管理思想
  • B、中国古代管理思想
  • C、现代管理理论
  • D、古典管理理论

正确答案:C

第6题:

中国古代积累了丰富的组织管理文化,其中将管理程序分为提出问题、贤人拟定计划、交送主管核定和交付执行机关执行四个环节,这是中国古代传统组织文化中的()。

A唐模式

B宋模式

C明模式

D清模式


A

第7题: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人是管理的重心:
(1)管理国家应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2)管理者必须“爱人贵民”。儒家主张管理者要关心人,对人民实行宽惠,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建立和保持和谐的关系,孔子首推“爱人贵民”的管理思想。
(3)管理的成败在于用人,选贤是中国历代统治者和思想家都十分重视的大问题。
(4)管理者要学会识人之方。
组织与分工是管理的基础:
(1)层次分明的组织体系。
(2)劳动分工的思想。
(3)明确组织内的相互关系,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十分强调明确社会成员的相互关系。
(4)家庭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自古到今,家在中国人心中一直有着神圣的地位,儒家和法家的富国富民之学都是把一家一户作为一个单位,以男耕女织的个体农业作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农本商末的治国理念:
(1)倡导以农富国。
(2)强调保农限商。
(3)主张以农固国。
重义重情的管理价值观:
(1)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义与利,是关于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既是道德问题也是管理准则。
(2)义利兼得的价值观。
(3)突出情对人的影响作用,中国古人一直奉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管理原则。
运用计谋实现管理目标:
(1)以谋取胜为上策。
(2)强调权变观念。《易经》的主导思想就是一个变字,“为变所适”。孔子就是一个能适应环境变化,善于权变的人。
(3)思先于行的管理思想,运用计谋在于创新,创新依赖于深思熟虑。中国人一贯主张“三思而后行。”中庸是管理行为的尺度:
(1)把中庸作为道德标准,中庸思想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始终占重要地位,孔子认为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态度,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2)把中庸作为决策准则,儒家不仪把中庸作为美德,而且还作为管理决策的摹本原则和方法,以求对立两端的统一与中和。

第8题: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主要包括()

A、宏观治国

B、微观治生

C、科学生产

D、组织建设

E、系统控制


参考答案:AB

第9题:

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有()两类,其核心思想是“重在()、()为本、()为贵、知人()”。


正确答案:儒家、兵家;治国;以人;以和;善任

第10题:

中国古代儒家的孔子、孟子主张以()治国。


正确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