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限共

题目

()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限共、()、溶共、()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标志着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在政策上的重要转变的是( )。

A.成立党政军一体化的国防委员会
B.确定溶共、限共、防共、反共的方针
C.设立专门的防共委员会
D.召开五届五中全会

答案:D
解析:
1939年1月21日至1月30日国民党在重庆召开五届五中全会,会议的中心议题是:抗战和反共。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此次会议标志着国民政府自抗战以来在政策上的重要转变。蒋介石集团把政策的重心由对外转向对内,国民党开始执行一条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路线。

第2题:

在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的抗战态度趋向消极体现在()。

  • A、实行保守的收缩战略以便保存实力
  • B、打击限制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抗日军队
  • C、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
  • D、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制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

正确答案:A,B,C,D

第3题: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以后,团结抗战的局面逐步发生严重危机,1939年1月,屆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决定成立“防共委员会”,确定了“防共、限共、溶共、反共”的方针。为避免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内部分裂,中共中央提出的应对危机的口号是

A.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
B.发展进步势力,孤立顽固势力
C.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
D.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核的知识点是:三大口号的提出。
【正确分析】抗日战争相待阶段到来以后,由于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亲英美派开始推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政策,团结抗战的局面逐步发生严重危机,出现了中途妥协和内部分裂两大危险。针对这种情况,1939年7月,中国共产党明确提出三大口号,坚决揭露打击汪精卫集团的叛国投降活动,继续争取同蒋介石集团合作抗日。即:坚持抗战到底,反对中途妥协;巩固国内团结,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反对向后倒退。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CD选项。
【干扰分析】B选项是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策略总方针。

第4题:

1980年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恢复了刘少奇生前的名誉。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确定的对共产党的方针是()。

  • A、“溶共”、“防共”、“限共”、“反共”
  • B、制造反共军事摩擦

正确答案:A

第6题:

1939年1月,国民党确定“防共、限共、溶共、反共”方针的会议是()

A国民党五届二中全会

B国民党五届三中全会

C国民党五届四中全会

D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


D
D召开于1939年1月,相持阶段到来后,国民党此次会议上对内对外政策调整,开始消极抗战。提示了解:B召开与西安事变后,基本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给会议的五项要求四项保证。

第7题:

1939年1月召开了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规定了“溶共、防共、限共、反共”的反动方针,并设立了专门的“防共委员会”。


正确答案:错误

第8题:

1939年1月,国民党制定“防共.限共.溶共.反共”方针的会议是()

A.五届三中全会
B.五届四中全会
C.五届五中全会
D.五届六中全会

答案:C
解析:

第9题:

1939年1月国民党在()上确立了“溶共”、“防共”和“限共”的反共方针。

  • A、庐山会议
  • B、五届三中全会
  • C、五届五中全会
  • D、南昌会议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独裁统治的特征是()

  • A、防共限共、特务统治、经济垄断
  • B、一党专政、特务统治、保甲制度
  • C、一党专政、经济垄断、保甲制度
  • D、防共限共、经济垄断、新闻检查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