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是追求“实践兴趣”。
第1题:
“概念重建主义”认为传统课程理论存在的缺陷有哪些?
(1)传统课程理论秉持实证主义科学观,追求课程理论的“客观性”,这有违课程理论的学科性质,也使课程理论沦为控制工具。
(2)传统课程理论被“技术理性”所支配,课程研究的目的是提供课程开发的“处方”——普适性的程序和规则,这就使课程理论成为“反理论的”、“反历史的”。
(3)尽管传统课程理论标榜“价值中立”,但它却因此而陷入了一套保守的、使其政治方向神秘化的价值观念之中,实际上它维持了现行的社会控制体系。
略
第2题:
将课程置于广泛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种族等背景上来理解,联系个人深层的精神世界和生活体验而寻找课程的意义。这种课程研究取向被称为()
第3题:
A、实践主义课程理论
B、概念重建主义课程理论
C、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
第4题:
“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是追求()
第5题:
“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基本价值取向是()
第6题:
博比特、查特斯等人于20世纪二十年代提出的课程开发理论被称为()
第7题:
从本质上看,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是对()的追求。
第8题:
“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价值取向)——解放兴趣的追求。“解放兴趣”的核心是“()”——通过自我反思行为以达成解放。这意味着教师与学生能够自主地从事课程创造,能够在不断地自我反思和彼此交往的过程中达到自由与解放,一句话,教师与学生真正成为课程的主体。
自我反思
略
第9题:
被称为课程领域中“主导的课程范式”的是()
第10题:
“概念重建主义课程范式”的本质追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