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教育特征是什么?

题目

古代社会教育特征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不属于中国古代语文教学阶段的是()。

A.原始社会教育

B.奴隶社会教育

C.封建社会教育

D.资本主义社会教育


正确答案:D

第2题: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正确答案: 人是管理的重心:
(1)管理国家应以人为本,“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始终占主导地位。
(2)管理者必须“爱人贵民”。儒家主张管理者要关心人,对人民实行宽惠,使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建立和保持和谐的关系,孔子首推“爱人贵民”的管理思想。
(3)管理的成败在于用人,选贤是中国历代统治者和思想家都十分重视的大问题。
(4)管理者要学会识人之方。
组织与分工是管理的基础:
(1)层次分明的组织体系。
(2)劳动分工的思想。
(3)明确组织内的相互关系,中国古代管理思想十分强调明确社会成员的相互关系。
(4)家庭是最基本的组织形式,自古到今,家在中国人心中一直有着神圣的地位,儒家和法家的富国富民之学都是把一家一户作为一个单位,以男耕女织的个体农业作为社会生产的基本形式。农本商末的治国理念:
(1)倡导以农富国。
(2)强调保农限商。
(3)主张以农固国。
重义重情的管理价值观:
(1)重义轻利的价值观,义与利,是关于道德行为与物质利益的关系问题,既是道德问题也是管理准则。
(2)义利兼得的价值观。
(3)突出情对人的影响作用,中国古人一直奉行“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管理原则。
运用计谋实现管理目标:
(1)以谋取胜为上策。
(2)强调权变观念。《易经》的主导思想就是一个变字,“为变所适”。孔子就是一个能适应环境变化,善于权变的人。
(3)思先于行的管理思想,运用计谋在于创新,创新依赖于深思熟虑。中国人一贯主张“三思而后行。”中庸是管理行为的尺度:
(1)把中庸作为道德标准,中庸思想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始终占重要地位,孔子认为处理事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态度,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2)把中庸作为决策准则,儒家不仪把中庸作为美德,而且还作为管理决策的摹本原则和方法,以求对立两端的统一与中和。

第3题:

“ 以僧为师” 、“ 以吏为师” 是以下哪一个社会教育的特征 【 】

A.古代中国

B.古代印度

C.古代希腊、罗马

D.古代埃及


正确答案:D

第4题:

教育具有等级性是()特征。

  • A、原始的教育形态
  • B、古代学校教育形态
  • C、现代学校教育形态
  • D、封建社会教育形态

正确答案:D

第5题:

简述古代社会教育的特点.


正确答案: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教育具有鲜明的阶级性,为统治阶级所垄断;成为统治阶级培养统治的人才的场所;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教育过程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

第6题:

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包括古代的前学校与前社会教育机构、近代的学校与社会教育机构。( )


答案:对
解析:

第7题:

古代教育的三种表现形式:原始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社会教育。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我国古代司法制度最根本的特征和基本特点是什么?


参考答案:皇帝作为国家权力的拥有者,既掌握最高的立法权,又是国家法院的唯一法官,还是最高检察院的唯一检察官司,这里中国古代司法制度最根本的特征。以行政权兼领司法权是我国古代司法制度的基本特点。

第9题:

下列不属于奴隶社会教育的特征的是()。

  • A、古代学校的出现
  • B、教育阶级性的出现
  • C、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
  • D、教育的内容主要是以道德文章或宗教经典为主

正确答案:D

第10题:

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是什么?实施社会教育应遵循哪些原则?


正确答案: 社会教育的目标:
1、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2、乐意与人交往,学习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3、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基本的社会行为规则
4、认真倾听并理解任务型的语言,能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5、爱父母长辈、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
实施社会教育的原则:
1、爱的情感教育
2、基本文明习惯与行为规范教育
3、人际关系与合作交往能力培养
4、良好个性品质与自理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