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常常“认死理”,比如两个小朋友在抢一个玩具,成人拿出一个同样

题目

幼儿常常“认死理”,比如两个小朋友在抢一个玩具,成人拿出一个同样的玩具,让他们各玩一个,幼儿往往一时转不过来,谁都要原来的那一个,这说明幼儿思维的()。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一个箱子中有若干个玩具,每次拿出其中的一半再放回去一个玩具,这样共拿了5次,箱子里还有5个玩具,箱子原有玩具的个数为( ) 。

A.76

B.98

C.100

D.120


正确答案:B
[答案] B。解析:可应用排除法解题。根据题干条件可知,第一次拿走一半后再放回一个,剩下的仍可被2整除,而符合这个条件的选项只有B。这道题是还原题,一般的解法是采取倒推法。第五次操作之前,有(5-1)×2=8个玩具。第四次操作之前,有(8-1)×2=14个玩具。第三次操作之前,有(14-1)×3=26个玩具。第二次操作之前,有(26-1)×2=50个玩具。第一次操作之前,即箱子原有玩具的个数是(50-1)×2=98个。

第2题:

材料:
娃娃家里,幼儿A在分配角色,幼儿C突然跑过来要当爸爸,可是A已经将爸爸的角色分给了幼儿B。于是,两个小男孩为了谁当爸爸的问题起了争执。这时,另一个幼儿D过来对B说:“我们去玩玩具吧。”B听了很高兴地和D走了,娃娃家又平静了下来。
争执的现象在幼儿园中并不少见,有的时候老师不必介入调停,幼儿会自行解决问题,而且解决得也不错。
请你根据材料设计一个大班教育活动,提高幼儿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幼儿做一个有担当、负责任的小朋友。


答案:
解析:
活动名称:谁负责(大班社会教育活动) 活动目标:
1.懂得与同伴发生矛盾时,应该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2.体会解决矛盾、和同伴友好相处的情感。
3.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负责,学做对自己负责的人。
活动准备:
1.编排情境表演“该谁负责”。
2.图片:兰兰和强强在跳跳床上发生争吵。
活动过程:
1.观看情境表演一,引导幼儿懂得自己的事情没有做好时,不能责怪他人
提问:
(1)兰兰为什么哭闹
(2)兰兰这样做对吗为什么应该怎样做
2.观看情境表演二,引导幼儿学习苗苗勇于对自己的事情负责的态度和行为。
提问:
(1)奶奶送苗苗来到幼儿园时,他们发现了什么
(2)奶奶怎么说的苗苗怎么回答奶奶的他准备怎样做苗苗做得对吗我们应该向苗苗学习什么
小结:当你们自己的事情没有做好时,你一定不能责怪别人。要勇于对自己的事情承担责任。注意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做个对自己负责的好孩子。
3.出示图片,引导幼儿看图讲述图中发生的事情,初步懂得朋友间发生矛盾时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1)讲述图中内容:兰兰和强强一起玩跳跳床。两人相撞,兰兰说:“我先上来,谁叫你也来跳的!”强强说:“谁叫你乱蹦乱跳!”
(2)提问:
①兰兰和强强在跳跳床上发生了一件什么事
②兰兰和强强说得对吗
③你认为兰兰和强强应该怎样说呢
(3)引导幼儿表演兰兰和强强矛盾解决的情境。
强强摸着兰兰的头说:“怪我不好,抢着上来跳。”兰兰说:“我不该乱跳。”两人相对笑了。
可请几对幼儿上台表演,启发幼儿说说不一样的解决方法。
(4)讨论:在小朋友的生活中,你们还发生过哪些争吵你们应该怎样主动承担责任,解决好朋友间的争吵呢
活动延伸:
请家长提醒幼儿要对自己的事情负责,与他人友好相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好。

第3题:

幼儿园规定,午饭后,小朋友都要午休,当小二班的小朋友都准备睡觉时,有一个叫亮亮的小朋友怎么也不去睡,非要去玩玩具。这样一来,别的小朋友也不想睡觉,也想去玩玩具。王老师看到这一情况后,就对所有小朋友说:“谁能先躺倒床上睡10分钟,谁就可以先玩玩具,谁今天中午不睡觉,下午谁就不能玩玩具。”这时,小朋友都迅速地跑道自己的床上安静地躺下了。

这是在幼儿园教学中经常遇见的问题。试结合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对这位幼儿教师的做法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

第4题:

小明脾气暴躁,经常与小朋友们抢玩具。作为幼儿教师,你会怎么做?


答案:
解析:
1.明确问题。
小明脾气暴躁,经常抢小朋友们的玩具,在幼儿教育中,这也是一种常见的行为,需要老师认真对待、耐心引导。
2.解决问题。
第一,和小明的家长进行沟通。一是把小明在幼儿园的表现告知其父母,并说明脾气暴躁的行为对孩子成长的影响;二是建议父母要多引导孩子、多关注孩子的暴躁行为,让孩子学会等待。同时在与孩子的互动中,希望家长可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以免给孩子负面影响。
第二,在班上对这名幼儿多观察、多引导,培养幼儿学会与人交流沟通。一是当发现他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时,及时制止,并通过其他玩具或游戏转移他的注意力;二是通过举例、对比和角色扮演等方式,告诉他分享的道理,让他知道幼儿园里的物品和玩具都是属于大家的,如果想玩别的孩子正在玩的玩具,要学会与他人商量。
第三,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通过讲故事、做游戏等途径,让所有幼儿们学会如何和其他小朋友相处。

第5题:

幼儿园买来了不少兔、狗、长颈鹿塑料玩具,每个小朋友从中任意选择两件,那么至少要有几个小朋友才能保证总有两个小朋友选择的玩具相同?( )
A. 4 B. 7 C. 9 D. 11


答案:B
解析:
从三种玩具中挑选两件,所有的选择有如下6种情况:2兔,2狗,2长颈鹿,1兔1狗,1 兔1鹿,1狗1鹿,则至少有7名小朋友才能保证总有两个选择的玩具相同。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6题:

幼儿园买来了不少兔、狗、长颈鹿塑料玩具,每个小朋友从中任意选择两件,那么至少要有几个小朋友才能保证总有两个小朋友选择的玩具相同?( )

A.4
B.7
C.9
D.11

答案:B
解析:
从三种玩具中挑选两件,所有的选择有如下6种情况:2兔,2狗,2长颈鹿,1兔1狗,1兔1鹿,1狗1鹿,则至少有7名小朋友才能保证总有两个选择的玩具相同。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第7题:

把130件玩具分给幼儿园小朋友,如果不管怎样分,都至少有一位小朋友分得4件或4件以上的玩具,那么这个幼儿园最多有多少个小朋友?()
A.43
B.40
C.42
D.45


答案:A
解析:
由于130=3×43+1(m=3,n=43),根据抽屉原理2,可以得出,这个幼儿园最多有n=43个小朋友。

第8题:

人一般都偏好醒目的颜色。在婴幼儿眼里,红、黄都是醒目的题色,这与成人相同;但与许多成人不同的是,黑、蓝和白色是不醒目的。市场上红、黄色为主的儿童玩具,比同样价格的黑、蓝和白色为主的玩具销量要大。 以上信息最能支持以下哪项结论?( )

A.市场上黑、蓝和白色的成人服装比同样价格的红、黄色成人服装销量要大

B.市场上红、黄色为主的儿童服装,比同样价格的黑、蓝和白色为主的儿童服装销量要大

C.儿童玩具的销售状况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婴幼儿的喜好

D.颜色是婴幼儿选择玩具的唯一标准


正确答案:C

由题干可知,在婴幼儿眼里,红、黄色比黑、蓝、白色要醒目。又“市场上红、黄色为主的儿童玩具,比同样价格的黑、蓝和白色为主的玩具销量要大”,可以推出,儿童玩具的销售状况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婴幼儿的喜好,即C选项正确。A项说的是成人服装,是无关项;B项玩具上反映婴幼儿的偏好,但在服装上不一定也如此,因此B项错误;D项太过于绝对,销量大并不代表颜色是唯一标准。所以正确答案是C

第9题:

班里有个幼儿总是爱抢其他小朋友的玩具,作为幼儿老师,你怎么办?


答案:
解析:
1.如果班上有个幼儿总是抢其他小朋友的东西,我会及时制止,并且通过家园合作,规范幼儿的行为,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2.及时制止,我会告诉幼儿抢占别人东西是不对的,应该在征求别人的同意之后才能去拿别人的东西,并引导该幼儿向被抢的小朋友道歉。
3.安抚被抢玩具的小朋友,我会及时安抚他的情绪,比如给他糖果或者其他物品等,转移该幼儿的注意力。
4.主动联系抢玩具的幼儿家长,我会向家长反映该幼儿的情况,引导家长使用科学的方法来教育孩子,通过家园合作,帮助孩子改正问题。

第10题:

有一个小朋友不喜欢和其他小朋友分享自己的玩具,作为幼儿园老师,你会怎么处理?


答案:
解析:
1.幼儿不喜欢分享自己的玩具,是社会交往意识不成熟的表现。作为老师,我一定会及时进行干预,逐渐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2.引导幼儿多参与集体活动。我会耐心地与幼儿交流谈心,让幼儿换位思考,引导幼儿与其他小朋友交换他所喜欢的玩具,并对他的转变予以赞美,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进而鼓励幼儿融入集体。
3.引导幼儿学会分享。我会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使该幼儿意识到分享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品质。
4.与幼儿家长进行沟通。我会客观地告知家长孩子在幼儿园的真实情况,并进一步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共商教育策略,帮助幼儿学会分享,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