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两个根本变化?

题目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哪两个根本变化?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其一,独立的中国逐步变成半殖民地的中国;
其二,封建的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的中国。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鸦片战争对中国社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国家主权受到侵犯

C.阶级矛盾进一步激化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正确答案:ABCD

第2题:

作为执政党的中国共产党不应混同于以前的革命党,其原因是()

  • A、目标上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
  • B、执政后建设和管理的手段发生了根本变化
  • C、与法律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化
  • D、革命任务并无不同

正确答案:A,B,C

第3题:

简述鸦片战争对近代中国社会的影响。


正确答案:

第4题:

鸦片战争之所以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主要的原因是()

  • A、中国第一次被资本主义国家打败
  • B、长期“闭关锁国”的状况被打破
  • C、中国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
  • D、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正确答案:D

第5题:

把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最主要的根据是()

  • A、中国革命对象发生了变化
  • B、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
  • C、中国社会经济发生了变化
  • D、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正确答案:B

第6题:

中国近代史以鸦片战争为开端,主要是因为

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

B.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C.中国长期闭关锁国状况被打破

D.民族矛盾取代了阶级矛盾


正确答案:A

第7题: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主要表现是()

  • A、中国资源被掠夺
  • B、中国主权遭到破坏
  • C、中国封建制度衰落
  • D、中国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正确答案:B

第8题:

第 35 题 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  )

A.事物的全局性质未变,局部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B.事物的只要矛盾未变化,次要矛盾发生了变化

C.事物的根据和条件发生了质的变化

D.事物的发展方向和道路发生了根本变化


正确答案:C

第9题:

“五四”运动以后我国诞生了哪些它们有哪此特点?


正确答案: 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宣传,中国无产阶级不断觉醒。他们开始登上中国的政治舞台,开始要嫠求创办自己的报刊作为本阶级舆论工具。“五四”运动以后至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在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领导下,创办了中国第一批无产阶级的报刊。主要有:第一个理论机关刊物《共产党》。
一、1920年《共产党》月刊,1920年11月7日由党的上海发起组创办,李达主编,是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理论机关刊物。该刊着重介绍共产党的建党理论,介绍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经验以及列宁的学说,还发表了一些初步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观点论述中国革命问题的文章,批判了当时一些反马列主义的反动思潮。
二、改组后1920《新青年》。在《共产党》月刊创刊的前两个月,党的上海发起组就将《新青年》改组为自己的机刊物。改组后的《新青年》配合后来创刊的《共产党》月刊,为宣传和捍卫真正的马列主义,为中国共产党的建堂准备作出了贡献。
三、《劳动界》周刊,1920年8月15日由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创办。它用大量的篇幅报道了中国内外工人阶级的罢工运动,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争取解放。并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浅显地向工人兄弟解释了剩余价值的秘密,唤醒了工人阶级的觉悟。被工人们称为自己的“喉舌”和“明星”。《劳动界》出至1921年1月23日第24期停刊。
四、《劳动音》周刊,是北京共产主义小组于1920年11月7日创办的,主要编辑人是著名的工人运动领袖邓中夏。1920年12月5日停刊,仅出5期。该刊用大量触目惊心的真实事便反映了当时工人受剥湛削受压迫的悲惨生活,用正确的方法指导了工人们的罢工斗争,很受工人群众的受戴和欢迎。
五、《劳动者》周刊(1920年10月3日至1921年1月2日)和《劳动与妇女》周刊(1921年2月13日),都由广东共产主义小组创办。这两个刊物在向工人进行马列主义的通俗宣传,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推翻现存地政府,实现社会主义,争取解放等方面取得不少成绩。但同时也比较明显地宣传一些无政府主义和工团主义的思想。
我国的第一批无产阶级报刊虽属初创,但开始形成了自已的特点和优良传统。归纳起来有如下几点1、旗帜鲜明,具有无产阶级的阶级性和党性2、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宣传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即理论联系实际结合起来,即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3、密切联系群众,注意在工人群众中开展组织工作;4、在办报思想上很重视新闻的真实性。

第10题: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的官僚体系发生了一些变化,出现了“五口通商大臣”、“总税务司”、“总理衙门”等官职或机构。这些变化()

  • A、说明原有的官僚体系必须否定
  • B、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性质
  • C、标志中国社会半封建化的完成
  • D、无益于近代中国的发展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