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从土壤中得到能降解和利用苯酚作为碳源的细菌纯培养物?

题目

如何从土壤中得到能降解和利用苯酚作为碳源的细菌纯培养物?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如何从士壤中分离得到一个微生物的纯培养体?


答案:首先要根据分离对象选择适宜的培养基。若要分离真菌应选用马丁-孟加拉红选择培养基:若要分离细菌应选用牛肉音蛋白胨培养基;若要分离放线菌应选用高氏培养基。
土样采回来后,用常规的十倍稀释分离法进行稀释分离,若分离细菌,一般稀至10-8,若分离放线菌,一般稀至10-6;若分离真菌,一般稀至10-4。取最后三个稀释度倒平板获得单个菌落。
将平板上出现的单菌落转接斜面培养,同时镜检菌体的纯度,若不纯,应将培养的单菌落斜面再次进行稀释分离。倒平板获得单菌落,转接斜面培养,同时镜检菌体的纯度。反复几次直到得到菌体单一的单菌落方可认为是某一微生物的纯培养体。

第2题:

配制化能异养型微生物所需培养基时,除加入有机物作为碳源物质外,是否还需专门加入作为能源的物质?为什么?


正确答案:
化能异养型微生物可利用有机物氧化产生的能量满足机体生长所需。
在这里有有机物既充当碳源物质又充当能源物质,是为双功能营养物。

第3题:

基因表达中的诱导现象是指

A、阻遏物的生成

B、细菌利用葡萄糖作碳源

C、细菌不用乳糖作碳源

D、由底物的存在引起代谢底物的酶的合成

E、细菌营养过剩


参考答案:D

第4题:

柠檬酸盐试验阳性,是因为细菌能利用柠檬酸盐作为唯一的碳源。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在微生物学中,在人为规定的条件下培养、繁殖得到的微生物群体称为培养物,其中只有()培养物能较好地被研究、利用和重复结果。


正确答案:

第6题:

基因表达中的诱导现象是指

A.阻遏物的生成

B.细菌利用葡萄糖作碳源

C.细菌不用乳糖作碳源

D.由底物的存在引起代谢底物的酶的合成

E.低等生物可以无限制地利用营养物


正确答案:D

第7题:

如果要从环境中分离得到能利用苯作为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纯培养物,你该如何设计实验?


正确答案: (1)从苯含量较高的环境中采集土样或水样;
(2)配制培养基,制备平板,一种仅以苯作为唯一碳源(A),另一种不含任何碳源作为对照(B);
(3)将样品适当稀释(十倍稀释法),涂布入平板;
(4)将平板置于适当温度条件下培养,观察是否有菌落产生;
(5)将A平板上的菌落编号并分别转接至B平板,置于相同温度条件下培养(在B平板上生长的菌落是可利用空气中CO2的自养型微生物);
(6)挑取在A乎板上生长而不在B平板上生长的菌落,在一个新的A平板上划线、培养.获得单菌落,初步确定为可利用苯作为碳源和能源的微生物纯培养物;
(7)将初步确定的目标菌株转接至以苯作为惟一碳源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摇瓶发酵实验,利用相应化学分析方法定量分析该菌株分解利用苯的情况。

第8题:

细菌通过分离过程,获得的某种细菌的纯培养物,称做一“株”该种细菌。保存这种纯培养物以备利用,所保存的培养物称为该种细菌的( )。

A、菌株

B、菌培养物

C、菌种

D、菌属

E、菌型


参考答案:C

第9题:

基因表达中的诱导现象指的是()。

  • A、由底物的存在引起代谢底物的酶的合成
  • B、阻遏物的生成
  • C、细菌不用乳糖作碳源
  • D、细菌利用葡萄糖作碳源
  • E、细菌营养过剩

正确答案:A

第10题:

能够利用利用现成有机物中碳源和能源生长的细菌叫()型细菌。

  • A、光能自养
  • B、化能自养
  • C、光能异养
  • D、化能异养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