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唐律的历史地位

题目

简述唐律的历史地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唐律的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1)唐律不仅对唐朝封建法制秩序的形成以及保证经济的恢复、政治的稳定起到重要的作用,而且在漫长的封建法制发展的历史中,处于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宋朝、明朝、清朝的法律受此影响非常明显。唐律为唐以后的封建王朝的立法提供了样本,在中国法制史上居于重要的历史地位。
(2)唐律对亚洲许多封建国家法制的发展,也有重要的示范作用。朝鲜,《高丽律》的篇目、内容与唐律相似。日本的《大宝律令》也以唐律为蓝本。越南李太宗元年颁布的《刑书》也参用隋唐律。唐律作为中华法系的典型代表,曾在历史是大放异彩,在世界法律发展只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第2题:

简述唐律的主要特点及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唐律的主要特点:
(1)规范详备、科条简要。
(2)中典治国、用刑持平。
(3)诸法合体、以刑为主。
(4)依礼制刑、礼法合一。
唐律的历史地位:
(1)唐律是一部完备的具有代表性的封建法典,在漫长的封建法制发展史中,处于承先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
(2)唐律对亚洲许多国家的封建立法也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第3题:

简述毛泽东的历史地位。


答案: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与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全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毛泽东的名字和光辉业绩将永远铭记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第4题:

简述唐律的特点。


正确答案: ⑴礼法高度融合自西汉春秋入律以来,中经魏晋南北朝数百年的发展,至唐时,礼法融合最终完成。正如唐太宗所说:“失礼之禁,著在刑书。”。
⑵科条简要,用刑持平唐律继承魏晋以来法律条文力求简约的立法原则,自制定《贞观律》时起,“凡削繁去蠹变重为轻者,不可胜纪”。
⑶语言精练明确,立法技术高超唐律虽然仅有502条,但它法律内容丰富,法律逻辑严密,语言精练明确,概念、规则明晰。

第5题:

简述农政思想的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1)我国传统农业社会所形成的农政思想其核心是:“政绩”观和“勤农”观。
(2)春秋时期,孔子就把“足食”放在统治者管理国家策略的首位,这是明确的农政言论。儒家一直把人口兴旺、农业发达当作管理国家的政治纲领。
(3)到唐代,经济昌盛、文化开放,我国再度呈现出东方农业大国的恢弘气象。
(4)宋元明清时农政思想仍占有很大优势。

第6题:

简述《永徽律疏》的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第一,《永徽律疏》总结了汉魏晋以来立法和注律的经验,不仅对主要的法律原则和制度做了精确的解释与说明,而且尽可能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律文的理论根据。
第二,标志着中国古代理发达到了最高水平。作为中国封建法制的最高成就,《永徽律疏》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制制度的水平、风格和基本特征,成为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对后世及周边国家产生了极为深渊的影响。
第三,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保存下来的最完整、最早、最具社会影响的古代成文法典。

第7题:

简述巴赫的声乐创作及其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巴赫(J.S.Bach,1685—1750)是巴罗克晚期的德国作曲家,在他浩如烟海的作品中,声乐作品是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其中主要包括大量的宗教康塔塔和一些世俗康塔塔,以及受难乐、清唱剧和弥撒曲等。在1723年到1729年期间,巴赫为莱比锡几个主要教堂的路德教仪式创作了四套可供整个教会年使用的康塔塔,每套有大约60首,共200多首保存至今。康塔塔在念福音书之后演唱,经常是用音乐对福音书的内容加以评论。巴赫也有一些康塔塔是对自己以前作品的改编。他的很多康塔塔包括以众赞歌的歌词和旋律为基础的乐章。这样的众赞歌康塔塔一般用一首基于众赞歌曲调的合唱开始,并以同一首众赞歌简单的四部和声式的合唱起来结束。中间的乐章通常是咏叹调、重唱和宣叙调,常常改编众赞歌歌词,有时也引用众赞歌的旋律。例如他著名的康塔塔《基督躺在死亡的枷锁中》和《上帝是我们的坚固堡垒》。除了宗教康塔塔,巴赫还写了少量的世俗康塔塔,其中最著名的有《太阳神和牧神的争吵》、《咖啡康塔塔》和《农民康塔塔》。在这些作品中,巴赫运用了一些属于“华丽风格”(galantstylE.的新手法,例如避免精致的伴奏,优雅而平衡地分成两个呼应乐句的旋律等。巴赫的《马太受难乐》和《约翰受难乐》用音乐表现了《圣经》中对耶稣受难过程的描述。它们是为了莱比锡教堂在受难节期间演唱的需要而创作的。在这两首受难乐中,一个独唱男高音担任了福音书叙述者的角色,其它的人物分配给各位独唱者,它们演唱宣叙调和咏叹调。合唱表达群众的的情绪,对情节加以评论,演唱全曲首尾的两个大型乐章以及用四部和声谱写的众赞歌。这些作品实际上已超越了宗教仪式音乐的局限,具有很强的戏剧性,集中体现了巴赫作品中深刻的人道主义精神。《B小调弥撒》是巴赫晚年用他自己以前创作的作品汇集而成的,创作过程横跨了20多年。它包括了传统的常规弥撒曲中的五个段落,体现了巴赫在拉丁文复调音乐方面的理想。除了天主教仪式音乐的“古代风格”的因素,巴赫在这部作品也混合了一些新的风格,例如《信经》的“在圣灵中”这一句和其它一些咏叹调风格的乐章中,便出现了当时流行的“华丽风格”的因素。总的看来,巴赫可能是想把它写成一部超越教派的、带有普遍的宗教作品,其中汇总了适合宗教音乐创作的各种手法。巴赫的音乐在他死后的很多年中只在他的学生和崇拜者的小圈子里流传。在18世纪末一种新的更加简单明快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兴起后,巴赫的音乐被认为是复杂而臃肿的,因而受到了人们普遍的忽视。对巴赫音乐的全面的再发现开始于19世纪,1802年,尼克拉斯•福克尔的第一部巴赫传记出版,德国作曲家采尔特大力推动了《马太受难乐》的重新上演,1892年,这部沉睡多年的作品终于在德国作曲家门德尔松的指挥下在柏林得到公演,此举进一步激发了人们对巴赫音乐的兴趣,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从此复兴巴赫的运动就广泛而深入地开展起来。今天,人们终于认识到了巴赫在音乐史上所处的中心地位。他生活在欧洲社会由封建制度向资本主义制度转型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在音乐史上也是欧洲古代音乐向近代音乐过渡的重要时期,因此,巴赫不仅是巴罗克音乐的一个辉煌的终点,而且也是后来的西方音乐发展的一个取之不尽的源泉。

第8题:

简述唐律的特点和历史地位。


答案:
解析:
唐律的特点主要包括:第一,“一准乎礼”,真正实现了礼与法的统一。第二,科条简要,繁简适中。第三,用刑持平。第四,立法技术空前完善。唐律的历史地位表现为:其一,唐律是目前为止保存下来最早、最完整的传统法典。其二,唐律作为中华法系的典型代表,其影响力远远超越国界,对亚洲特别是东亚各国产生了重大影响。

第9题:

试论唐律的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1)唐律集历代封建法典之大成,对于保障和促进唐初社会经济的发展,巩固封建统治,起了重要作用。
(2)对后世封建法典有极大影响。宋朝唯一的律《宋刑统》几乎是唐律的翻版;元朝在司法实践中,也“每引(唐律)以为据”;明清律虽体例与唐律不同,但内容及原则基本因袭唐律。
(3)对东亚邻国的法律也有深远影响。如日本761年制定的《大宝律令》其十一篇的名目与次序一如《唐律》,内容也多相似,而且明治六年以前,唐律的精神实质和基本内容始终鲜明地反映在日本法律中。此外,朝鲜、越南、流球和西域的古代法典无不或多或少受唐律影响。
(4)唐律中的规定与唐朝法制的实际状况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回事,不能混同。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以唐律为代表的中华法系的特点与历史地位。

正确答案:
(1)唐律的基本特点
唐律是中国帝制时代最具有代表性与典型性的封建法律,其主要特点有:
礼法合一
唐代承袭和发展以往礼法并用的统治方法,使得法律统治“一准乎礼”,真正实现了礼与法的统一。把传统伦理道德的精神力量与政权法律统治力量紧密糅合在一起,法的强制力加强了礼的束缚作用,礼的约束力增加了法的威慑力量,从而构筑了严密的统治法网,有力维护了唐代统治。
科条简要
唐代立法以科条简要、宽简适中为特点。以往秦汉法律向以繁杂著称,西汉武帝以后,因一事立一法,导致律令杂乱。西晋修律曾将773万余字的汉律令缩简为12万多字,立法作了重要变革。北齐律定为12篇949条,较前又有所进步。唐代沿袭隋制,实行精简、宽平的原则,定律12篇502条,并为后世所继承。仅以唐太宗时修《贞观律》为例,“凡削烦去蠹,变重为轻者,不可胜纪”,足见唐律的上述特点。
语言精确、立法技术高超
唐律用语精炼明确,在立法技术上表现出高超的水平,如自首、化外人有犯、类推原则的确定都有充分表现。为防止官吏滥用比附,用精确的语言规定了在法无明文规定条件下,官吏故意与过失出入人罪的处理办法。在承袭前代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公、私罪和故意、过失的概念,并规定了恰当的量刑标准,如《斗讼律》解释“过失杀”为:“谓耳目所不及,思虑所不至……及因击禽兽以致杀伤之类,皆是。”唐律结构严谨,立法技术完善,为举世公认。
(2)唐律的历史地位
唐律是我国传统法典的楷模,在中国法制史上具有继往开来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唐代承袭秦汉立法成果,吸收汉晋律学成就,使唐律表现出高度的成熟性。唐律因具有传统法律的典型性,故对宋元明清法律产生了深刻影响。
作为中华法系的代表作,唐律影响超越国界,对亚洲诸国产生了重大影响。朝鲜《高丽律》篇章内容都取法于唐律,日本文武天皇制定《大宝律令》也以唐律为蓝本,越南李太尊时期颁布的《刑书》大都参用唐律。可见,唐律不仅对本国,而且在世界法制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