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3岁)

题目

简述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3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幼儿晚期的心理特点(5岁)


正确答案: 1好学、好问;
2、抽象概括能力开始发展;
3、个性初具雏形。

第2题:

简述我国建国初期幼儿教行政管理的主要成绩。


正确答案: 1.确定幼儿教育的性质和任务幼儿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育兼有教育性和福利性双重性质
2.确立了幼儿教育事业发展方针:公办和民办并举
3.明确了托幼机构的领导职责
4.加强对幼儿园管理的规范化
5.重视幼教干部与师资的培养与培训工作

第3题:

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幼儿教育的双重任务和教育方针。


参考答案:1952 《幼儿园暂行规程(草案)》 规定幼儿教育双重任务:抚育儿童身心健康发展,便利妇女参加社会建设 教育方针:公布和民办并举的发展方针,依靠群众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采取多种形式兴办幼儿园,逐步解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从而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4题:

幼儿初期的心理特点是()。

  • A、思维具体形象
  • B、行为具有强烈的情绪性
  • C、爱玩、会玩
  • D、个性初具雏形

正确答案:B

第5题:

简述幼儿审美心理特点。


正确答案: 1、幼儿的审美是一种动态的审美。
2、幼儿的审美是感性的审美。
3、幼儿审美心理中的“自我中心”思维。(泛灵观念、人造观念、任意逻辑、前因果观念)。

第6题:

疾病初期的心理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否认与侥幸;抱怨与负罪感;恐惧与忧心忡忡;轻视或满足;陌生与孤独感;主导心理需要尊重和安全的需要

第7题:

简述陈鹤琴的幼儿心理特点论。


正确答案: 好动;好模仿;好奇;好游戏;喜欢成功;喜欢合群;喜欢野外生活;喜欢称赞。

第8题:

简述幼儿学习数学的心理特点。


正确答案:一是从具体到抽象。
二是从个体到一般。
三是从外部的动作到内化的动作。
四是从同化到顺应。
五是从不自觉到自觉。
六是从自我中心到社会化。

第9题:

简述幼儿初期直观行动思维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 (1)直观性和行动性;
(2)出现了初步的间接性和概括性;
(3)缺乏行动的计划性和对行动结果的预见性;
(4)思维的狭隘性。

第10题:

简述青少年初期的学生和运动员在认识能力上有哪些心理特点?


正确答案: (1)思维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和理论性,开始出现辩证性。
(2)思维具有更大的组织性和深刻性。
(3)思维具有独立性和批判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