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感觉适应?它发生在哪里?

题目

什么是感觉适应?它发生在哪里?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连续或重复的刺激导致感觉的感受器反应性降低的现象称为感觉适应。发生在感受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风在哪里(诗歌)”为活动内容,设计一份大班语言活动计划。
要求:写出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过程。
风在哪里?
树儿说:
当我的枝叶翩翩起舞,
那是风在吹过。
风在哪里?
花儿说:
当我的花朵频频点头,
那是风在吹过。
风在哪里?
草儿说:
当我的身体轻轻晃动,
那是风在吹过。
风在哪里?
风就在我们身边。
春天,它吹绿了大地;
夏天,它送来了凉爽;
秋天,它飘来了果香;
冬天,它带来了银装。


答案:
解析:
大班语言活动设计:风在哪里?
活动目标:
(1)指导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2)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
(3)引导幼儿运用掌握的词汇和已有的经验,进行仿编活动,通过游戏识字,进一步培养幼
儿对文字符号的敏感性。
活动准备:
一、课件
1.范文及配乐(朗诵时用)。
2.隐藏文字的范文。隐掉“翩翩起舞”“频频点头”“大地”“凉爽”“果香”“银装”,幼儿讲对了,字能显出来,并有一句赞扬的话。
3.风的声音和图像资料:风吹彩旗,风吹风筝,风吹风车,风吹水面,风吹白云,风吹烟囱等等。
4.句式:风在哪里
那是风在吹过
5.句式中填入幼儿创编的诗句。
二、实物
字卡:风车,风铃,风筝,红旗,白云,小河,帆船,纸
图片:风吹小河,风吹女孩头发,风车,风筝,彩旗,风吹白云,风吹衣服,风吹窗帘,风吹烟囱,风吹纸片
活动过程:
一、引导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1.我们一起来读一遍。(点评:小朋友读的……)
2.怎样朗诵这首诗歌,诗歌就更美了?引导幼儿从声音、动作、表情、配乐四方面谈。(点评:小朋友想的办法……)
3.让我们用刚才说的方法,把诗歌朗诵给身边的小朋友听。(点评:小朋友朗诵的……)
二、游戏:找字宝宝
诗歌里的字宝宝听了大家的朗诵很高兴,它们想和小朋友玩捉迷藏,有的字宝宝躲起来了,仔细看一看,哪些字宝宝不见了?比一比谁找得快又对。
个别幼儿找到了字,集体检查一下:他找对了吗?我们读一读。
游戏结束时点评:小朋友们真能干,把字宝宝都找到了,字宝宝都爱跟你们交朋友。
三、引导幼儿理解诗歌的语言
1.你们喜欢这首诗吗?你最喜欢诗歌的哪个地方?
2.幼儿点到树,教师:你为什么喜欢这儿?小朋友来做树,一边说,一边做“翩翩起舞”的动作。枝叶为什么翩翩起舞呢?
3.当幼儿点到花,教师:小朋友来做花,一边说,一边用花的动作告诉大家“风在哪里”。
花儿频频点头的时候心里觉得怎样?
4.幼儿点到春风,问:为什么说春天风吹绿了大地?
5.幼儿点到其他季节的风,教师一句话带过:夏天很热,风一吹就凉快了。冬天,北风吹来了雪花,雪花落在地上就像给大地披上一件白衣服。秋天,果子成熟了,风一吹,人们就闻到了果香。
6.小结:风的本领真大,他像一个魔术师,把我们的大自然变得更加活泼可爱。
四、仿编活动
1.听一听,谁来了?
2.风在哪里呢?让我找一找。哎,我找到了。我照着诗歌的样子说一说:“风在哪里,草
儿说,当我的身体轻轻晃动,那是风在吹过。”
3.让我们都去找一找风,并且照着样子说一说“风在哪里?”(及时提醒幼儿:你找到了风,就跟身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4.谁愿意照着诗歌的样子说说你找到的风。(鼓励幼儿大胆地发言)
5.我知道,还有很多小朋友也想说自己编的诗,现在你可以去找身边的小朋友,把你编的诗句说给他们听。
6.我们小朋友编的新诗歌真棒,请大家回家后把自己编的诗歌送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吧。
五、结束活动
风还在哪里呢?我们课下到美丽的大自然里找一找,说一说。

第2题:

什么是文化适应模式?它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文化适应模式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Schumann提出的一种理论假设。从社会文化环境来探讨社会与文化因素对第二语言习得的影响。Schumann于1976年提出了“洋泾浜假设”
(1)文化适应取决于社会距离、心理距离两个因素;
(2)文化适应的程度决定第二语言习得的进程。1978年,Schumann将这一假设称作“文化适应模式”。文化适应模式是在洋泾浜假设的基础上提出的。
理论假设:Schumann认为,第二语言习得只是文化适应的一部分,学习者始终处于文化适应的连续体中。文化适应程度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目的语习得的水平;“文化适应”指学习者在社会和心理两方面对目的语文化的适应过程。即学习者是否能够在社会和心理上融入目的语群体。

第3题:

举例说明什么是“感觉适应”。


正确答案:
感觉适应是感受器在刺激物的连续作用下,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例如:游泳时,刚刚跳进水中会觉得水很冷,不久这种感觉就消失了,这是皮肤感觉对温度的适应。

第4题:

在集团里面,自动机是怎样定义的?它的优点在哪里?


正确答案: 一般的自勋机都是由一个机电一体化系统组成,其主要有机械本体﹑动力源﹑执行机构﹑检侧与传感装置、控制与信息处理装置等部分组成。简单地讲,在集团里面﹐自动机是把成型的塑料与冲压端子进行一个完整的自动结合一种设备。它从进料到插针﹑裁切﹑检测﹑到包装。完全靠自动一体化。它的优点在于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效率高﹑不良率低且占地面积小。因此被各事业群广范采用及开发研制。

第5题:

问诊时常使用的5W包括哪几项?()

  • A、多久一次
  • B、什么问题
  • C、何时发生的
  • D、为什么
  • E、从哪里发出的
  • F、谁感觉到的

正确答案:B,C,D,E,F

第6题:

赵孟頫为什么要提出“用笔千古不易”的观点?它代表了什么样的艺术思潮,它渊源于哪里,它的本质是什么?


正确答案: 元代书法家赵孟頫在《兰亭十三跋》中称:“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其中以“用笔千古不易”一语对后世影响颇大,它的意思是说用笔的方法永远不变,或是“古今来所有写字的笔法是一致的”。不少人把它奉为金科玉律,颂扬它是“至理名言”,因此,我们必须对它进行一番仔细的考察。赵孟頫提出“用笔千古不易”的直接因素是为了反对宋人对笔法的自由化。宋代的书法家们认为唐人森严的笔法使他们的艺术个性受到束缚,而主张笔法自由化。苏轼称“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烦推求”。黄庭坚亦说“心不知手,手不知心,法耳。”在实践中,宋代书家们以各自对用笔的理解和探索,表现出了丰富多样的笔法,而促使了宋代“尚意”书风的形成。这种自由化的笔法,到了书法潮流进入复古时期的元代,遭到了坚决的反对,认为这是丢掉了古法,所以赵孟頫就提出了“用笔千古不易”的复古观点。其实《传授笔法人名》里的记载是牵强附会的,只要稍加考证,就会发觉它站不住脚。我们认为,笔法是随着书法艺术的发展而发展的,它虽然可以相互传授,但是它的发展主要靠创造。《传授笔法人名》里载蔡邕笔法授于神人,显然荒谬,但他的飞白笔法确是在鸿都门“见役人以垩帚成字”受到启发而创造出来的。就连二王父子的笔法也不同,王羲之是“内擫”笔法,王献之是“外拓”笔法,考其来源,也是各自创造的结果。至于张旭的“孤蓬自振,惊沙坐飞”的笔法,邬彤的“古钗脚”笔法,颜真卿的“屋漏痕”笔法,更有可靠文献说明其来源于勤学和精思中出现的“顿悟”。这里不一一细说,仅此可了解《传授笔法人名》是极其片面和不可靠,用笔也不是千古不易的。
书法艺术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在汉末以前,书法艺术处于发生期和形成期阶段,笔法是随着文字的衍变而变化的;在汉末以后,书法已经逐渐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由于在艺术风格上的不断发展,必然会导致其形式和方法的不断改变,当它每一次新书风的出现时,都伴随着一次探索新笔法的热潮,而新笔法的成功,又促使了新书风的形成。笔法是随着书法艺术的发展而同步发展的。但是,赵孟頫“用笔千古不易”的观点却认为正确的笔法只有一种,而且是永远不变的。这种用孤立、静止的观点来看待历史的发展,是书学史上唯心主义艺术观的一例。

第7题:

什么是心肌缺血预适应?它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心肌缺血预适应是指心肌在接受初次短暂的缺血刺激后,增强了对其后缺血刺激的耐受性,以至于明显延长了产生不可逆心肌损伤的时间。
心肌缺血预适应的特点是:
1初次缺血的刺激时间大都在2.5-10分钟之间,低于2分钟的缺血刺激不足以产生缺血预适应的作用;
2反复短暂的缺血所产生的心肌保护作用可以持续60-180分钟,超过此时间心肌将恢复对缺血损伤刺激的易感性;
3心肌缺血预适应作用的产生与侧枝循环的作用无关。

第8题:

什么是“斯密教条”?它错在哪里?


参考答案:

“斯密教条”,从三种收入决定价值的观点出发,认为社会总产品的价值只能分解为工资、利润和地租三个部分,马克思称之为“斯密教条”。该教条错误在于丢掉了社会总产品和总价值中的生产资料(不变资本)部分。


第9题:

很多感觉都能发生适应的现象,而()则难于适应,因为它具有保护性的作用。

  • A、嗅觉
  • B、痛觉
  • C、触觉
  • D、味觉

正确答案:B

第10题:

什么是哈钦松系统?它的优缺点在哪里?


正确答案: 这是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J.Hutchinson)于1926年和1934年在其《有花植物科志》I、II中所建立的系统。在1973年修订的第三版中,共有111目,411科,其中双子叶植物82目,342科,单子叶植物29目,69科。
哈钦松系统认为多心皮的木兰目、毛茛目是被子植物的原始类群,但过分强调了木本和草本两个来源,认为木本植物均由木兰目演化而来,草本植物均由毛茛目演化而来,结果使得亲缘关系很近的一些科在系统位置上都相隔很远,如草本的伞形科和木本的山茱萸科、五加科;草本的唇形科和木本的马鞭草科等,这种观点亦受到现代多数分类学家所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