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重汽车变速箱齿轮选用20CrMnTi钢制造,其工艺路线是:下料

题目

载重汽车变速箱齿轮选用20CrMnTi钢制造,其工艺路线是:下料→锻造→渗碳→预冷淬火→低温回火→机加工→正火→喷丸→磨齿。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错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重载汽车变速箱齿轮选用20CrMnTi钢制造,其工艺路线为: 下料→锻造→正火→机加工→渗碳→预冷淬火→低温回火→喷丸精磨 说明各热处理工序的目的,并写出齿轮使用状态组织。


正确答案: 正火:消除锻造缺陷,细化晶粒,调整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渗碳:提高表面的含碳量,为获得表面高硬度和高耐磨性作准备
预冷淬火:表面获得高硬度、高耐磨性的马氏体,为回火作准备
低温回火:降低脆性,消除淬火应力,稳定组织,表面保持高硬度和高耐磨性。
组织:表层:高碳M+A’+粒状碳化物 心部:低碳M+F(淬透),低碳M+F+T(未淬透)

第2题:

20CrMnTi是制造齿轮用钢,一般经渗碳淬火后使用。()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变速箱齿轮工艺路线:下料→锻造→正火→机械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精机械加工。

  • A、喷丸处理
  • B、表面热处理
  • C、镀铬处理
  • D、喷涂处理

正确答案:A

第4题:

某机床变速箱齿轮选用40Cr钢制造,而某汽车齿轮选用20CrMnTi钢制造。请回答下列问题:两种齿轮经过热处理后,在力学性能和经济性方面有何区别?


正确答案:经热处理以后,20Cr Mn Ti 齿轮比40Cr齿轮的冲击韧性和耐磨性都高,但材料及热处理的成本,也更高。

第5题:

某汽车齿轮选用20CrMnTi材料制作,其工艺路线如下:下料——锻造——正火①切削加工——渗碳②淬火③低温回火④喷丸——磨削加工。请分别说明上述①、②、③和④项热处理工艺的目的及组织。


正确答案: 1正火:对于低、中碳的亚共析钢而言,正火的目的是调整硬度,便于切削加工,细化晶粒,提高力学性能,为淬火作组织准备,消除残作内应力,防止在后续加热或热处理中发生开裂或形变。使用组织为:铁素体加索氏体。
2渗碳:提高工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其疲劳强度,同时保持工件心部良好的韧性和塑性。使用组织:表层为高碳回火马氏体+颗粒碳化物+少量残余奥氏体,心部为低碳回火马氏体+铁素体。
3淬火:获得马氏体组织,提高工件的硬度,获得相应的力学性能。使用组织:淬火马氏体。
4低温回火:减少或消除淬火内应力,稳定工件尺寸,获得工艺所要的力学性能。使用组织:回火马氏体。

第6题:

C618机床变速箱齿轮选用45钢制造,其工艺路线为: 下料→锻造→正火→粗加工→调质→精加工→高频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精磨。 说明各热处理工序的目的和各热处理后的组织。


正确答案: 正火:获得珠光体基体或大部分为珠光体,细化组织,提高强度和耐磨性,为淬火作准备。
去应力退火:消除:铸造成型产生的残余内应力
轴颈表面淬火:为提高轴颈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获得马氏体基体组织
低温回火:降低脆性,消除淬火应力,稳定组织,表面保持高硬度和高耐磨性。

第7题:

某机床变速箱齿轮选用40Cr钢制造,而某汽车齿轮选用20CrMnTi钢制造。请回答下列问题:上述两种齿轮各应采用什么最终热处理?


正确答案:20Cr Mn Ti齿轮采用渗碳,淬火+低温回火;40Cr齿轮采用调质—淬火+低温回火。

第8题:

某机床变速箱齿轮选用40Cr钢制造,而某汽车齿轮选用20CrMnTi钢制造。请回答下列问题:为什么两种齿轮选材不同?


正确答案:因为机床齿轮工作较平稳,性能要求相对较低,而汽车变速箱齿轮,冲击较大,性能要求较高,所以选材和热处理不同。

第9题:

制造汽车、拖拉机变速箱齿轮,齿面硬度要求58-62HRC,心部要求30-45HRC,Ak:40-50J,从下列材料中选择合适的材料(35,40,40Cr,20CrMnTi,60Si2Mn,1Cr18Ni9Ti);根据所选材料拟订加工工艺路线;说明每一步热处理的作用。


正确答案:1.20CrMnTi。
2.下料→锻造→正火(退火)→粗加工→渗碳+淬火+低温回火→精加工
3.正火(退火):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渗碳+淬火+低温回火:提高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保证心部良好的韧性。

第10题:

C618机床变速箱齿轮选用45钢制造,其工艺路线为:下料→锻造→正火→粗机加工→调质→精机加工→高频表面淬火→低温回火→精磨。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