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实验动物机体中维生素A的作用。

题目

简述实验动物机体中维生素A的作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肉鸡腹水综合征的发病机理主要与()

  • A、动物机体缺氧有关
  • B、动物机体红细胞减少有关
  • C、动物机体代谢减慢有关
  • D、动物机体硒和维生素E缺乏有关
  • E、动物缺乏运动有关

正确答案:A

第2题:

实验动物感染寄生虫后,不仅虫体对动物机体造成一定的损害,而且动物机体也对虫体产生相应的反应,使得动物机体的生理、生化以及免疫学指标发生改变,进而影响到实验结果。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简述动物实验中的生物危害。


正确答案: 1.实验人员接触被微生物感染的实验动物。
2.饲养动物将接种的病原体通过呼吸、粪和尿等途径排出体外,污染环境,若实验人员防护或操作不当,会因接触污染物而感染。
3.实验研究的野生动物也可携带人畜共患病原微生物,对人类产生严重威胁
4.实验动物在运输过程中感染病毒,而实验室未对动物彻底隔离观察和检测就直接进入实验,可能引起实验室污染及对实验人员危害。

第4题:

简述影响动物实验和屏障动物实验室的环境因素。


正确答案: 影响动物实验和屏障动物实验室的环境因素:
1、气候因素:温度、湿度、气流、风速等;
2、物理化学因素:光照、噪音与振动、氧、二氧化碳、氨、粉尘、消毒剂等;
3、居住因素:包括房屋、笼具、垫料、饮水给料设施等;
4、营养因素:饲料、饮水等;
5、生物因素-同种生物因素与异种生物因素:同种生物因素包括社会地位、势力范围、咬斗、饲养密度等,异种生物因素包括微生物及其他生物等;
5、人为因素:建筑设施维护、饲养管理、实验操作等。

第5题:

简述实验动物与实验用动物的区别?


正确答案:验动物:是指经人工饲养、繁育,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及寄生虫实行控制、遗传背景明确或者来源清楚,应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和检定以及其它科学实验的动物。
而实验用动物:是指用于科学实验的所有动物,包括实验动物,也包括野生动物、经济动物和伴侣动物。

第6题:

维生素D3动物体内,首先必须在肝脏中羟化为25-OH-D3,然后进入肾脏,转化为活性的(),才能对机体发挥其生理作用。


正确答案:1,25-(OH)2D3

第7题:

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和T细胞在免疫中的作用,研究人员设计实验方案如下: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①实验原理: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病毒进入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B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并产生相应的();当相同病毒再次入侵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②实验过程: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实验组的处理:接种(),一段时后再接种等量病毒。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③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及存活率。


正确答案: ①抗体;
②接种病毒;疫苗(含疫苗接种物);不同浓度的病毒疫苗;
③发病率

第8题:

实验证明具有抗动物不育作用的维生素是()。

  • A、烟酸
  • B、泛酸
  • C、叶酸
  • D、维生素E
  • E、维生素K

正确答案:D

第9题:

简述胚胎生物技术在实验动物中的意义。


正确答案: 胚胎移植是指将一头动物的早期胚胎从其体内取出,移植到另一个同种并且生理状态相同的雌性动物体内,使之继续妊娠发育为新个体的技术。目前已进入产业化阶段,胚胎移植在实验动物中应用,具有以下意义:
(1)生产SPF动物;
(2)生产种用动物;
(3)用于实验动物培育,加快遗传进展;
(4)保存品种资源,建立基因库;
(5)用胚胎进行国际间交流;

第10题:

简述实验动物的用途。


正确答案: (1)生物医学方面。
(2)制约和化学工业方面。
(3)生物制品方面。
(4)轻工业与食品工业方面。
(5)畜牧科学方面。
(6)环保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