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度的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心理学家()提出的。
第1题: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奥斯古德提出的。()
答案:错误
解析:认知失调理论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利昂·费斯廷格由1957年提出的阐释人的态度变化过程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它是认知相符理论中具有代表性的理论,其思想基础源于格式塔心理学;是20世纪50~60年代在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领域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认知失调理论着重探讨的是个体的态度和行为不一致的问题。“失调”是当个体的行为和态度不一致时出现的一种令人不愉快的动机状态。
第2题:
第3题:
贾尼斯和霍夫兰提出了
A、态度改变的学习理论
B、态度改变的劝说情景模式
C、态度改变的平衡理论
D、认知失调论
E、挫折-侵犯说
第4题:
认知失调理论是由心理学家()提出来的。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1958年,心理学家海德(F·Heider)提出态度改变的()
A.参与改变态度理论
B.权变理论
C.平衡理论
D.认知失调理论
第9题:
人际交往的主要理论中,美国心理学家舒茨提出了()
A自我呈现论
B社会交换理论
C人际需要三维理论
D认知失调理论
第10题:
认知失调理论,由费斯廷格于1957年提出,是指由于做了一项与态度()的行为而引发的不舒服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