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内涵变化的趋势。

题目

简述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内涵变化的趋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国外课程改革发展的趋势.


正确答案:

(1)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综合化;
(2)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
(3)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4)重视个别差异.

第2题:

简述活动课程的内涵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考查要点】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活动课程的内涵及特征”,这部分知识需要考生掌握。
【参考答案】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它以学生从事某种活动的兴趣和动机为中心组织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活动课程的主要特点有:
(1)从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个性出发设计课程。
(2)以学生的心理发展顺序为中心进行课程的编制。
(3)主张学生在活动中探索,尝试错误,学到方法。

第3题:

什么是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简述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参考答案: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就是将信息技术有机地融合在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以及课程实施等融合为一体,从而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并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分析、加工、交流、创新、利用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培养其协作意识和自主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所涉及的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信息手段如何使用的问题,而是涉及了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教与学的理论等根本性的问题,其目的为了给学生创设一个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可以说,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一个改革教学结构,使教与学达到最优化效果的过程。国家提出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加快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然而对于教师和教育研究者而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还是一个较新的概念和领域,容易与熟悉的计算机辅助教学混淆。本文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概念进行了梳理,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同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比较中,明确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1.整合的主体是课程。以实现课程目标为最根本的出发点,以改善学习者的学习为目的。整合要让信息技术服务于学科教学,既应用于教师的教,又适用于学生的学,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学习的改善。
2.整合是有机的融合。信息技术既是教学内容的有机组成部分,又发挥着教学环境的作用。通过创设数字化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主动学习,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并使信息技术逐步成为学习者强大的认知工具。
3.整合是革命性的教学模式变革。它使信息技术既是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又是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研究工具。整合将引起学习方式的改变,改善传授式、接受式学习,加强指导性、探究式学习。总之,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将极大地丰富教育资源和适时更新各类知识,不仅有利于扩大课堂信息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把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和手段应用于教学过程中,在网络环境下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融为一体,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自己最佳的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4题: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的内涵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课程开始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

  • A、课程目标
  • B、课程计划
  • C、学习者的经验
  • D、学习过程的价值

正确答案:C

第5题:

简述“课程教学”理念的内涵。
(1)课程与教学的本质是变革。用变革的观点看教学,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对内容作出根本变革的过程——内容的创造与意义的建构过程。
(2)教学作为课程开发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主体性充分发挥的过程即是共同创生课程的过程。
(3)课程作为教学事件。课程是动态过程,是不断变化的课堂教学事件。

第6题:

什么是课程?简述其内涵。


正确答案:


第7题:

简述美国联邦制建立以来发展变化的趋势。


参考答案:

1国家权力不断集中,联邦中央对各州有绝对支配权。
2总统制不断完善,总统行政权力不断加强,总统成为国家政治生活得中心。
3国会的主导地位逐渐下降。
4司法权力扩张,最高法院地位突出,但仍受立法、行政部门的制约。


第8题:

简述国外课程改革的趋势。


正确答案:
(1)重视课程内容的理论化、综合化;
(2)强调知识的系统化、结构化;
(3)重视智力开发与学习能力的培养;
(4)重视个别差异。

第9题:

课程内涵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1)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2)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3)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4)从只强调显形课程到强调显形课程与隐性课程并重
(5)从强调实际课程到强调实际课程和“虚无课程”
(6)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强调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并重

第10题:

20世纪70年代以来课程内涵发展趋势是什么?


正确答案: ①、从强调学科内容到强调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
②、从强调目标、计划到强调过程本身的价值;
③、从强调教材的单因素到强调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
④、从只强调显性课程到显性和隐性课程并重;
⑤、从强调实际课程到与“虚无课程”并重;
⑥、从只强调学校课程到与校外课程并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