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简述多环芳烃在环境的来源,迁移和转化。

题目

请简述多环芳烃在环境的来源,迁移和转化。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来源:1)天然来源
2)人为来源
迁移和转化:1)高温过程形成的PAH大多随烟尘、废气被排入到大气中。
2)和各种类型的固体颗粒物及气溶胶结合在一起。
3)进行干、湿沉降等都受其粒径大小、大气物理和气象条件的支配。
4)多环芳烃在紫外光(300nm)照射下很易光解和氧化。
5)多环芳烃也可以被微生物降解。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要说明食品中多环芳烃和B(a)P的来源及其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食品中多环芳烃和B(a)P的主要来源有:
(1)食品在用煤、炭和植物燃料烘烤或熏制时直接受到污染;
(2)食品成分在高温烹调加工时发生热解或热聚反应所形成;
(3)植物性食品可吸收土壤、水和大气中污染的多环芳烃;
(4)食品加工中受机油和食品包装材料等的污染,在柏油路上晒粮食使粮食受到污染;
(5)污染的水可使水产品受到污染;
(6)植物和微生物可合成微量多环芳烃。
预防措施:
(1)防止污染、改进食品加工烹调方法;
(2)去毒,用吸附法可去除食品中的一部分B(a)P,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食品也能降低其B(a)P含量。
(3)制定食品中允许含量标准。我国的卫生标准(GB7104-1994)规定,烧烤或熏制的动物性食品,以及稻谷、小麦、大麦中B(a)P含量应≤5mg/kg,食用植物油中B(a)P含量应≤10mg/kg。

第2题:

食品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及控制措施。


正确答案: 来源:
(1)熏烟
(2)脂肪热聚合
(3)有机物焦化
(4)生活垃圾的焚烧、抽香烟、居室烧煤取暖、沥青马路的制造及路面上晒粮食、打扫烟囱等均可能直接或间接接触到这类污染物。
控制措施:
(1)使用原料与火焰直接接触的烹调法。
(2)要防止焦化。
(3)炊事人员在烹调时要使厨房通风良好,不用有烟煤作为燃料。
(4)日常生活中少吸烟,不吸焦油含量高的香烟。
(5)废旧报纸的油墨中含有多环芳烃,不能用来包装食品。

第3题:

简述食品中多环芳烃的来源。


正确答案:

第4题:

下列烃类裂解时,乙烯收率由高到低的次序是()

  • A、烷烃>单环芳烃>环烷烃>多环芳烃
  • B、烷烃>环烷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
  • C、环烷烃>烷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

正确答案:B

第5题:

简要说明食品中多环芳烃的来源及其预防措施。


正确答案: 食品中多环芳烃的主要来源有:
(1)食品在用煤、炭和植物燃料烘烤或熏制时直接受到污染;(2)食品成分在高温烹调加工时发生热解或热聚反应所形成;(3)环境污染:植物性食品可吸收土壤、水和大气中污染的多环芳烃,污染的水可使水产品受到污染;
(4)沥青、油墨、石蜡油污染:食品加工中受机油和食品包装材料等的污染,在柏油路上晒粮食使粮食受到污染;(5)植物和微生物可合成微量多环芳烃预防措施:(1)防止污染、改进食品加工烹调方法;
(2)去毒,用吸附法可去除食品中的一部分,用日光或紫外线照射食品也能降低其含量。
(3)制定食品中允许含量标准。卫生标准规定,烧烤或熏制

第6题:

下列烃类裂解时,乙烯收率由高到低的次序是()。

  • A、烷烃>单环芳烃>环烷烃>多环芳烃
  • B、烷烃>环烷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
  • C、环烷烃>烷烃>单环芳烃>多环芳烃
  • D、环烷烃>单环芳烃>烷烃>多环芳烃

正确答案:B

第7题:

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水和废水中多环芳烃的方法原理。


正确答案: 用环已烷萃取水中多环芳烃(PAHs),萃取液通过弗罗里硅土柱,PAHs被吸附在柱上,用丙酮和二氯甲烷混合溶剂洗脱PAHs,之后用具有荧光或紫外检测器的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

第8题:

为什么多环芳烃在空气中是以蒸气与颗粒物共存

A.多环芳烃沸点很高,在空气中易凝结成颗粒物

B.常温下颗粒物表面饱和蒸气压相对高些

C.多环芳烃易挥发

D.多环芳烃易分解成小分子蒸气

E.多环芳烃蒸气扩散慢


正确答案:AB

第9题:

为什么多环芳烃在空气中是以蒸气与颗粒物共存()。

  • A、多环芳烃沸点很高,在空气中易凝结成颗粒物
  • B、常温下颗粒物表面饱和蒸气压相对高些
  • C、多环芳烃易挥发
  • D、多环芳烃易分解成小分子蒸气
  • E、多环芳烃蒸气扩散慢

正确答案:A,B

第10题:

食品中多环芳烃污染的来源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原料污染例:烟尘污染
②烹调方法例:熏烟
③直火烤制脂肪热聚形成
④有机物焦化例:烧焦、煮焦、炸焦
⑤焦油、油墨来自于不卫生的包装纸的迁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