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30年代,()主持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在河北定县进行乡村教育实验,他对于县范围内如何具体实施乡村教育,总结了一套成功的经验,即所谓“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

题目

20世纪30年代,()主持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在河北定县进行乡村教育实验,他对于县范围内如何具体实施乡村教育,总结了一套成功的经验,即所谓“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晏阳初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陶行知堪称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的“一代巨人”,他开展的教育活动有()

A、普及教育

B、乡村教育

C、国难教育

D、平民教育


参考答案:ABCD

第2题:

(  )的成立,使平民运动达到高潮,重心向农村转移,融入乡村教育运动

A.中华平民促进会
B.师范教育
C.高等教育
D.初等教育

答案:A
解析:
考查中华平民促进会。

第3题:

晏阳初在河北定县搞的是乡村教育实验,而不是平民教育。()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错误

第4题:

简述宴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与乡村教育思想。


正确答案: 其教育思想概括为“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所谓“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生计教育、卫生教育和公民教育。“三大方式”即学校式、家庭式和社会式。

第5题:

自20世纪20年代起,在河北定县主持乡村建设实验运动的教育家是()

  • A、晏阳初
  • B、陶行知
  • C、黄炎培
  • D、梁漱溟

正确答案:A

第6题:

20世纪30年代,()主持的中华平民教育促进总会在河北定县进行乡村教育实验,他对于县范围内如何具体实施乡村教育,总结了一套成功的经验,即所谓“四大教育”和“三大方式”。


参考答案:晏阳初

第7题:

民国时期,提出划区实验与发展乡村教育的是黄炎培及其主持的()。

A.《村治月刊》
B.中华职业教育社
C.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D.中华教育促进社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
选项A,《村治月刊》由王鸿一创办,1929年由梁漱溟接办。梁漱溟受泰州学派的影响,在中国发起过乡村建设运动,并取得可以借鉴的经验。著有《乡村建设理论》、《人心与人生》等。选项B,中华职业教育社由我国著名教育家黄炎培先生联合社会知名人士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人于1917年5月6日在上海创立,它最早提出了划区实验农村教育。选项C,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是20世纪20年代创办的以平民教育作为救国和改良社会措施的团体。自1923年10月由晏阳初任总干事后,主要在城市从事平民识字运动,后来由分析文盲数量而注意农民,因研究农民教育而移往乡村。开始将全国划分为七大平教区域,后来为集中人力和财力便改为集中开办定县实验区。 选项D,中华教育改进社主任干事陶行知于1926年主张以乡村学校作为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强调要教育农民有征服自然,改造社会的本领,能自立、自治、自卫等,并筹办晓庄学校,于翌年春开学,成为乡村教育运动的重要阵地。故正确选项是B。

第8题:

最早提出划区实验农村教育的是()。

A、中华教育改进社

B、中华职业教育社

C、中国教育促进社

D、平民教育促进会


参考答案:B

第9题:

定县平民教育运动的发起人是(),乡村建设理论的提出者是()。


正确答案:晏阳初;梁漱溟

第10题:

在河北定县开展的“平民教育”实验是由我国哪个教育家开展的()

  • A、陶行知
  • B、梁漱溟
  • C、晏阳初
  • D、陈鹤琴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