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穆旦诗歌《我》中的“自我”形象及对于中国知识分子生存困境的探

题目

简析穆旦诗歌《我》中的“自我”形象及对于中国知识分子生存困境的探索和发现。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穆旦是20世纪40年代九叶诗派(中国新诗派)中风格最浓烈、最有成就的诗人,自觉的现代主义者,他的诗最醒目的特点就是“丰富的痛苦”。在他的笔下,出现了中国诗歌中从来也没有过的残缺的世界里的残缺的自我,拥有一种“自我虐待的抒情”,他的心灵“永远在自我和世界的平衡、寻求和破毁中熬煮”,其诗歌意象也充满了死亡和恐怖的气息。在这首诗中,出现了站在不稳定的点上、不断分裂、破碎的自我,存在于永远的矛盾张力上的自我,充满了现代人的生命困惑,如个体和群体、现实和理想、创造和毁灭、丰富和无有„„等等,它们彼此相互对立并相互渗透,呈现出一种“思维的复杂化和情感的线团化”,这正是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和情感方式。《我》这首诗塑造了永远“锁在荒野里”的自我意象,是那个令人绝望的现实造成的诗人不可避免的个人生存的困境的象征,也是处在特定历史时代、复杂社会现实下,一个正直而敏感的中国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和充满激烈矛盾的生命体验。诗中那个“残缺”的自我,并不是完全消极的,也是一种对现实的绝望的反抗。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析《雷雨》中侍萍形象


正确答案: 侍萍是旧社会下层妇女
1、她纯朴善良、顽强有骨气,在她一生的遭遇中,集中表现了下层妇女所受的深重苦难。周朴园对她始乱终弃,她投河自尽遇救。三十年来她顽强挣扎生存,嫁给了周家的下人鲁贵生了女儿四凤。她的心愿是女儿决不能重蹈自己的路。当重新遇周朴园后,有骨气的撕碎周朴园想赎罪的五千元支票,决定立即带四凤走。
2、命运观念:当她知道周萍和四凤的关系后,决定让他们走,走的愈远愈好,并且永远不要回来。她把这一切都归罪于命运。

第2题:

穆旦与冯至的诗歌都具有哲思,但穆旦的诗歌更多的思考了对现实的苦难和矛盾。


正确答案:正确

第3题:

简析徐志摩诗歌的艺术特色。


正确答案:徐志摩作为新月派最有代表性的诗人,真挚的独抒性灵,追求个性解放,是他的诗歌的基本艺术个性,其艺术上的突出特点表现在:(1)构思精巧,意象新颖。(2)章法整饬,灵活多样。(3)词藻华美,风格明丽。(4)灵动飞扬,洒脱妩媚。(5)有着循环往复的节奏美和音韵美。

第4题:

简析《我是猫》中苦沙弥的形象。


正确答案: 苦沙弥是近代日本作家夏目漱石的在其代表作《我是猫》中塑造的一个,日本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典型形象
1、苦沙弥为人正直、善良、蔑视权贵,甘居清贫。他对现实不满,厌恶资本家,尤其敢于蔑视资本家的走狗。
2、苦沙弥的弱点表现在他为人心胸狭窄,目光短浅,消极混世,得过且过,精神十分空虚,夸夸其谈,不学无术,庸俗无聊。

第5题:

简析吴荪甫形象及意义。


正确答案: ①吴荪甫是三十年代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民族资本家的典型。
②作为民族资本家,他信心十足,果断、刚愎自用,有发展民族工业、爬上垄断资本家地位的野心,这是其性格的出发点和归宿。
③作为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的民族资本家,存在先天不足,软弱、惶惑,色厉内茬,其性格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
④具有反对农民运动、镇压工人运动的反动性,表现了狠毒、凶残、冷酷的性格。
⑤吴荪甫的悲剧命运形象地说明了三十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的性质,即“中国并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

第6题:

穆旦诗歌《我》怎样表达了“残缺的我”的主题?


正确答案: 《我》写出了现代社会个体命运的“残缺性”及孤独本性,是穆旦诗歌中现代意味最为强烈的一首。
全诗共四节,前两节通过一种主观性极强的时间(“时流”)和空间(“子宫”),标明了“我”的被锁闭状态:“锁在荒野里”。“我”不断挣扎,仍不能溶人历史和人群。
后两节通过“遇见”,表达了“冲出樊篱”的决心和向外发展的愿望,结果却是“更深的绝望”,并由此揭示出人的两难境地。

第7题:

简析《彷徨》对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


正确答案: ①《彷徨》中的新知识分子,主要是《在酒楼上》的吕纬甫,《孤独者》中的魏连殳,《伤逝》中的涓生和子君等;
②他们是觉醒者和叛逆者,为争取解放都奋斗和抗争过,但都失败了;
③他们的人生悲剧,一方面因封建势力的强大和封建思想的深固,另一方面也因其个性解放思想基础的脆弱和个人奋斗道路的局限。要想求得真的解放,须别寻新路。

第8题:

诗歌创作深入地探索、表现"自我"的诗人是()。

A田间

B艾青

C贼克家

D穆旦


D

第9题:

简析穆时英的新感觉派小说的特点。


正确答案: 穆时英的新感觉派小说,其内容多为都市生活畸形的一面,“十里洋场”中摩登男女的疯狂生活和肉的迷醉,他们在“快乐面具”下的孤独、怅惘、不安、狂乱的心态和跌落的悲哀,也兼有描写下层劳动者的悲惨境遇。《上海的狐步舞》、《夜总会里的五个人》是其代表作。前者写了“上海,造在地狱上面的天堂”;后者写了五个跌落的人,在夜总会最后的疯狂之后,投机破产的金子大王吞枪自杀,其余四人成为他的送殡人,都市的疯狂与人生的空虚统一在对现代都市病态文明的否定性情绪中,也表现出现代派创作常见的深度感伤。在艺术技巧上,穆时英对小说体式的创新倾注了极大力量,他大量使用快速、跳跃的节奏,直觉的、印象式的多变画面,外部行为与不统一的潜意识的并行标示,蒙太奇的组接方式等等,来对描写对象进行有多重主观感觉契入的立体的动态的亦幻亦真的呈示,从而创造了一种主观与现实合于一体的新艺术,使现代派小说成为最具现代主义品格的小说流派。例如这样一段描写:
“《大晚夜报》!”卖报的小孩子张着蓝嘴,嘴里有蓝的舌尖儿。他对面的那只蓝霓虹灯的高跟儿鞋尖正冲着他的嘴。
“《大晚夜报》!”忽然他又有了红嘴。从嘴里伸出红舌尖儿来,对面的那只大酒瓶里倒出葡萄酒来了。
像这样把卖报孩子的叫卖与商店霓虹灯光综合起来描写,写出形体、声音、光线、色彩的交互作用,表现鲜明、强烈,产生如临其境的感觉。

第10题:

简析《伤逝》中涓生的形象。


正确答案: 涓生是一个在“五四”时期具有某种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和子君“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易卜生),谈泰戈尔,谈雪莱”等,正说明他在思想上接受了西方的民主主义思想。因为,他所谈论的这些人,正是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人,他所谈论的问题都是与民主主义有关的问题。他不仅在思想上具有民主主义的思想,而且在最初还用行动实践这种理想。他与子君冲破封建势力的阻挠而自由结合,正是民主主义思想作用的结果。从这一点上看,他是一个值得肯定的形象。但另一方面,作为一个具有民主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他又具有明显的思想弱点——没有明确远大的社会理想和对自己身处的社会缺乏正确的认识,以及过于自信的性格缺陷。