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补缺失数据的原则是使补上缺失的数据之后,所得到的()。常用的数

题目

弥补缺失数据的原则是使补上缺失的数据之后,所得到的()。常用的数据变换方式有()、反正弦变换和()。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对于不完整的数据,例如一些应该有的信息缺失,如信息缺失、主表与明细表不能匹配等,应进行()。

A、数据清洗

B、数据抽取

C、数据转换

D、数据更新


参考答案:A

第2题:

常见的数据质量问题包括()。

A.噪声

B.离群值

C.数据缺失

D.数值重复


正确答案:ABCD

第3题:

利用间接来源的统计数据,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

A.评估数据可用价值

B.按照需要进行取舍

C.弥补缺失数据

D.数据来源要方便他人查找核对

E.注意指标计算方法是否具有可比性


正确答案:ACDE
解析:利用间接来源的统计数据,必须注意的问题有:①要评估第二手数据的可用价值;②要注意指标的含义、口径、计算方法是否具有可比性,避免误用和滥用;③注意弥补缺失数据和进行质量检查;④引用统计数据时,一定要注意数据来源,既方便他人查找核对,也是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和知识产权的要求。

第4题:

根据题意,指出图9-10(A)中缺失的数据流的名称,并指出该数据流的起点和终点。


正确答案:起点:库存配件终点:确定顾客订单。 起点:库存配件终点:制作的销售及库存情况表。 提货单起点:更新库存终点:顾客。 到货通知起点;采购终点:缺到货对照。
起点:库存配件,终点:确定顾客订单。 起点:库存配件,终点:制作的销售及库存情况表。 提货单,起点:更新库存,终点:顾客。 到货通知,起点;采购,终点:缺到货对照。 解析:分层数据流图时刻牢记父图与子图平衡原则。对这种数据流缺失题目,认真对照父图与子图就可得出答案。另外,还要注意与文件的交互,包括错误数据流大多也是出在此。
根据题述,图9-11A是加工1的细化图,加工1在图9-10中,认真对照其输入输出数据流。发现缺失数据流“提货单”和“到货通知”,进一步确定数据流的起点和终点。“提货单”是输出数据流,起点应为加工“更新库存”,其终点自然是“客户”;“到货通知”是输入数据流,终点应为加工“缺到货对照”,起点应为加工“采购”。
另外,确定顾客订单时,需要检查库存配件,因此应有文件“配件库存”到加工1.2的数据流。同理,也应有文件“配件库存”到加工1.4的数据流。

第5题:

超窗数据的采集原则是()。

A、尽力获取数据、真实记录超窗数据

B、视严重程度而定,超窗不严重就采集,超窗严重就缺失

C、尽量采集疗效分析数据

D、超窗数据缺失,不再采集


答案:A

第6题:

若处理调查数据时发现有缺失数据,且样本量很大,有缺失数据的个案比例较小,有缺失数据的个案与无缺失数据的个案在分布上无显著差异时,可以( )。

A. 将有缺失的个案整个删除

B. 将有缺失的个案保留,仅在计算时删除相应变量的缺失值

C. 使用均值代替、回归估计、随机抽取、最近距离确定等方法代替缺失值

D. 通过对调查中的回答数据使用加权因子,对数据进行调整,减少缺失值的影响


参考答案:A

第7题:

在内评体系的模型搭建过程,如遇到数据缺失,可尝试从以下()层次处理缺失数据。

A.若指标自身缺失,可尝试通过分子、分母计算加工得到

B.若非核心子科目缺失,则可剔除后近似计算

C.若核心子科目缺失,则可通过上一年的数字进行填充

D.若连续年份的数字也缺失,可忽略


答案:ABC

第8题:

利用间接来源的统计数据,需要注意的问题有( )。

A.评估数据可用价值

B.按照需要进行取舍

C.弥补缺失数据

D.注明数据来源

E.注意指标的计算方法是否具有可比性


正确答案:ACDE
解析:利用间接来源的统计数据,必须注意的问题有:①要评估第二手数据的可用价值;②要注意指标的含义、口径、计算方法是否具有可比性,避免误用和滥用;③注意弥补缺失数据和进行质量检查;④引用统计数据时,一定要注意数据来源,既方便他人查找核对,也是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和知识产权的要求。

第9题:

对于脱落/缺失数据的应对,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在方案或者SAP中提前考虑缺失数据的处理

B、医学监查,数据审核,统计师参与判断受试者,能否进入最终的分析集

C、在统计分析时候,根据缺失数据的缺失机制,考虑数据的填补规则

D、基于原方案的设计,揭盲后评价追加样本量


答案:C

第10题:

该房屋租赁服务系统第0层数据流图(见图5-11)中缺失了一些数据流,请指出所缺失数据流的名称、起点和终点。


正确答案:这也是一道要求读者掌握分层DFD父图与子图平衡原则和输入/输出平衡原则的综合分析题。本题的解答思路如下。 ①结合[问题1]的分析结果可知在图5-10中与外部实体“租赁者”相关的输入/输出数据共有5条(即租赁者信息、待租赁房屋列表、看房请求、看房通知和查询房屋请求)而在图5-11中与外部实体“租赁者”相关的输入/输出数据仅画出了3条(即待租赁房屋列表、看房通知和查询房屋请求)缺少了“租赁者信息”和“看房请求”这两条数据流。 ②由题干给出的关键信息“登记租赁者信息:所有想通过该系统租赁房屋的租赁者必须首先在系统中登记个人信息……这些信息都保存在租赁者信息文件中”可知在图5-11中应有一条“租赁者信息”数据流从外部实体“租赁者”输入到处理“3 登记租赁者信息”然后再将租赁者的相关信息保存到数据存储“租赁者信息文件”中。 ③由题干给出的关键信息“租赁房屋:已经登记……一旦租赁者从中找到合适的房屋就可以提出看房请求。系统会安排租赁者与房主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并将见面信息(包含见面双方的基本信息)通知租赁者和房主。对于每次看房系统会生成一条看房记录并将其写入看房记录文件中”可知在图5-11中应有一条“看房请求”数据流从外部实体“租赁者”输入到处理“5 安排租赁者看房”然后再将看房记录保存到数据存储“看房记录文件”中。 同时注意到“将见面信息(包含见面双方的基本信息)通知租赁者和房主”这一关键信息见面双方的基本信息也被包含在“见面信息”中安排见面时需要查询租赁者信息文件和房主信息文件以获得双方的基本信息并将见面信息通知双方因此在图5-11中应有一条“查询租赁者信息”数据流从处理“5 安排租赁者看房”输出到数据存储“租赁者信息文件”;在图5-11中还应有一条“查询房主信息”数据流从处理“5 安排租赁者看房”输出到数据存储“房主信息文件”。 ④同理在图5-10中与外部实体“房主”相关的输入/输出数据共有6条而在图5-11中与外部实体“房主”相关的输入/输出数据仅画出了5条即缺少了数据流“变更房屋状态请求”。 ⑤由题干给出的关键信息“变更房屋状态:当租赁者与房主达成租房或退房协议后房主向系统提交变更房屋状态的请求。系统将根据房主的请求修改房屋信息文件”可知在图5-11中应有一条“变更房屋状态请求”数据流从外部实体“房主”输入到处理“6 变更房屋状态”。
这也是一道要求读者掌握分层DFD父图与子图平衡原则和输入/输出平衡原则的综合分析题。本题的解答思路如下。 ①结合[问题1]的分析结果可知,在图5-10中与外部实体“租赁者”相关的输入/输出数据共有5条(即租赁者信息、待租赁房屋列表、看房请求、看房通知和查询房屋请求),而在图5-11中与外部实体“租赁者”相关的输入/输出数据仅画出了3条(即待租赁房屋列表、看房通知和查询房屋请求),缺少了“租赁者信息”和“看房请求”这两条数据流。 ②由题干给出的关键信息“登记租赁者信息:所有想通过该系统租赁房屋的租赁者,必须首先在系统中登记个人信息……这些信息都保存在租赁者信息文件中”可知,在图5-11中应有一条“租赁者信息”数据流从外部实体“租赁者”输入到处理“3 登记租赁者信息”,然后再将租赁者的相关信息保存到数据存储“租赁者信息文件”中。 ③由题干给出的关键信息“租赁房屋:已经登记……一旦租赁者从中找到合适的房屋,就可以提出看房请求。系统会安排租赁者与房主见面的时间和地点,并将见面信息(包含见面双方的基本信息)通知租赁者和房主。对于每次看房,系统会生成一条看房记录并将其写入看房记录文件中”可知,在图5-11中应有一条“看房请求”数据流从外部实体“租赁者”输入到处理“5 安排租赁者看房”,然后再将看房记录保存到数据存储“看房记录文件”中。 同时注意到“将见面信息(包含见面双方的基本信息)通知租赁者和房主”这一关键信息,见面双方的基本信息也被包含在“见面信息”中,安排见面时需要查询租赁者信息文件和房主信息文件以获得双方的基本信息,并将见面信息通知双方,因此在图5-11中应有一条“查询租赁者信息”数据流从处理“5 安排租赁者看房”输出到数据存储“租赁者信息文件”;在图5-11中还应有一条“查询房主信息”数据流从处理“5 安排租赁者看房”输出到数据存储“房主信息文件”。 ④同理,在图5-10中与外部实体“房主”相关的输入/输出数据共有6条,而在图5-11中与外部实体“房主”相关的输入/输出数据仅画出了5条,即缺少了数据流“变更房屋状态请求”。 ⑤由题干给出的关键信息“变更房屋状态:当租赁者与房主达成租房或退房协议后,房主向系统提交变更房屋状态的请求。系统将根据房主的请求,修改房屋信息文件”可知,在图5-11中应有一条“变更房屋状态请求”数据流从外部实体“房主”输入到处理“6 变更房屋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