钨的红限波长是230nm,用波长为180nm的紫外光照射时,从表

题目

钨的红限波长是230nm,用波长为180nm的紫外光照射时,从表面逸出的电子的最大动能为()eV。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荧光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吸收可见一紫外光后发射的

A、X-射线来进行分析

B、磷光来进行分析

C、红外光来进行分析

D、波长较照射光波长为长的光进行分析

E、波长较照射光波长为短的光进行分析


参考答案:D

第2题:

荧光是指当用一定波长的紫外光或可见光照射某一物质时,此物质会在短时内发射出

A.波长较照射光波长为短的光
B.波长较照射光波长为长的光
C.波长与照射光波长相等的光
D.波长较磷光波长为长的光
E.波长与磷光波长相等的光

答案:B
解析:
荧光是分子吸收了一定的紫外光或可见光后,基态分子跃迁到激发单线态各个不同能级,经过振动弛豫掉到第一激发态的最低振动能级,在返回基态时放出的光量子。由于在振动弛豫过程中损失了部分能量,所以荧光的能量小于原来吸收的紫外光或可见光的能量,即发射荧光的波长较照射光波长长。

第3题:

荧光是指当用一定波长的紫外光或可见光照射某一物质时,此物质会在短时间内发射出( )。

A.波长较照射光的波长为短的光

B.波长较照射光的波长为长的光

C.波长与照射光波长相等的光

D.波长较磷光波长为长的光

E.波长较磷光波长相等的光


正确答案:B

第4题:

荧光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吸收可见-紫外光后发射的哪种进行分析

A.X-射线
B.磷光
C.红外光
D.波长较照射光波长为长的光
E.波长较照射光波长为短的光

答案:D
解析:
荧光的能量小于激发光能量,波长比激发光波长更长。

第5题:

氢原子能级如图 5 所示, 当氢原子从 n=3 跃迁到 n=2 的能级时, 辐射光的波长为 656nm。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 氢原子从 n=2 跃迁到 n=l 的能级时, 辐射光的波长大于 656nm
B. 用波长为 325nm 的光照射, 可使氢原子从 n=1 跃迁到 n=2 能级
C. 一群处于 n=3 能级上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最多产生两种谱线
D. 用波长为 633nm 的光照射时, 不能使氢原子从 n=2 跃迁到 n=3 能级

答案:D
解析:

第6题:

荧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受可见或紫外光照射后物质受激发出的

A.波长较照射光波长为长的光

B.波长较照射光波长为短的光

C.发出的磷光

D.发出的红外光

E.发出X光


正确答案:A

第7题:

在下列哪种波长处测定DNA吸光值的变化可作为监测DNA是否发生变性的指标


A. 210nm波长 B. 230nm 波长
C. 260nm波长 D. 280nm 波长


答案:C
解析:
[考点]核酸的变性、复性及杂交
[分析]在某些理化因素作用下,DNA 分子中互补碱基对间氢键断裂,致使双螺旋结构松散,变成单链,则碱基外露。而嘌呤和嘧啶碱均含有共轭双键,其对波长260nm左右的紫外光有较强的吸收,故DNA变性后对波长260nm紫外光吸收明显增强。因此可用测定DNA在260nm波长处吸光值的变化作为监测DNA是否变性的指标。

第8题:

荧光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吸收可见-紫外光后发射的

A.X-射线来进行分析

B.磷光来进行分析

C.红外光来进行分析

D.波长较照射光波长为长的光进行分析

E.波长较照射光波长为短的光进行分析


正确答案:D
荧光分光光度法是利用物质吸收可见-紫外光后发射的波长较照射光波长为长的光进行分析的。

第9题:

荧光是指当用一定波长的紫外光或可见光照射某一物质时,此物质会在短时内发射出

A.波长较照射光波长短的光
B.波长较照射光波长长的光
C.波长与照射光波长相等的光
D.波长较磷光波长长的光
E.波长与磷光波长相等的光

答案:B
解析:
某些物质受到紫外光或可见光照射后,能发出波长较激发光长的荧光。荧光的能量小于激发光能量。

第10题:

薄层色谱法测定黄曲霉毒素B1含量时,在波长为多少的紫外光下照射产生荧光?


正确答案:在波长为368nm的紫外光下照射产生荧光。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