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和生理意义。

题目

说明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和生理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心电监护仪心电波形的观察要点有:()

  • A、观察心电图是否有P波,P波是否规则出现,形态.高度和宽度有无异常。
  • B、观察QRS波形是否正常,有无漏搏。
  • C、观察ST段有无抬高或者降低,如有异常发现及时行床边心电图检查以明确有无心肌缺血或心肌梗死的发生。
  • D、观察T波是否正常;
  • E、注意有无异常波形出现;根据病情需要设置报警范围。

正确答案:A,B,C,D,E

第2题:

简述正常心电图的波形组成和各波的意义?


正确答案: (1)、组成:正常的心电图由P、Q、R、S、T等波组成,此外尚有U波与P-R段,S-T段等。
(2)各波的意义
P.波:是反映左、右两心房除极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波形
P.R段:是反映激动由心房传至心室的过程
Q.RS波群:是反映左、右心室除极过程中电位变化的综合波形
S.T段:代表左、右心室除极完毕之后到复极,再度在体表产生电位差之前的一段时间
T.波:是反映心室肌复极过程中电位变化的波形
U.波:它可能代表心肌激动的“激后电位”

第3题:

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参考答案:1.P波:前1/3代表右心房除极,中1/3代表右左心房共同除极,后1/3代表左心房除极。P波在肢体导联呈钝圆形,有时有轻度切迹成双峰,双峰间距~V直立,这是窦性P波的标志,Ⅲ、aVL导联P波方向不定,V导联的P波可呈双向。P波的宽度(时间)0.20s表示有房室传导障碍,它与年龄及心率快慢有关,老年人P-R间期可轻度延长,但不超过0.22s。测定P-R间期应选择P波最宽,QRS波群起点清楚的导联。3.QRS波群:代表全部心室肌除极的电位变化。(1)时间:自QRS综合波的开始至终末。正常人为0.06~0.10s,最宽不超过0.11s。(2)波形和振幅:正常人V、V导联多呈rS型,RV,≤1.0mV,V至VR波逐渐增高,S波逐渐减小,R/S的比值逐渐增大。V小于1,V大于1。RV≤2.5mV,RaVR≤0.5mV,RaVL0.12s,表示室内传导障碍。QRS波群振幅超过上述指标,考虑左或右心室肥厚,若肢体导联的每个QRS波群(R+S或Q+R)电压的绝对值都小于0.5mV或每个胸导联QRS波群电压的绝对值都不超过0.8mV,称为低电压,常见于心包积液、肺气肿、甲状腺功能低下和肥胖人。(3)Q波:正常Q波振幅不超过同导联R波的1/4,时间不超过0.04s。V、V导联不应有Q波,但可以呈QS型,V、V导联经常可见到正常范围的Q波。aVR导联可呈QS或QR型,如在其他导联出现超过正常范围的过深、过宽的Q波,称为异常Q波,常见于心肌梗死。J点:QRS波群的终末部分与S-T段起始之交接点,称为J点。通常J点上下偏移不超过1mm,大多在电位线上,可随S-T段的偏移而移位。4.S-T段:自QRS波群的终点至T波起点间的线段,代表心室除极终了至心室开始复极这一短暂时间,这时心室肌无电位变化,S-T段为一等电位线,但可有轻度向上或向下偏移。正常人S-T段压低在R波为主的导联上不应超过0.5mm(即0.5mV);而S-T段抬高除V-V导联可抬高3mm(0.3mV)外,其余导联不应超过1mm(0.1mV)。S-T段正常时限为0.05~0.15s,低钙血症时延长,高钙血症时缩短。5.T波:代表心室复极时的电位改变,是S-T段后出现的一个圆钝、占时较长的波。(1)形状:T波可有多种不同形状,其中直立T波其近支的坡度较远支为小,使波形不对称。如两支对称,是异常现象。(2)方向:正常T波的方向多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一致,在Ⅰ、Ⅱ、V~V导联直立,aVR导联倒置。Ⅲ、aVL、aVF、V~V导联可以直立,双向或倒置,但若V导联直立,V导联就不应倒置。(3)振幅:胸前导联中,T波较高,可高达1.2~1.5mV,V的T波不超过0.4mV。在R波为主的导联上,T波不应低于R波的1/10。6.Q-T间期:从QRS波群起点至T波终了,代表心室肌除极和复极全过程所需的时间,Q-T间期的长短与心率的快慢有密切关系,心率越快,Q-T间期越短,反之则越长。因为Q-T间期受心率的影响很大,所以常用校正的Q-T间期,即Q-Tc=实测Q-TR-R。Q-Tc就是R-R间期为1s(心率60次/分)时的Q-T间期。正常Q-Tc的最高值为0.44s,超过此限即为延长。7.u波是在T波后0.02~0.04s出现的小波,其方向一般与T波一致,振幅很小,一般在胸导联(尤其在V)较清楚,可达0.2~0.3mV。u波明显增高常见于血钾过低,u波倒置可见于高血钾和心肌缺血等。

第4题:

正常红细胞的形状有何生理意义?


正确答案:正常红细胞呈中央薄、周边厚的双凹园碟状。
该形状使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值增大,有较强的可塑性,红细胞可通过较小的毛细血管或血窦,而不致破裂。
红细胞表面积与体积比值越大,悬浮稳定性越高。
双凹园碟形使中央细胞膜至细胞内部距离变短,对O2、CO2运输极为有利。

第5题:

副性征有何生理意义?举例说明?


正确答案: 副性征的生理意义是可依据它来鉴别鱼类的雌雄,如表皮细胞角质化形成的珠星,一般分布在吻部,鳃盖、胸、臀鳍条上,雄性个体表现明显;有些鱼类雄性个体在生殖季节出现色彩,即婚姻色;此外,雌雄同龄个体大小之别、形态差异、鳍的形状、鳞片的区别等都是副性征,可用来区别雌雄。

第6题:

简述心电图各波形意义及运动员安静时的心电图特点。


正确答案:P波表示左右心房去极化;
QRS波群表示左右心室先后去极化;
T波表示心室肌复极化;
P—R(P-Q)间期表示从心房去极化到心室去极化所需时间;
S—T段:心室去极化完毕,到复极化尚未开始时,心室各部位之间无电位差;
Q—T间期:心室开始兴奋,去极化到全部复极所需时间
运动员安静时心电图特点为P—R间期延长,表示窦性心动过缓。

第7题:

何谓Bohr效应?说明其发生的机理及生理意义。


正确答案:(1)Bohr效应:血液pH对Hb与O2亲和力的影响称为Bohr效应。
(2)Bohr效应的发生机制与pH改变引起Hb构象改变有关。即当H+浓度增加或PCO2增加时,可促进Hb的a链氨基端缬氨酸的氨基和a链122、β链146组氨酸残基的异咪唑基与H+结合,使其带正电荷,从而促进盐键的形成,使Hb变成T型(紧密型)结构,导致Hb对O2的亲和力降低。反之,盐键断裂,Hb变成R型(松弛型),增大了Hb对O2的亲和力。
(3)Bohr效应具有重要生理意义:当血液流经肺部时,CO2从血液向肺泡扩散,血液PCO2下降,[H+]也降低,均使Hb对O2的亲和力增加,氧离曲线左移,在任一PO2下Hb氧饱和度增加,血液运氧量加大;当血液流经组织时,CO2从组织进入血液,血液PCO2和[H+]升高,Hb对O2亲和力降低,曲线右移,促进HbO2解离向组织释放更多的O2

第8题:

简述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


参考答案:正常心电图的波形及其生理意义:
(1)P波:是代表左右心房的去极化。
(2)QRS波群:代表左右心室去极化。
(3)T波:反映心室复极过程中的电位变化。
(4)PRIüJ期(或PQ间期):代表由窦房结产生的兴奋经心房、房室交界和房室束传到心室,并引起心室开始兴奋所需要的时间,也称为房室传导时间。房室传导阻滞时,PR间期延长。
(5)QT间期:代表心室开始兴奋去极化到完全复极到静息状态的时间。
(6)STA:代表心室已全部处于去极化状态,各部分之间无电位差,曲线回到基线水平。

第9题:

试举例说明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在生理功能活动调节中的意义。


正确答案: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调整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反的方向改变,称为负反馈。人体内的负反馈极为多见,在维持机体生理活动的稳态中具有重要意义。动脉血压的压力感受性反射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当动脉血压升高时,可通过反射抑制心脏和血管的活动,使心脏活动减弱,血管舒张,血压便回降;相反,而当动脉血压降低时,也可通过反射增强心脏和血管的活动,使血压回升,从而维持血压的相对稳定。
受控部分发出的反馈信息促进与加强控制部分的活动,最终使受控部分的活动朝着与它原先活动相同的方向改变,称为正反馈。正反馈的意义在于产生“滚雪球”效应,或促使某一生理活动过程很快达到高潮并发挥最大效应。如在排尿反射过程中,当排尿发动后,由于尿液进入后尿道并刺激此处的感受器,后者不断发出反馈信息进一步加强排尿中枢的活动,使排尿反射一再加强,直至尿液排完为止。
控制部分在反馈信息尚未到达前已受到纠正信息(前馈信息)的影响,及时纠正其指令可能出现的偏差,这种自动控制形式称为前馈。如在寒冷环境中,当体温降低到一定程度时,便会刺激体温调节中枢,使机体的代谢活动加强,产热增加,同时皮肤血管收缩,使体表散热减少,于是体温回升。这是负反馈控制。但实际上正常人的体温是非常稳定的。因为除上述反馈控制外,还有前馈控制的参与,人们可根据气温降低的有关信息,通过视、听等感受器官传递到脑,脑就立即发出指令增加产热活动和减少机体散热。这些产热和散热活动并不需要等到寒冷刺激使体温降低以后,而是在体温降低之前就已经发生。条件反射也是一种前馈控制。

第10题:

何谓乳酸循环?说明乳酸循环的生理意义。


正确答案:乳酸循环是指将肌肉内的糖原和葡萄糖通过糖酵解生成乳酸,乳酸进入血中运输至肝,在肝内乳酸异生成葡萄糖并弥散入血,释放入血中的葡萄糖又被肌肉摄取利用,构成的循环过程成为乳酸循环。
其生理意义为:
I.肌肉生成乳酸在肝中异生成葡萄糖氧化分解,利用乳酸碳架氧化产能,避免乳酸损失。
II:防止乳酸堆积造成酸中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