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题目

论述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评价的内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一)活动目标的评价
活动目标是指教师期望活动所达成的教育结果。评价活动的目标应该从三个方面来进行:
一是评价活动目标与《纲要》中艺术领域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单元目标等是否有紧密的联系。
二是评价活动目标是否涵盖了认知、情感与态度、操作技能三个方面的要求。
三是评价活动目标是否与儿童实际发展情况相适应。
(二)活动过程的评价
活动过程主要指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折过程。一般说,可以从教师的行为、活动中儿童的互动情况、活动的组织形式及活动的结构等方面进行评价。
1.对教师行为的评价
(1)教师的教态是否亲切自然、精神饱满而有热情。
(2)是否巧妙而熟练地运用角色的变化引导儿童学习。
(3)是否善于提问,有效地激发儿童的独立思考。
2.对教师与儿童的互动情况的评价
(1)是否库儿童提供了与音乐教育目标相一致的音乐学习经验。
(2)所提供的音乐学习经验是否能有效地促进儿童在音乐和其他方面的和谐发展。
(3)是否注意到了在活动过程中充分激发儿童的兴趣、意志、自信、独立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4)是否库儿童提供了人际交往的机会,特别是儿童之间相互学习和自由交往的机会。
(5)是否鼓励和引导儿童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并在其中灵活而自主地学习音乐。
3.对活动组织形式的评价
(1)是否恰当地采用了集体活动、合作活动以及个别活动等多种组织形式。
(2)组织形式是否既适合大多数儿童音乐发展水平的需要,又体现了对个体差异的尊重和照顾。
4.对活动结构安排的评价
(1)活动的结构安排是否紧凑、有序。
(2)是否注意到每个环节和步骤之间的层次性、系列性和递进性。
(三)活动效果的评价
活动效果的评价主要是指从儿童方面反映出来的教育结果。它包括:儿童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力是否集中,表现是否积极主动;儿童的精神是否饱满、情绪是否愉快、轻松;儿童在活动中对活动预期目标的达成情况如何等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

A.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

B.对学前儿童语言掌握情况的评价

C.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方式的评价

D.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


参考答案:AD

第2题: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评价的原则有哪些?


参考答案:答:(一)计划性原则学前儿童音乐教育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推动和促进音乐教育。无论是上级行政部门的评价、教育同行间的评价还是教师的自我评价,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总结经验,找出问题和改进的方向,因此,评价必须要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要使音乐教育工作在教师的自我调节和控制过程中,不断地向更加科学、更加完善的方向发展,要把评价工作纳入到幼儿园教师日常工作的计划轨道上来。(二)针对性原则对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的评价一定要有针对性。即评价必须是针对一定的具体问题或课题而展开的:评价可以是围绕着当前教育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也可以是针对某一个具体的音乐教育内容领域的;还可以是针对某个活动对象的,且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和改善为目的的。(三)全面性原则在教育实践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教育评价必须连续不断地对音乐教育活动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各个构成要素进行全面的评价。(四)客观性原则客观性原则是指在进行儿童音乐教育的评价时应该秉着客观、公正、科学而实事求是的态度。特别是涉及到每一个评价对象时,必须坚持以客观、公正为基本原则。而且一旦确定了科学而合理的评价标准的话,就不能随意地更改或变动。

第3题: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评价包括()。

A、活动目标评价

B、活动准备评价

C、活动内容评价

D、活动过程评价


参考答案:ABCD

第4题:

近年来,随着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提高音乐教育内容的游戏性,正日益成为学前儿童音乐教育工作者的自觉行动。

A

B



第5题:

实施学前儿童社会教育活动的评价时评价哪些内容?()

A、评价活动目标

B、评价活动的内容

C、评价活动的准备

D、评价活动的过程和活动的效果


参考答案:ABCD

第6题: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


参考答案√

第7题: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原则有哪些?


参考答案:答:(一)在儿童原有基础上促进其发展的原则“原有基础”在此特指儿童需在新的学习情境运用和平共处展的已经获得的经验,不仅包括音乐的经验,而且也包括非音乐的经验。在儿童原有基础上促进发展的原则包含两层意思:一是在设计活动时,应将活动的内容、方式与儿童发展的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二是在设计活动时,应将儿童的原有基础与新活动提出的发展目标联系起来考虑。(二)教师与儿童相互作用的原则也就是说,教师向着既定教育目标对儿童施加教育影响,但教师不能代替儿童实践也不能代替儿童发展。在设计音乐教育活动时,教师还需考虑学前儿童主动活动与教师参与、指导活动的比例关系,实际上这是学前儿童在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教师在活动中的主导作用的具体化的问题。学前儿童和教师在活动中的关系,应根据具体的活动内容、活动要求的不同而不同。(三)活动内容与活动方式相适应的原则在设计音乐教育活动时,活动内容与活动方式应相互适应。(四)不同发展领域活动因素相互渗透的原则音乐教育活动的设计,始终要从音乐的角度进行思考,其它发展领域活动的参与,应从音乐教育的需要出发,最终仍旧要落实到儿童的音乐发展这一根本点上,既不宜“平分秋色”,更不宜“喧宾夺主”。(五)面向全体儿童,重视个别差异的原则首先,教师应注意向儿童提供直接获得感性经验的机会,特别是通过倾听获得听觉经验的机会。第二,教师应注意向儿童提供运用多种感知通道的机会,附了听觉以外,身体的大肌肉动作是帮助儿童感受和理解音乐的重要媒介。第三,教师应注意向儿童提供更多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的机会。

第8题:

学前儿童健康教育评价的内容从教育活动的过程和效果来看,包括()。

A、学前儿童健康教育活动评价

B、学前儿童发展状况评价

C、对教师的评价

D、对幼儿的评价


参考答案:AB

第9题: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对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的评价,对学前儿童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

A

B



第10题:

学前儿童音乐教育的根本目的是通过音乐教育活动使儿童获得()的发展。
全面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